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强夯机臂架晃动的装置及强夯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35318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止强夯机臂架晃动的装置及强夯机,属于工程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导轨、支撑杆和第一缓冲缸,第一导轨设于主臂上相对于A型架的一侧,第一缓冲缸包括依次连接的缸杆、密封件和缸体,支撑杆的一端与缸杆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导轨连接,并可在第一导轨上滑动,第一缓冲缸的缸体与A型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在主臂和A型架之间安装了缓冲缸以缓冲主臂等的晃动,并通过支撑杆和导轨的结合,方便缓冲装置的快速定位安装,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安装简便,能够大大减少臂架的晃动幅度,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领域,涉及一种缓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强夯机臂架晃动的装置和强夯机。
技术介绍
强夯机是利用重锤高落差产生的高冲击能进行松土压实处理的机械。其结构部件通常包括如图I中所示的主平台31、主臂32和A型架33。在本专利技术之前,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强夯机施工时,由于夯锤突然下放,反向冲击力会造成臂架如图I中箭头方向所示的大幅度的晃动,此种晃动会使 主臂拉绳、变幅绳、A型架等部件使用寿命大大降低,还会造成整车前后晃动,使履带架及回转支承始终处于突然加载和突然卸载的状态,极易造成损坏。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防止强夯机臂架晃动的装置及强夯机
技术实现思路
现提供一种防止强夯机臂架晃动的装置及强夯机,通过安装缓冲缸以缓冲主臂等的晃动,并通过支撑杆和导轨的结合方便缓冲装置的快速定位安装,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止强夯机臂架晃动的装置,所述臂架包括主平台、主臂和A型架,所述主臂和A型架分别设于所述主平台一侧的相对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导轨、支撑杆和第一缓冲缸,所述第一导轨设于所述主臂上相对于所述A型架的一侧,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缸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可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所述第一缓冲缸的另一端与所述A型架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缸包括依次连接的缸杆、密封件和缸体,所述第一缓冲缸的缸体与所述A型架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缸杆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缸为液压油缸。优选的,还包括平衡阀和油箱,所述第一缓冲缸的密封件、缸杆和缸体的一端形成有杆腔,所述密封件和缸体的另一端形成空腔,所述空腔上还设有阻尼孔,所述阻尼孔通过所述平衡阀与所述油箱相通。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压力感应器和泵,所述油箱通过泵与所述阻尼孔相通,所述压力感应器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力感应器、平衡阀和泵相连。优选的,所述泵为齿轮泵。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导轨、第二支撑杆和第二缓冲缸,所述第二导轨设于所述主臂上相对于A型架的一端,所述第二缓冲缸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缸杆、第二密封件和第二缸体,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缸杆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可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所述第二缓冲缸的第二缸体与所述A型架连接。一种强夯机,包括上述的防止强夯机臂架晃动的装置。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在主臂和A型架之间安装了缓冲缸以缓冲主臂等的晃动,并通过支撑杆和导轨的结合,方便缓冲装置的快速定位安装; 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安装简便,能够大大减少臂架的晃动幅度,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现有强夯机的结构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第一缓冲缸的结构示意图。图中31为现有强夯机的主平台、32为现有强夯机的主臂、33为现有强夯机的A型架、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平台、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臂、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A型架、4为第一导轨、5为支撑杆、6为第一缓冲缸、61为缸杆、62为密封件、63为缸体、7为平衡阀、8为油箱、9为阻尼孔、10为控制器、11为泵。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做具体阐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防止强夯机臂架晃动的装置,其中,强夯机的臂架包括主平台I、主臂2和A型架3。主臂2和A型架3分别设于主平台I 一侧的相对的两端, 如图2中所示,防止强夯机臂架晃动的装置包括第一导轨4、支撑杆5和第一缓冲缸6。第一导轨4设于主臂2上相对于A型架3的一侧。并结合图3,第一缓冲缸6包括依次连接的缸61、密封件62和缸体63。支撑杆5的一端与缸杆61连接,支撑杆5的另一端与第一导轨4连接,并可在第一导轨4上滑动,第一缓冲缸6的缸体63与A型架3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主臂和A型架之间安装了缓冲缸以缓冲主臂等的晃动,并通过支撑杆和导轨的结合,方便缓冲装置的快速定位安装。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安装简便,能够大大减少臂架的晃动幅度,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缓冲缸的密封件将缸体密封成一个密闭腔,密闭腔中可以为高压液油等,可以有效的缓冲臂架的晃动,可通过改变油缸行程实现主臂能在一定角度范围(如65° 82。)之间任意角度工作时无晃动。如图3中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缓冲缸6优选为液压油缸。并优选还包括平衡阀7和油箱8。液压油缸的密封件62、缸杆61和缸体63的一端形成有杆腔64 ;密封件62和缸体63的另一端形成空腔65。空腔62上还设有阻尼孔9,阻尼孔9通过平衡阀7与油箱相通。通过设定平衡阀的压力,当空腔内的压力大于设定的压力时,平衡阀打开,从而使得空腔中的高压油液等通过阻尼孔进入油箱,消除臂架后倾的冲击力。通过液压油的阻尼作用,可以使臂架反向冲击的动能迅速转化成液压油的热能,从而消除臂架的晃动。平衡阀和阻尼孔的设计,使得本专利技术不但可以阻止臂架向后倾翻,还可以消除反向冲击带给臂架的晃动。另如图3中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控制器10、压力感应器(图中未示出)和泵11,优选为齿轮泵。油箱8通过泵11与阻尼孔9相通,压力感应器设于空腔内,控制器10与压力感应器、平衡阀7和泵11相连。控制器通过压力感应器感应的压力值,控制平衡阀的开合,以及泵对空腔中的高压油液等的补充。控制器通过调节平衡阀设定的压力,可以使空腔中的压力达到需要的值,实现阻尼减震作用。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第二导轨、第二支撑杆和第二缓冲缸,第二导轨设于主臂上相对于A型架的一端,第二缓冲缸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缸杆、第二密封件和第二缸体,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二缸杆连接,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导轨连接,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可在第二导轨上滑动,第二缓冲缸的第二缸体与A型架连接。另设置一个缓冲装置可以进一步加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抗冲击能力。如图3中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实际工作中,当强夯机在打夯工作状态,臂架后 仰时,第一缓冲缸6,即液压油缸的空腔65中的油液被压缩。当油液被压缩的压力超过平衡阀7的设定压力时,平衡阀7被开启,部分高压油液通过阻尼孔9形成的很小的通道进入油箱8,从而起到阻尼减振的作用;经过很小的一段时间后,当液压油缸的空腔65中的压力低于平衡阀7的设定压力时,平衡阀7关闭,阻止臂架的进一步后仰;后仰结束后臂架前倾时,液压油缸的空腔65的容积逐渐增大,当空腔65中压力低于设定压力时,控制器10控制泵11为其补油。其中,平衡阀的开启关闭也可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以实现自动操作。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比如导轨用导向杆或导向管等替换时,同样也能起到使支撑杆顺利进入工作位置的导向装置。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专利技术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强夯机臂架晃动的装置,所述臂架包括主平台(I)、主臂(2)和A型架(3),所述主臂(2)和A型架(3)分别设于所述主平台(I) 一侧的相对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导轨(4)、支撑杆(5)和第一缓冲缸(6),所述第一导轨(4)设于所述主臂(2)上相对于所述A型架(3)的一侧,所述支撑杆(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缸(6)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杆(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4)连接,所述支撑杆(5)的另一端可在所述第一导轨(4)上滑动,所述第一缓冲缸(6)的另一端与所述A型架(3)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缸(6)包括依次连接的缸杆(61)、密封件(62)和缸体(63),所述第一缓冲缸(6)的缸体(63)与所述A型架(3)连接,所述支撑杆(5)的一端与所述缸杆(61)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缸(6)为液压油缸。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衡阀(7)和油箱(8),所述第一缓冲缸(6)的密封件(62)、缸杆(61)和缸体(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强成连民刘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