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资料智能排架分检运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4060 阅读:248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文献资料智能排架分检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有车体和车轮,车体上设置有彼此连接的中央处理器、控制电路、显示装置和电源,车体上还有与电脑主板连接的文献资料信息识读器,车体上设置有多个便于装卸文献资料的分检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方便、处理量大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它可以将所有文献资料准确细分到某书架某层某一点处,任何工作人员都可以通过它把大量文献准确、快速、轻松及时地放回原排架位置,显著地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读者随时查阅文献。同时,阅读者阅读文献后,不需还书上架,从根本上避免乱架的现象,从而为读者提供更方便有效的人性化阅览空间。(*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送装置,特别是一种对书籍、杂志、档案、报刊和音像资料等文献资料进行分检排架的运送装置。(二)、技术背景目前,图书馆文献开架阅览场所为了保证文献被读者阅览后能放回原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由读者携带“代书板”,取书后把“代书板”插入该文献所在位置,读者阅览后,必须根据“代书板”的位置,将文献放回原位。由于读者较多,一旦读者记错“代书板”的号码,或者“代书板”被他人取走或移位,就会导致该文献不能放回原位,将书籍随处乱放,随便取走一个“代书板”,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是会出现乱架的不良现象,导致文献无法查找,给工作人员的管理带来极大不便;二是读者因取错“代书板”而收回与自己身份不符的借书证或学生证等证件,带来了诸多的麻烦。对于归还书的批量入库上架,则要依靠管理人员根据文献分布地址,用人力的方式,将文献放回书库,这种方式与管理人员对工作的熟悉程度有关,如果对文献分布地址不熟悉,则将造成上架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操作非常麻烦。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国外有部分图书馆采用了机械图书分检机,该分检机可以实现图书按楼层的大类分区分检,但价格高、投资大、占地面积大、噪音大,且只能解决各楼层和大区域的初级分检,而在各个区域内的文献上架,还须要管理人员按传统的方法进行,这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本区域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文献资料智能排架分检运送装置,任何工作人员都可以通过它把大量文献准确、快速、轻松及时地放回原排架位置,显著地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读者随时查阅文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车体和车轮,车体上设置有彼此连接的中央处理器、控制电路、显示装置和电源,车体上还有与电脑主板连接的文献资料信息识读器,车体上设置有多个便于装卸文献资料的分检单元。众所周知,图书馆、档案馆等部门,所存放的文献资料如图书、期刊等,均进行了分类和编码,其中每一本图书均有条形码或射频卡。因此,让本技术的中央处理器和控制电路构成的计算机对每一本图书存储这样的记录信息,该记录信息记录了图书的条形码或射频卡、图书在图书馆所处的位置及分类信息等。以图书为例,存储这些信息目的就在于只要通过文献资料信息识读器读入某一本图书的条形码或射频卡,计算机就立刻从所存储的上述记录信息中找出该图书应该在图书馆或档案馆的第几楼、第几书库、第几排架、第几书架、第几层,并通过显示装置显示出来,使工作人员非常清楚该图书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工作人员对车体上的多个分检单元进行顺序编号。本技术是这样使用的将需要上架的图书用文献信息识读器依次读入每本图书的条形码或射频卡信息,并按先后顺序将图书依照分检单元的排序分别放到分检单元内,计算机可以立刻把每个分检单元内所放的图书应该在书架上的具体位置显示出来,并将最合理行走路线通知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把车体推或开到分检单元内的图书应放的各个位置处。在放图书的过程中,对每一次停车时,计算机自动把下一次需要上架的图书位置提示出来。对于本技术而言,任何工作人员均容易掌握使用,操作非常简便,它不仅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对阅读者而言,不再需要“代书板”,阅读者阅读文献后,不需要将文献上架,只需将其放到指定的位置处即可,工作人员可以用本技术将这些阅读者读过的文献重新分检上架,这不仅方便了阅读者,而且工作人员操作也非常方便,完全避免了乱架的现象。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操作方便、处理量大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它可以将所有文献资料准确细分到某书架某层某一点处,任何工作人员都可以通过它把大量文献准确、快速、轻松及时地放回原排架位置,显著地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读者随时查阅文献。同时,阅读者阅读文献后,不需还书上架,从根本上避免乱架的现象,从而为读者提供更方便有效的人性化阅览空间。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体;2.车轮;3.控制电路;4.电源;5.文献资料信息识读器;6.分检单元;7.位置指示器;8.层位指示数码管;9.左指示灯;10.右指示灯;11.收集空间;12.通用显示器或触摸式显示屏;13.显示装置;14.操作控制台;15.电动机;16.动力传送机构;17.调速控制开关;18.方向控制器;19.位置识读器;20.工作台;21.壳体;22.数码管;23.前行指示灯;24.后行指示灯;25.左行指示灯;26.右行指示灯;27.键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该装置包括有车体1和车轮2,车体1上设置有彼此连接的中央处理器CPU、控制电路3、显示装置13和电源4,车体1上还有与电脑主板连接的文献资料信息识读器5,车体1上设置有多个便于装卸文献资料的分检单元6。本技术是这样使用的将需要上架的图书用文献信息识读器5依次读入每本图书的条形码或射频卡信息,并按先后顺序将图书依照分检单元的排序分别放到分检单元6内,计算机可以立刻把每个分检单元6内所放的图书应该在书架上的具体位置显示出来,并将最合理行走路线通知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把车体1推或开到分检单元内的图书应放的各个位置处。在放图书的过程中,对每一次停车时,计算机自动把下一次需要上架的图书位置提示出来。对于本技术而言,任何工作人员均容易掌握使用,操作非常简便,它不仅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对阅读者而言,不再需要“代书板”,阅读者阅读文献后,不需要将文献上架,只需将其放到指定的位置处即可,工作人员可以用本技术将这些阅读者读过的文献重新分检上架,这不仅方便了阅读者,而且工作人员操作也非常方便,完全避免了乱架的现象。如图1、2或3所示,为了便于提示分检单元6内的文献是所在书架的第几层,车体1上设置有多个分别与每个分检单元6相对应的并受控制电路3控制的位置指示器7。位置指示器7可以提示出其对应的分检单元内的文献应放在所在书架的第几层。如图1、2或3所示,位置指示器7可以是在分检单元6上设置有受控制电路3控制的层位指示数码管8。如图1、2或3所示,为了便于提示出分检单元6内的文献是在书架巷道的左边书架还是右边书架,在每个分检单元6上,层位指示数码管8旁设置有受控制电路3控制的左指示灯9和右指示灯10。如图2所示,显示装置13可以是通用显示器或触摸式显示屏12。如图3所示,显示装置13也可以是在壳体21上设置有受控制电路3控制的数码管22、前行指示灯23、后行指示灯24、左行指示灯25、右行指示灯26和键盘27。如图2或3所示,为了便于收集书库内零散的文献资料,车体1上设置有零散文献资料收集容器11。如果零散的文献资料过多,分检单元6放不下,可以将多余的文献资料放到收集容器11中。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减轻工作的劳动强度,使工作人员能够开着本技术到达书库各处,车轮2包括有动力轮和转向轮,车体1上设置有车轮驱动机构、车体转向机构和操作控制台14,驱动机构是在车体1上设置有电动机15、调速机构和动力传送机构16,电动机通过调速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文献资料智能排架分检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有车体(1)和车轮(2),车体(1)上设置有彼此连接的中央处理器(CPU)、控制电路(3)、显示装置(13)和电源(4),车体(1)上还有与电脑主板连接的文献资料信息识读器(5),车体(1)上设置有多个便于装卸文献资料的分检单元(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开贤甘琳马瑞李海刘哲秦格辉李星光周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图自动化新技术应用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 2015年01月19日 21:52
    排架是指钢筋混凝土排架由屋面梁(或屋架)、柱和基础组合,排架柱上部与屋架铰接,排架柱下部与基础刚接的结构型式。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