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夹压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29008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线夹压孔机,解决了现有线夹打孔方式存在加工精度低、费时费力、安全系数低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包括箱体、液压行程油缸、上冲压模、下冲压模、下冲压模支座,液压行程油缸安装在箱体内顶板上,上冲压模设于液压行程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上冲压模的底面设有冲孔压钉;下冲压模支座设于箱体内底板上,下冲压模安装在下冲压模支座上,下冲压模上开设有压钉通孔,下冲压模支座上开设有凹槽;在箱体的三个内侧壁上分别安装有定位调节板,定位调节板通过螺杆与箱壁螺纹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操作工序简单、冲孔一次成形、冲孔的准确率、合格率可达到99%,而且质量轻、搬运方便灵活,安全系数高,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カ系统中线夹冲孔
,属于ー种电カ专用电动工具,具体是ー种电カ线夹压孔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电カ系统中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接以及电カ的传输都是由导线连接,而导线与设备的连接就需要电カ线夹,它是目前电カ系统中主要连接方式。电カ线夹种类繁多,但其使用方法都采用打孔压接技术,用螺丝紧固线夹接触面而实现连接。目前,厂家提供的不同型号线夹都没有打眼,是因为各种电カ设备的接线座眼距、眼的大小会根据电流大小以及生产设备厂家的不同而不同,所以用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打眼。 线夹传统的打眼方法都是使用台钻ー个一个眼的打,这样的打眼方式存在以下弊端(I)加工精度低人为或机器的原因出现眼距偏差,造成无法连接以至于二次加工或浪费;(2)费时费力一个线夹打眼时得先找中,再画线定眼,測量合格后找相应钻头ー个ー个打眼,打完后还需挫平,这样才算加工完,整个エ序需要15分左右,不仅加工エ序多、时间长,而且劳动强度高;(3)安全系数低人在使用台钻时,可能发生脱手、绞手触电等事故。液压冲孔技术是现在一个比较成熟的冲孔技术,而且这种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电カ生产中,但是目前使用的液压冲孔机只能冲压单孔,而且还不适合冲压电カ线夹,因此冲压技术得不到广泛应用,现有的线夹还是采用传统的台钻打孔方式。因此,是否可以设计一种适合于冲压电カ线夹的专用液压冲孔机,便成为了我们值得研究的ー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线夹打孔方式存在加工精度低、费时费力、安全系数低等问题并结合现有的液压冲孔技术,而提供ー种电カ线夹压孔机。本专利技术电力线夹压孔机从打眼技术上进行了改进,可減少不必要的失误和繁琐的加工エ序,并可提高设备的安全系数。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ー种电カ线夹压孔机,包括箱体、液压行程油缸、上冲压模、下冲压模、下冲压模支座,箱体的其中一面侧壁敞ロ,液压行程油缸安装在箱体内顶板上,箱体侧壁上开设有与液压行程油缸相接的进油口和回油ロ,液压行程油缸的活塞杆端部固接有连接块;上冲压模活动插接在连接块的底部,上冲压模的底面上均布有两个或四个冲孔压钉;下冲压模支座活动插接在箱体内底板上,下冲压模支座的上表面设有安置槽,下冲压模安装在下冲压模支座的安置槽内,在下冲压模上与冲孔压钉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压钉通孔,在下冲压模支座的安置槽底面上与压钉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凹槽;在箱体的三个内侧壁上位于下冲压模支座上方的位置分别安装有定位调节板,定位调节板的背面连接有螺杆,螺杆与箱壁之间螺纹连接,螺杆另一端设有手柄且置于箱壁外部;箱体、液压行程油缸、上冲压模、下冲压模、下冲压模支座均位于同一轴线上。一般,线夹的冲孔种类分为三种即单孔、双孔和四孔,本电カ线夹压孔机主要针对的是双孔和四孔。孔眼的直径(mm)有:Φ10、Φ12、Φ14、Φ16、Φ18;孔眼距大小(臟)有30、40、50、60。上冲压模设计时,主要考虑冲孔压钉的间距(即孔眼距),而冲孔压钉的大小可以根据孔眼的具体大小进行更换,其中,带两个冲孔压钉的上冲压模有三个模具,分别是冲孔压钉间距为30、40和50的三个模具;带四个冲孔压钉的上冲压模有四个模具,分别是冲孔压钉间距为30、40、50和60的四个模具。下冲压模设计吋,主要考虑压钉通孔的个数、孔距和线夹接触面大小,其中,压钉通孔的个数、孔距是根据对应不同的上冲压模来具体设计的,而线夹接触面是由下冲压模旁边的三个定位调节板来调节固定的。下冲压模支座是根据不同的下冲压模具体对应设计的。使用时,首先根据所需线夹选择相对应的上冲压模、下冲压模和下冲压模支座并组装安装好,接着将线夹置于下冲压模上,通过三个定位调节板来固定线夹的位置,固定好线夹后,通过液压行程油缸的进油ロ对液压行程油缸进油加压,液压行程油缸加压后带动 上冲压模向下运动,上冲压模上的冲孔压钉对线夹进行冲孔,即完成对线夹的压孔工作。线夹冲好孔后,再通过液压行程油缸的回油ロ对液压行程油缸回油卸压,液压行程油缸卸压后带动上冲压模向上运动,此时冲好孔的线夹就可取出。进ー步地,上冲压模与液压行程油缸底部之间的活动插接方式为上冲压模的顶面设有倒梯形卡棱,固接在液压行程油缸活塞杆端部的连接块底部开设有与上冲压模上的倒梯形卡棱相配合的倒梯形卡槽,上冲压模顶部的倒梯形卡棱插固在连接块底部的倒梯形卡槽内;下冲压模支座与箱体内底板之间的活动插接方式为下冲压模支座的底面设有梯形卡棱,箱体的内底板开设有与下冲压模支座上的梯形卡棱相配合的梯形卡槽,下冲压模支座底面的梯形卡棱卡固在箱体内底板的梯形卡槽内。箱体的顶部设有把手,方便该电カ线夹压孔机的搬运。箱体的底部设有滑轮,方便该电カ线夹压孔机的移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I)本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线夹打眼エ序复杂的问题,使打眼简单化,使用冲孔一次成形技术,无需另行加工。(2)本专利技术大大减少了打眼时人为或机器造成的误差,线夹打眼的准确率、合格率均达到99%。(3)本专利技术质量轻,比传统台钻轻很多,现场搬运方便灵活。(4)冲压同一线夹无需再次调节定位调节板的位置,大大提高了冲压效率。(5)本专利技术安全系数高,可避免诸如传统台钻工作时容易发生事故意外,从而使エ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两个冲孔压钉)。图2为图I中上冲压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图4为图2的后视图。图5为图I中下冲压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B-B剖视图。图7为图I中下冲压模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四个冲孔压钉)。图9为图8中上冲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C-C剖视图。图11为图9的后视图。图12为图8中下冲压模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的D-D剖视图。图14为图8中下冲压模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液压行程油缸、3-上冲压摸、4-下冲压摸、5-下冲压模支座、6-连接块、7-冲孔压钉、8-安置槽、9-压钉通孔、10-凹槽、11-定位调节板、12-螺杆、13-手柄、14-倒梯形卡棱、15-梯形卡棱、16-把手、17-滑轮、18-进油ロ、19-回油ロ。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描述 如图I至图14所示,ー种电カ线夹压孔机,包括箱体I、液压行程油缸2、上冲压模3、下冲压模4、下冲压模支座5,箱体I的其中一面侧壁敞ロ,液压行程油缸2安装在箱体I内顶板上,箱体I侧壁上开设有与液压行程油缸2相接的进油ロ 18和回油ロ 19,液压行程油缸2的活塞杆端部固接有连接块6 ;上冲压模3活动插接在连接块6的底部,上冲压模3的底面上均布有两个或四个冲孔压钉7 ;下冲压模支座5活动插接在箱体I内底板上,下冲压模支座5的上表面设有安置槽8,下冲压模4安装在下冲压模支座5的安置槽8内,在下冲压模4上与冲孔压钉7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压钉通孔9,在下冲压模支座5的安置槽8底面上与压钉通孔9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凹槽10 ;在箱体I的三个内侧壁上位于下冲压模支座5上方的位置分别安装有定位调节板11,定位调节板11的背面连接有螺杆12,螺杆12与箱壁之间螺纹连接,螺杆另一端设有手柄13且置于箱壁外部;箱体I、液压行程油缸2、上冲压模3、下冲压模4、下冲压模支座5均位于同一轴线上。具体实施吋,上冲压模3与液压行程油缸2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线夹压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I)、液压行程油缸(2)、上冲压模(3)、下冲压模(4)、下冲压模支座(5),箱体(I)的其中一面侧壁敞口,液压行程油缸(2)安装在箱体(I)内顶板上,箱体(I)侧壁上开设有与液压行程油缸(2)相接的进油口(18)和回油口(19),液压行程油缸(2)的活塞杆端部固接有连接块(6);上冲压模(3)活动插接在连接块(6)的底部,上冲压模(3)的底面上均布有两个或四个冲孔压钉(7);下冲压模支座(5)活动插接在箱体(I)内底板上,下冲压模支座(5)的上表面设有安置槽(8),下冲压模(4)安装在下冲压模支座(5)的安置槽(8)内,在下冲压模(4)上与冲孔压钉(7)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压钉通孔(9),在下冲压模支座(5)的安置槽(8)底面上与压钉通孔(9)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凹槽(10);在箱体(I)的三个内侧壁上位于下冲压模支座(5)上方的位置分别安装有定位调节板(11),定位调节板(11)的背面连接有螺杆(12),螺杆(12)与箱壁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