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强专利>正文

线缆切断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29438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切断刀,属于机械技术,主要由相互配合的刀片和组合刀座组成,其中,刀片下端设有倒V形的刀片刃角,刀片刃角上设有刀片刃口,组合刀座上设有用于配合刀片使用的刀片滑槽;在刀片上还设有退线槽和坡口,在组合刀座上还设有刀座刃角和托底。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巧妙,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操作方便,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切割效果,保证了切割线缆尤其是切割特殊线缆时干净平整的切割,不会产生切割残留,并且大大降低了切割能量的消耗,同时还极大地提高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切断刀,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线缆切断刀
技术介绍
任何线缆的结构,都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导体、绝缘屏蔽层和保护层。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虽然三大部分的总体结构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每部分的具体结构和材料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特别是一些应用在特殊环境下的线缆,其保护层大都采用高性能材料。在应用线缆时,常常会遇到需要在有限的环境下切断线缆的情况,而通常采用高性能材料的特殊保护层线缆在切割时,需要的操作环境都很大,比如切割具有凯夫拉保护层的线缆。目前使用的线缆切割刀具结构不合理,使用不方便,尤其是切割具有凯夫拉保护层的线缆时切割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切断刀,解决目前线缆切割刀具结构不合理、使用不方便导致切割效果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线缆切断刀,主要由相互配合的刀片和组合刀座组成,其中,刀片下端设有倒V形的刀片刃角,刀片刃角上设有刀片刃口,刀片刃角上方设有退线槽,组合刀座上设有用于配合刀片使用的刀片滑槽。进一步地,所述刀片滑槽位于组合刀座上端面中部,且竖直贯通组合刀座的上下两端。为了提高切割效果,所述刀片滑槽前后两侧的组合刀座上还设有刀座刃角,该刀座刃角呈V形,且其V形底部上还设有用于限定线缆位置的托底,该托底呈圆弧状,便于放置被切割线缆。为了便于切断线缆,所述退线槽位于刀片刃口斜面的同侧,且槽向沿刀片运动方向。为了便于刀片插入刀片滑槽,所述刀片的下端还设有坡口,该坡口的斜面位于刀片刃口斜面的同侧。为了使动力均匀分布,所述刀片上还设有用于连接动力输入的连接孔,该连接孔位于退线槽的正上方,并贯通刀片两侧。更进一步地,所述刀片刃角的开口角度为60° 90° ;作为优选,所述刀片刃角的开口角度为60°。再进一步地,所述刀片和组合刀座之间的配合精度小于O. 01mm。为了提高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所述刀片和组合刀座均由硬质合金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I)本专利技术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推广应用。(2)本专利技术体积小巧,应用范围广,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方便地对线缆进行切割,尤其是在空间狭小的环境下也能够十分方便地切割线缆。( 3 )本专利技术的刀片通过设计倒V形的刀片刃角和相应的刀片刃口,增加了刃口与线缆的接触面积,减少了切割线缆所需的能量,无论是运用人力或者机械,都只需使用较小的能量即可完成对线缆的切割工作,尤其是在切割具有凯夫拉保护层的线缆时,克服了使用现有刀具切割消耗能量大的缺陷,符合我国提倡节能环保的要求。(4)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刀座上设计有专门与刀片配合使用的刀片滑槽,切割线缆时刀片插入刀片滑槽中运动,通过抛光处理等工艺将刀片与刀片滑槽之间的配合精度控制在2丝(即O. 02mm)以内,利用高精度的配合提高了切割效果,使线缆尤其是具有凯夫拉保护层的线缆等特殊线缆更容易被切断,并且保证了切割平整度。(5)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刀座同样也设计有V形的刀座刃角,与刀片上的倒V形的刀片刃角相互配合作用,在进行切割工作时刀片竖直向下运动,如同一个不断缩小的菱形,对线缆 用力均匀地进行切割,改善了现有刀具切割线缆时一刀切的缺陷,不仅避免了刀具受到突然冲击力造成的损坏,保护了刀具,使本专利技术具有更长久的使用寿命,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切割效果,更容易切断线缆。(6)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刀座的刀座刃角底部还设计有圆弧形托底,符合线缆外形,在切割线缆时能够有效地将线缆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上,避免了线缆随意移动,进一步提高了切割效果,在从上至下切割至线缆最下端时有效地保证线缆的剩余部分完全被切断,克服了现有刀具切割残留的缺陷。(7)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刀片插入至刀片滑槽中,在刀片切割线缆时刀片刃口由于倒V形刀片刃角的设计斜向作用于线缆,而刀片运动方向为沿刀片滑槽设置的竖直方向,切割发生时,刀片刃口对于线缆上的任一固定点均为滑动切割,类似于锯子锯物体产生的效果,根据实际经验,如此切割方式相比点对点的固定切割方式能够更有效、更简便地切断线缆,并且由于刀片与刀片滑槽之间高精度的配合关系,保证了切割平整度,避免了切割残留。(8)通过对刀片切割线缆时的运动状态和切割效果研究,当刀片刃角的开口角度为60° 90°时,其切割效果佳且所需能量小,尤其是开口角度为60°时,其切割效果最好且所需能量最小,故本专利技术的刀片刃角的开口角度设计为60° 90°,优选60°的开口角度。(9)本专利技术不仅结构合理,并且采用硬质合金材料制作,增加了使用寿命,而且对于切割效果更有巨大的提升,在样品测试中,连续切断100次具有凯夫拉保护层的线缆后,本专利技术几乎没有任何损坏,且线缆切口依旧平整,相比现有刀具对具有凯夫拉保护层的线缆切割一两次就会损坏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绝对是质的飞跃,在特殊线缆切割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言而喻。(10)本专利技术的刀片上设计的退线槽,与圆弧形托底相互配合作用,不仅能够将线缆切割后的残留部分完全切断,也避免了刀片过厚在切断后对线缆切口的破坏,保证了切口的平整度,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线缆卡在刀片滑槽中,便于切断后的两段线缆自然取出,大大提高了切割连贯性。(11)本专利技术的刀片下端设计有圆角坡口,类似于楔形,便于刀片插入组合刀座的刀片滑槽,由于刀片和组合刀座的配合精度很高,如此设计可以不必每次插入刀片时都进行精确校对,避免了插入校对失误对本专利技术造成的损坏,也避免了刀片在滑槽中滑动时对组合刀座的划伤,进而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操作便捷性和使用寿命。(12)本专利技术的刀片上还设有连接动力输入的连接孔,便于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其他切割机械上,以提高适用性,而且动力能源通过该圆形的连接孔柔性连接,使输入的动力传至刀片时均匀分布于刀片刃口上,再均匀作用于被切割的线缆,从而提高了切割效果,也避免了切割线缆时刀片在滑槽中运动被卡死的情况。(13)本专利技术采用刀片和组合刀座分离式设计,可以根据需要切割的线缆的大小粗细灵活选择开口宽度相对应的刀片以及任意调整空间和切割线缆的长度,相比现有刀具更换刀片时麻烦的拆装步骤,本专利技术具有强大的操作灵活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中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组合刀座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I-刀片,2-组合刀座,11-刀片刃角,12-刀片刃口,13-退线槽,14-坡口,15-连接孔,21-刀片滑槽,22-刀座刃角,23-托底。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如图I和图2所示,该线缆切断刀,主要由相互配合的刀片I和组合刀座2组成,其中,刀片I和组合刀座2均由硬质合金制成,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并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独特结构设计和高精度的配合关系,极大地改善了现有切割线缆的刀具对具有凯夫拉保护层的线缆等特殊线缆切割不干净,有大量纤维丝残留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采用特殊、精密的工艺方法将刀片I和组合刀座2本身的精度控制在5微米(即O. 005mm)以内,二者的配合精度控制在2丝(即O. 02mm)以内。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独特结构设计作具体的说明。如图I所示,所述刀片I的本体呈长方体状,横向宽度小,以便于切割,在刀片I的下端设有倒V形的刀片刃角11,并在刀片刃角11上设计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线缆切断刀,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相互配合的刀片(I)和组合刀座(2)组成,其中,刀片(I)下端设有倒V形的刀片刃角(11),刀片刃角(11)上设有刀片刃口(12),刀片刃角(11)上方设有退线槽(13 ),组合刀座(2 )上设有用于配合刀片(I)使用的刀片滑槽(2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缆切断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滑槽(21)位于组合刀座(2)上端面中部,且竖直贯通组合刀座(2)的上下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切断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滑槽(21)前后两侧的组合刀座(2)上还设有刀座刃角(22),该刀座刃角(22)呈V形,其V形底部上还设有用于限定线缆位置的托底(23),该托底(23)呈圆弧状。4.根据权利要求I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缆切断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线槽(13)位于刀片刃口(12)斜面的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强
申请(专利权)人:付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