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接触器以及用于该电磁接触器的组装方法,该电磁接触器具有将电磁体的可动芯的吸引运动和释放运动传递到可动触点支承体的驱动杆。
技术介绍
作为电磁接触器,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I的装置。在专利文献I的电磁接触器中,壳体内容纳有电磁体、与电磁体平行设置的可动触点支承体、使可动触点支承体朝向初始位置偏置的复位弹簧以及将电磁体的吸引运动和释放运动传递到可动触点支承体的驱动杆。可动触点支承体包括多个可动触点、抵抗复位弹簧运动并执行打开和关闭操作,而固定触点设置在壳体内以与各个可动触点相対。电磁体包括励磁线圈、固定芯和可动芯, 可动芯与固定芯相对设置,以能接近或远离固定芯运动。驱动杆是细长板状构件,并形成有位于沿纵向的中心部内的臂部以及沿板的厚度方向的一个端部的ー侧表面上的突出部。驱动杆的一个端部被插入可动触点支承体的插孔内,驱动杆的臂部邻接于在插孔的开ロ周缘内形成的接纳面上,且由此驱动杆与可动触点支承体配合。此外,在一个端部插入在可动芯内形成的松配合孔内的状态下组装驱动杆,在ー个端部处形成的突出部与松配合孔的离固定芯最远的内表面接触,而另一端部与在上壳体的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5.27 JP 2010-1216531.一种电磁接触器,所述电磁接触器包括容纳于壳体内的如下部件具有可动芯的电磁体;与所述可动芯的运动方向平行运动的可动触点支承体;以及在组装于所述壳体内时具有方向性的驱动杆,其一个端部与所述可动芯配合,且沿纵向的中心部与所述可动触点支承体配合,所述可动芯的运动通过所述驱动杆传递到所述可动触点支承体,通过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部与盖的内壁配合,所述驱动杆绕所述驱动杆的用作转动轴的该另一端部转动,所述盖附连至所述壳体以覆盖所述可动触点支承体,其中, 设有驱动杆不正确组装检出部,所述驱动杆不正确组装检出部致使所述驱动杆被容纳成使所述盖能在所述驱动杆沿正确的方向组装的状态下附连于所述壳体,并致使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部突出到所述壳体的附连有所述盖的位置,以使所述盖在所述驱动杆沿不正确方向组装的状态下不能附连于所述壳体。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杆不正确组装检出部由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谷幸悦,大久保幸治,中康弘,铃木健司,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