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图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2090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5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处理模块、存储模块、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第三通信模块、RFID读写模块;主控模块分别连接存储模块、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第三通信模块、RFID读写模块;第一通信模块与PC机相连,第二通信模块与移动设备终端连接,第三通讯模块与控制主机连接,REID读写模块与射频标签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携化、成本低、维护方便、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对于提升施工图自动化管理水平、节约人力和资金具有明显的效果,经过前期的使用测试表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施工图处理装置,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工程监理行业的规模随之稳步增长,建设工程质量水平稳中有升。推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是我国深化基本建设体制改革,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措施,是我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加速阶段,各行业的建设需求依然巨大,且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工程项目规模的扩大和复杂程度的加深,市场对工程监理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在工程监理行业中,监理人员需要经常查阅施工图。由于施工图的存在方式要么是通过CAD等电子图像形式存在于PC主机中,要么是以纸质的形式存放在储存柜中。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时,如果需要查阅施工图,需要通过一系列流程调用纸质的施工图,才能将施工图随身携带。且由于施工现场环境所限,纸件的施工图容易受到污损。由于携带的施工图纸件数量往往较多,现场翻阅查找某一特定的施工图纸件的效率也较低。而受到施工现场的办公条件的限制,携带PC主机等电子设备在现场查看施工图电子图像也难以实现。且监理人员通常需要查阅施工图的某一细节处,因此,需要施工图能足够放大。现有技术均无法实现如下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图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对施工图的方便携带和快速、详细浏览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种施工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处理模块、存储模块、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第三通信模块、RFID读写模块;主控模块分别连接存储模块、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第三通信模块、RFID读写模块;第一通信模块与PC机相连,第二通信模块与移动设备终端连接,第三通讯模块与控制主机连接,REID读写模块与射频标签连接。前述的一种施工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采用USB通讯模块或P/S2接口。前述的一种施工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采用蓝牙模块,wifi模块,USB模块中的任一种。前述的一种施工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信模块采用P/S2通信模块。前述的一种施工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处理模块采用89C51芯片,并采用P/S2总线与第三通信模块连接。 前述的一种施工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REID读写模块采用RC500芯片,REID读写模块与主控处理模块采用数据线连接。前述的一种施工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RC500芯片通过AD0~AD7与主控模块P0口相连。前述的一种施工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RC500的中断输出引脚IRQ与89C51芯片的外部终端0引脚连接。前述的一种施工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RC500芯片采用直接匹配式无线电路。前述的一种施工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施工图。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的一种施工图处理装置具有便携化、成本低、维护方便、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不但适用于监理单位中监理人员的施工图获取,对于建筑业其他需要携带和快速、详细浏览施工图的人员也能够大大增加工作效率,对于提升施工图自动化管理水平、节约人力和资金具有明显的效果,经过前期的使用测试表明,本技术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施工图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施工图处理装置基于图1进一步展开的结构不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施工图处理装置主控处理模块和P/S2通信模块的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施工图处理装置RFID读写模块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施工图处理装置,包括:主控处理模块、存储模块、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第三通信模块、RFID读写模块;主控模块分别连接存储模块、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第三通信模块、RFID读写模块;第一通信模块与PC机相连,第二通信模块与移动设备终端连接,第三通讯模块与控制主机连接,REID读写模块与射频标签连接。使用时,PC机中存储有CAD电子图纸,其格式为dwg格式,转换成jpg等格式后存储在PC机中。PC机由掌握施工图纸的建筑设计人员管理。移动设备终端由监理人员或者其他建筑工作人员携带持有。控制主机由监理单位或者其他建筑单位控制。射频标签用于标识监理人员的身份。实际使用时,RFID读写模块是阅读器通过天线接收来自射频标签中的身份信息数据。主控模块通过RFID读写模块接收身份信息,通过第三通讯模块将数据信息发送至控制主机。由控制主机确认监理人员的身份信息。同时,PC机中的施工图通过第一通信模块传输给主控处理模块,并由主控处理模块传输给控制主机,传输格式可以为dwg格式或者jpg格式。在控制主机确认监理人员的身份信息后,PC机中的施工图由主控处理模块从PC机中获取并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传输给移动设备终端,传输格式为jpg等格式。当然,也可以在控制主机确认监理人员的身份信息后,由主控处理模块从控制主机中获取并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传输给移动设备终端。移动设备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等设备。存储模块用于主控处理模块在处理过程中对数据的存储。参照图1所示,给出了施工图处理装置基于图1进一步展开的结构示意图。第一通信模块采用USB通讯模块或P/S2接口。当然也可以同时采用USB通讯模块和P/S2接口。同理,第二通信模块采用蓝牙模块,wifi模块,USB模块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第三通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施工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处理模块、存储模块、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第三通信模块、RFID读写模块;主控模块分别连接存储模块、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第三通信模块、RFID读写模块;第一通信模块与PC机相连,第二通信模块与移动设备终端连接,第三通讯模块与控制主机连接,REID读写模块与射频标签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剑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泛华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