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塔接地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31459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杆塔接地检测装置,解决了当架空配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后,现有的检测装置无法准确判断出故障接地点的问题。一种杆塔接地检测装置,包括一线圈(L),所述线圈(L)的两端并联第二晶体二极管(D2),所述第二晶体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第二晶体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一晶体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二极管(D1)的阴极依次通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接地,第一晶体二极管(D1)的阴极通过第一电容(C1)接地。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简单实用、成本低廉,检修人员可以准确的判断出是哪一根电线杆发生了接地故障,并及时进行检修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检测
,具体为一种杆塔接地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力系统中,架空输配电线路是供电公司的主要供电方式。由于架空配电线路 传输距离远、支线多,并且暴露在大气环境中,会直接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在经过瓷瓶、避 雷器等设备后经常会发生接地故障,进而造成停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目前,各供电公司在配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后,通常运用接地选线装置或故障指 示器等设备查找接地点,但上述方法存在的缺点如下1、现有技术中的接地选线装置只能 指示出变电站的哪条出线发生接地故障,具体的分支等就不能确定;2、故障指示器虽能确 定具体分支,但是具体的接地点就无法判断出来。因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简单实用、成本低廉,能够准确判断出故障接地点的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当架空配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后,现有的检测装置无法准确判断 出故障接地点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杆塔接地检测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杆塔接地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和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所述电路包括缠绕在环 形铁芯上的线圈L,所述线圈L的两端并联第二晶体二极管D2,所述第二晶体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杆塔接地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和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缠绕在环形铁芯上的线圈(L),所述线圈(L)的两端并联第二晶体二极管(D2),所述第二晶体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第二晶体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一晶体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二极管(D1)的阴极依次通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接地,第一晶体二极管(D1)的阴极通过第一电容(C1)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中间节点与NPN型晶体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所述NPN型晶体三极管(T1)的发射极接地,NPN型晶体三极管(T1)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R3)与电源(VCC)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杆塔接地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和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缠绕在环形铁芯上的线圈(L),所述线圈(L)的两端并联第二晶体二极管(D2),所述第二晶体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第二晶体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一晶体二极管(Dl)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二极管(Dl)的阴极依次通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接地,第一晶体二极管(Dl)的阴极通过第一电容(Cl)接地; 所述第一电阻(Rl)和第二电阻(R2)的中间节点与NPN型晶体三极管(Tl)的基极连接,所述NPN型晶体三极管(Tl)的发射极接地,NPN型晶体三极管(Tl)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R3 )与电源(VCC)连接,NPN型晶体三极管(TI)的集电极与PNP型晶体三极管(T2 )的基极连接,所述PNP型晶体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电源(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维青白贵山杨培江赵世红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