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日疟原虫PvMSP1重组抗原蛋白、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9661489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3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间日疟原虫PvMSP1重组抗原蛋白,是具有糖基化磷脂酰肌醇(glycophosphatidylinositol,GPI)锚定及表皮生长因子样(epidermal?growth?factor-like,EGF-like)结构域的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重组抗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间日疟原虫PvMSP1基因序列的扩增、重组质粒的构建和鉴定、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和纯化等步骤。实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PvMSP1重组抗原蛋白对间日疟原虫感染病人血清抗体的检测具有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在间日疟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间日疟原虫PvMSPI重组抗原蛋白、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组蛋白,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间日疟感染病人血清抗体的间日疟原虫PvMSPl重组抗原蛋白;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上述重组抗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寄生虫病。全球每年有约100万人死于痕原虫感染。痕疾(间日痕为主)也是我国重要传染病之一,尽管目前痕疾发病率已控制在较低水平,但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经济发展全球化带来的人流物流增加等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疟疾疫情尚不稳定。例如中国云南与緬甸边境地区,以及安徽、河南等一些中部地区,每年报告总病例数均超过数千例。随着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我国的输入性疟疾病例逐年增加,据统计我国2010年输入性疟疾病例1161例,比2009年上升29.4% ;由于传播媒介疟蚊仍然存在,本地发病病例时有发生,因而疟疾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加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活动范围的扩大使间日疟的监测和防控工作具有极大的难度。因此,敏感、特异的诊断试剂研发已成为当前国内外间日疟研发的重点与热点。长期以来,在间日疟流行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间日疟原虫PvMSP1重组抗原蛋白,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日疟原虫PvMSPl重组抗原蛋白,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2.一种用于间日疟原虫PvMSPl基因PCR扩增的特异性引物,其特征在于,其序列为: 上游:5' -AATGGGTCGCGGATCCgaccaagtaacaacgggagag-3',如 SEQ ID NO:3 所示; 下游:5' -GGTGGTGGTGCTCGAGgctacagaaaactccctcaaagag-3',如 SEQ ID NO:4所示。3.—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日疟原虫PvMSPl重组抗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O间日疟原虫PvMSPl基因序列扩增,PvMSPl基因扩增的具体序列如SEQ ID NO: 2所示; 2)间日疟原虫PvMSPl重组质粒的构建和鉴定,采用的重组质粒载体为:pET-28a(+)载体; 3)将重组质粒转化于宿主细胞中,并在宿主细胞中表达,得到表达产物重组蛋白; 4)螯合的N1-NTA树脂亲和层析纯化表达产物重组蛋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日疟原虫PvMSPl重组抗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具体为:设计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其互补链为引物,提取间日疟原虫总DNA,以其为模板进行PCR扩增。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间日疟原虫PvMSPl重组抗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R扩增反应条件为98°C预·变性2.0min ;98°C变性20sec,55°C退火30sec,72°C延伸1.0min, 35个循环;72°C延伸lOmin,最后保存于4°C。6.如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虎樊艳婷陈绅波王越张颋鞠川徐斌胡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