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可抑制恶性疟原虫侵入的抗Pf332-DBL区单克隆抗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32101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可抑制恶性疟原虫侵入的抗Pf332-DBL区单克隆抗体,能与恶性疟原虫Pf332膜蛋白质DBL区功能性多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特异性结合;它可以通过用带His标签的DBL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将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用带GST标签的DBL重组蛋白初选,再用功能性多肽进行阳性筛选的方法获得;具有较强抑制虫体侵入功能,并且高于从感染有恶性疟原虫的Mali人血清中提纯的MP抗体;不能与功能性多肽特异性结合的单抗,抑制虫体侵入功能较低或没有此功能;DBL区功能性多肽,可以应用于疟疾的治疗性多肽药物的研发及防治性多肽疫苗的研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寄生虫学和免疫学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抑制恶性疟原虫侵入的抗Pf332-DBL区单克隆抗体及恶性疟原虫Pf332膜蛋白质DBL区功能性多肽
技术介绍
疟原虫抗药性的产生和扩散已使全球疟疾疫情严重恶化,每年疟疾死亡人数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约50万上升至目前约100万,药物防治疟疾的措施亦面临严重的困难和挑战。因此新的疟疾控制措施的实施已成为当务之急。疫苗接种已使许多种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乃至根除,因此研制有效的疟疾疫苗成为防止疟原虫感染的重要手段。Pf332蛋白是由疟原虫合成,通过典型的高尔基体分泌途径运输到感染的红细胞表面,由于它是在红内期疟原虫发育晚期时分布到感染红细胞表面的,推测其可能通过影响红细胞的通透性,可塑性及有关功能的改变,促进红细胞膜的裂解和裂殖子的释放。Pf332基因编码大量富含谷氨酸的重复片段,其中五肽分子VTEEI (V)是可被中和抗体识别的表位。Pf332蛋白存在多个B、T细胞表位,可广泛地被人体识别,并诱导人体产生较高的抗体滴度。最近,有研究证明并鉴定Pf332基因由两个外显子组成。外显子I编码的富含半胱氨酸多肽段与恶性疟原虫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恶性疟原虫Pf332膜蛋白质DBL区功能性多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 2所示。2.可抑制恶性疟原虫侵入的抗Pf332-DBL区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它能与权利要求I所述的恶性疟原虫Pf332膜蛋白质DBL区功能性多肽特异性结合。3.可抑制恶性疟原虫侵入的抗Pf332-DBL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Pf332-DBL区基因插入带His标签的载体pQE70中,构建质粒pQE-DBL,并转化至工程菌M15中,表达带His标签的DBL重组蛋白; 2)用带His标签的DBL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在PEG1450的作用下将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宁陈启军杜承尹继刚陆慧君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