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42252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包括至少多条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数据线以及多个并排设置的像素单元,将像素单元的像素电极划分为至少第一子电极、第二子电极以及第三子电极,同时控制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在3D显示模式下显示同一种图像的电压信号时存在预设电压差。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液晶显示面板在3D显示模式下减少信号串扰问题,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视角的颜色差异,降低色彩失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3D (Three Dimensions, 3D)立体显示技术也越来越成熟。3D电视、3D投影、3D摄像机等3D立体影像设备层出不穷。与2D(Two Dimensions, 2D)平面显示不同的是,3D立体显示技术的画面更逼真,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已逐渐成为未来显示设备的主流发展方向。 FPR (Film-type Patterned Retarder,偏光式)是现有3D液晶显示的成像方式之一。如图I所示,FPR 3D显示系统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1、Patterned Retarder (偏光)薄膜12以及偏光眼镜13。液晶显示面板101包括形成左眼信号的像素16、形成右眼信号的像素17以及两者之间的黑色矩阵(Black Matrix, BM) 18。FPR 3D显示系统主要是通过附着在液晶显示面板11上的Patterned Retarder薄膜12将3D画面分离成左眼图像14和右眼图像15,再经过偏光眼镜13将左眼图像14和右眼图像15分别送至用户的左、右眼睛。用户的左右眼接收到两组图像,再经大脑合成立体影像。由于FPR 3D显不技术不需要镜片的一开一合,因此FPR 3D显不系统中的显不闪烁感较轻,能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尤其是配合VA (Vertical Alignment,液晶垂直取向)型显示面板来观看3D影像,其显示效果更佳。这是因为VA型显示面板相较于传统显示面板而言具有相当高的对比度和较短的响应时间,能提供更好显示效果。但是VA型面板的屏幕均匀度不够好,往往会发生颜色漂移现象,在大视角观看时容易出现色偏。而FPR 3D显示技术也存在视角限制的问题,即观看者的视角较窄。当观看者处于较大视角位置时会出现双眼信号相互串扰的现象,如本应送到右眼的信号却被左眼同时观察到了,如图I虚线部分所示,由此会导致画面严重串扰,图像清晰度差。因此,在VA型显示面板上实现FPR 3D显示技术时,大视觉问题尤其严重。现有技术中,解决上述FPR 3D显示技术视角限制的问题的方案通常是增加形成左眼信号的像素16和形成右眼信号的像素17之间的黑色矩阵18的宽度,以减小双眼信号串扰的可能性,如图I所示。通过计算,黑色矩阵18宽度需增加至整个像素的1/3宽度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串扰现象。但是,通过这种方式会导致像素的开口率大幅减小,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也会降低。特别是当处于2D显示模式下,本身不存在双眼串扰问题,亮度却因此而降低。另一方面,将纯2D显示面板转变为同时具备2D和3D显示功能的面板时,只需制作一道黑色矩阵光罩即可实现转换。增加黑色矩阵18的宽度后,对应的黑色矩阵光罩也需进行相应的更改,增加了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成本。另一种解决方案是采用lG2D(0ne Gate line Two Data line,—条扫描线两条数据线)的像素设计。如图2所示,采用1G2D的像素设计方案的像素结构包括第一数据线21、第二数据线22、扫描线23、主像素24以及子像素25。第一数据线21和第二数据线22分别给主像素24和子像素25提供信号,主像素24和子像素25采用同一条扫描线23驱动。当液晶显示面板从2D显示模式切换至3D显示模式时,向主像素204输入黑色画面信号使其显示黑色,以在主像素区域实现“黑色矩阵”的效果,由此也可减少双眼信号串扰。1G2D的像素设计中主像素24和子像素25的液晶分子转角不相同,使液晶面板在2D显示模式下具备很好的低色偏效果。但是,在切换至3D显示模式时,由于主像素24区域为黑色,此时只表现出子像素25的液晶分子偏转,失去了低色偏功能,再加上VA型显示面板本身的色偏存在,使观看者处于大视角位置时观察到的颜色异常现象更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能够使液晶显示面板在3D显示模式下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视角的颜色差异,降低色彩失真,提高显示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包括阵列基板包括至少多条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数据线以及多个并排设置的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均包括开关元件和像素电极,每个像素单元对应至少一条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以及数据线;像素电极至少包括第一子电极、第二子电极以及第三子电极;每个像素单元的开关元件数量为至少三个,至少分别是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以及第三开关元件;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以及第三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第一子电极、第二子电极以及第三子电极,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以及第三开关元件的输入端分别电连接数据线,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分别电连接第一扫描线,第三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二扫描线;其中,在进入3D显示模式时,第二扫描线输入扫描信号以控制第三开关元件打开,数据线通过第三开关元件输入对应黑色图像的电压信号至第三子电极,随后停止输入扫描信号至第二扫描线;停止输入扫描信号至第二扫描线后第一扫描线输入扫描信号以控制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打开,数据线分别通过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输入对应需要显示的同一种图像的电压信号至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并控制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之间存在预设电压差。其中,在进入2D显不模式时,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分别输入扫描信号以控制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以及第三开关元件打开,数据线分别通过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以及第三开关元件输入对应需要显示的同一种图像的电压信号至第一子电极、第二子电极以及第三子电极,并控制第一子电极、第二子电极以及第三子电极中的至少两个子电极之间存在预设电压差。其中,阵列基板包括至少多条第三扫描线,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每个像素单元对应至少一条第三扫描线以及第一数据线;每个像素单元的开关元件进一步包括第四开关元件以及第五开关元件;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一耦合电容和第二耦合电容;第四开关元件和第五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第一耦合电容和第二耦合电容,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第三开关元件的输入端分别电连接第一数据线,第四开关元件和第五开关元件的输入端分别电连接第二子电极和第三子电极,第四开关元件和第五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分别电连接第三扫描线;其中,在进入3D显示模式时,数据线通过第三开关元件输入对应黑色图像的电压信号至第三子电极是指第一数据线通过第三开关元件输入对应黑色图像的电压信号至第三子电极;数据线分别通过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输入对应需要显示的同一种图像的电压信号至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并控制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之间存在预设电压差是指第一数据线分别通过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输入对应需要显示的同一种图像的电压信号至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随后停止输入扫描信号至第一扫描线;停止输入扫描信号至第一扫描线后第三扫描线输入扫描信号以控制第四开关元件的打开,第二子电极的电压信号通过第四开关元件耦合至第一耦合电容,调整第一耦合电容以使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之间存在预设电压差。其中,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第三开关元件、第四开关元件以及第五开关元件分别为第一薄膜晶体管、第 二薄膜晶体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至少多条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数据线以及多个并排设置的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均包括开关元件和像素电极,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对应至少一条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以及数据线; 所述像素电极至少包括第一子电极、第二子电极以及第三子电极; 每个所述像素单元的开关元件数量为至少三个,至少分别是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以及第三开关元件;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以及第三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第一子电极、第二子电极以及第三子电极,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以及第三开关元件的输入端分别电连接数据线,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分别电连接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二扫描线; 其中,在进入3D显示模式时,所述第二扫描线输入扫描信号以控制第三开关元件打开,所述数据线通过第三开关元件输入对应黑色图像的电压信号至第三子电极,随后停止输入扫描信号至所述第二扫描线;停止输入扫描信号至所述第二扫描线后第一扫描线输入扫描信号以控制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打开,所述数据线分别通过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输入对应需要显示的同一种图像的电压信号至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并控制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之间存在预设电压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在进入2D显示模式时,所述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分别输入扫描信号以控制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以及第三开关元件打开,所述数据线分别通过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以及第三开关元件输入对应需要显示的同一种图像的电压信号至第一子电极、第二子电极以及第三子电极,并控制第一子电极、第二子电极以及第三子电极中的至少两个子电极之间存在预设电压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至少多条第三扫描线,所述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对应至少一条所述第三扫描线以及第一数据线; 每个所述像素单元的开关元件进一步包括第四开关元件以及第五开关元件; 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一耦合电容和第二耦合电容; 所述第四开关元件和第五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第一耦合电容和第二耦合电容,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第三开关元件的输入端分别电连接第一数据线,所述第四开关元件和第五开关元件的输入端分别电连接第二子电极和第三子电极,所述第四开关元件和第五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分别电连接第三扫描线; 其中,在进入3D显示模式时,所述数据线通过第三开关元件输入对应黑色图像的电压信号至第三子电极是指所述第一数据线通过第三开关元件输入对应黑色图像的电压信号至第三子电极; 所述数据线分别通过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输入对应需要显示的同一种图像的电压信号至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并控制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之间存在预设电压差是指所述第一数据线分别通过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输入对应需要显示的同一种图像的电压信号至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随后停止输入扫描信号至所述第一扫描线;停止输入扫描信号至所述第一扫描线后第三扫描线输入扫描信号以控制第四开关元件的打开,所述第二子电极的电压信号通过第四开关元件耦合至所述第一耦合电容,调整第一耦合电容以使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之间存在预设电压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第三开关元件、第四开关元件以及第五开关元件分别为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第四薄膜晶体管以及第五薄膜晶体管; 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栅极、第一源极以及第一漏极,所述第一源极与第一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漏极与第一子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栅极与第一扫描线电连接以控制第一薄膜晶体管的导通与关闭; 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二栅极、第二源极以及第二漏极,所述第二源极与第一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漏极与第二子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栅极与第一扫描线电连接以控制第二薄膜晶体管的导通与关闭; 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三栅极、第三源极以及第三漏极,所述第三源极与第一数据线电连接或与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漏极与第三子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栅极与第二扫描线电连接以控制第三薄膜晶体管的导通与关闭; 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包括第四栅极、第四源极以及第四漏极,所述第四源极与第二子电极电连接,所述第四漏极与第一耦合电容电连接,所述第四栅极与第三扫描线电连接以控制第四薄膜晶体管的导通与关闭; 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五栅极、第五源极以及第五漏极,所述第五源极与第三子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五漏极与第二耦合电容电连接,所述第五栅极与第三扫描线电连接以控制第五薄膜晶体管的导通与关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在进入2D显示模式时,在所述第三源极与第一数据线电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数据线分别通过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以及第三开关元件输入对应需要显示的同一种图像的电压信号至第一子电极、第二子电极以及第三子电极,并控制第一子电极、第二子电极以及第三子电极中的至少两个子电极之间存在预设电压差是指 所述第一数据线分别通过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以及第三薄膜晶体管输入需要显示同一种图像的电压信号至第一子电极、第二子电极以及第三子电极,随后停止输入扫描信号至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停止输入扫描信号至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后第三扫描线输入扫描信号以控制第四薄膜晶体管和第五薄膜晶体管打开,所述第二子电极的电压信号通过第四薄膜晶体管耦合至所述第一耦合电容,所述第三子电极的电压信号通过第五薄膜晶体管耦合至第二耦合电容,调整第一耦合电容和第二耦合电容以使第一子电极分别与第二子电极和第三子电极之间均存在预设电压差或第一、第二、第三子电极三者之间均存在预设电压差; 在所述第三源极与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漏极电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数据线分别通过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以及第三开关元件输入对应需要显示的同一种图像的电压信号至第一子电极、第二子电极以及第三子电极,并控制第一子电极、第二子电极以及第三子电极中的至少两个子电极之间存在预设电压差是指所述第一数据线分别通过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输入需要显示同一种图像的电压信号至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电压信号通过第二薄膜晶体管后通过第三薄膜晶体管输入至第三子电极,随后停止输入扫描信号至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停止输入扫描信号至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后第三扫描线输入扫描信号以控制第四薄膜晶体管和第五薄膜晶体管打开,所述第二子电极的电压信号通过第四薄膜晶体管耦合至所述第一耦合电容,所述第三子电极的电压信号通过第五薄膜晶体管耦合至第二耦合电容,调整第一率禹合电容和第二稱合电容以使第一子电极分别与第二子电极和第三子电极之间均存在预设电压差或第一、第二、第三子电极三者之间均存在预设电压差。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至少多条第三扫描线,所述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对应至少一条所述第三扫描线以及第一数据线; 每个所述像素单元的开关元件进一步包括第四开关元件; 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一耦合电容; 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耦合电容,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第三开关元件的输入端分别电连接第一数据线,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子电极,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三扫描线; 其中,在进入3D显示模式时,所述数据线通过第三开关元件输入对应黑色图像的电压信号至第三子电极是指所述第一数据线通过第三开关元件输入对应黑色图像的电压信号至第三子电极; 所述数据线分别通过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输入对应需要显示的同一种图像的电压信号至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并控制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之间存在预设电压差是指所述第一数据线分别通过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输入对应需要显示的同一种图像的电压信号至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随后停止输入扫描信号至所述第一扫描线;停止输入扫描信号至所述第一扫描线后第三扫描线输入扫描信号以控制第四开关元件的打开,所述第二子电极的电压信号通过第四开关元件耦合至所述第一耦合电容,调整第一耦合电容以使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之间存在预设电压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第三开关元件以及第四开关元件分别为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第四薄膜晶体管; 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栅极、第一源极以及第一漏极,所述第一源极与第一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漏极与第一子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栅极与第一扫描线电连接以控制第一薄膜晶体管的导通与关闭; 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二栅极、第二源极以及第二漏极,所述第二源极与第一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漏极与第二子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栅极与第一扫描线电连接以控制第二薄膜晶体管的导通与关闭; 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三栅极、第三源极以及第三漏极,所述第三源极与第一数据线电连接或与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漏极电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