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滚筒干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20170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7:29
一种褐煤滚筒干燥机,适用于褐煤提质干燥工艺。筒体的内壁上由前往后依次分为进料预热段、蠕动干燥段、限制粉化干燥段、出料段;进料预热段主要由进料螺旋叶片和防粘式扬料机构组成,蠕动干燥段主要由不同结构形式的蠕动式扬料装置组成,限制粉化干燥段分为多个腔体,每一腔体内分别设置有防粉化扬料装置,防粉化扬料装置分别固定在外筒的内壁上位于蠕动干燥段的后部;出料段与出料口相通位于筒体的尾端。筒体在齿轮传动装置的带动下运转,由于筒体内部区段排布科学,各区段的扬料装置设计结构合理新颖,褐煤在干燥的过程中自进料预热区段至排料区段,干燥效率高,热利用率高,工作效率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内部结构新颖的褐煤滚筒干燥机,特别适用于褐煤提质干燥エ艺,也可用于焦化厂焦末、兰炭等低粘(不粘)性非热敏矿物的直接干燥エ艺中。
技术介绍
褐煤是一种煤化程度介于泥煤与烟煤之间的棕黒色的低级煤。呈褐色、黒褐色或黒色,不具粘结性,水分大、挥发分高、密度小,发热量低,含有腐殖酸,氧含量高,在空气中易风化碎裂。目前国内在褐煤干燥提质エ艺中选用最多的还是滚筒式干燥机。但现有的旧型滚筒干燥机内部结构较落后,形成料幕不均匀,无法形成全断面料幕,热介质短路现象严重,造成热量的浪费,旧型滚筒干燥机受扬料装置结构所限,形成的料幕层与热介质运动方向平行,造成换热效率低,干燥效果差,高水分的褐煤很难达到要求的水分指标。旧型滚筒干燥机物料的运动成“之”字型运动,在干燥过程中,再融合热介质的带动作用,褐煤在 干燥机的停留时间短,褐煤还未被干燥就排出机外。因褐煤的在水分降低后内部结构的变化,其易碎粉化,产成品中褐煤粉占相当的比例,易造成环境的污染,且降低了褐煤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扬料装置结构简单,物料持有率低,扬料不均匀,料幕形成不合理,物料在干燥机内部停留时间短,褐煤易粉化等不足,提供ー种预热充分、扬料均匀,料幕形成合理、扬料装置新颖、限制褐煤粉化的褐煤滚筒干燥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褐煤滚筒干燥机,包括筒体,筒体上设置有轮带、齿轮传动装置、挡轮带,轮带用支撑座支撑位于筒体的前部,传动装置由电机、減速机、大小齿轮组成,挡轮带用挡支撑座支撑位于筒体的后部,a.所述筒体的内壁上由前往后依次分为进料预热段、蠕动干燥段、限制粉化干燥段、出料段;b.进料预热段主要由进料螺旋叶片和防粘式扬料机构组成,螺旋叶片固定在筒体的内壁上,防粘式扬料机构分为多种结构形式,多种结构形式的防粘式扬料机构分别按照排布顺序螺接在筒体内壁的前部;c.蠕动干燥段主要由不同结构形式的蠕动式扬料装置组成,蠕动式扬料装置分为多种结构,多种结构的蠕动式扬料装置分别按照排布顺序固定在筒体的内壁上,位于进料预热段的后部;d.限制粉化干燥段分为多个腔体,每ー腔体内分别设置有防粉化扬料装置,防粉化扬料装置分别固定在外筒的内壁上位于蠕动干燥段的后部;e.出料段与出料ロ相通位于筒体的尾端。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进料预热段的防粘式扬料机构由L形金属板、三角形金属板、弧形金属板、勺形金属板组成,按照几何形状的区别间隔设置排布,按序固定在筒体内壁的圆周上。作为优选方案,蠕动扬料装置由U形、勺形金属板组成,U形、勺形蠕动扬料装置间隔设置排布,按序固定在筒体内壁的圆周上。作为优选方案,防粉化扬料装置由多个勺形、L形、弧形金属板组成,多个勺形、L形、弧形按序等间距设置,依次固定在筒体内壁的圆周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筒体内部区段排布科学,各区段的扬料装置设计结构合理新颖、排布科学。由于各区段的扬料装置结构和作用各不相同,亦可根据褐煤性能及地理气候条件作适当调整。褐煤在干燥的过程中自进料预热区段至排料区段,依次经过各区段,干燥效率高,热利用率高,工作效率高。特别适用于褐煤提质干燥エ艺,焦化厂焦末、兰炭等低粘(不粘)性非热敏矿物的直接干燥エ艺。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组成总图。·图2是本技术内部结构分区及防粉化装置的整体半剖面图。图3、图4是本技术进料预热段的断面图。图5是本技术蠕动干燥段的断面图。图6是本技术防粉化干燥段的断面图。图中,进料ロ I,筒体2,轮带支撑座3,传动装置4,挡轮带支撑座5,出料ロ 6、挡轮带7,轮带8,进料预热段9、蠕动干燥段10、限制粉化干燥段11、出料段12、螺旋叶片13、L形金属板14、三角形金属板15、弧形金属板16、勺形金属板17、U形金属板18、腔体1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ー步的描述。本实施例是ー种褐煤滚筒干燥机,其结构见图1,干燥机的筒体2上设置有轮带8、传动装置4、挡轮带7,轮带8用支撑座3支撑位于筒体2的前部,传动装置4由电机、減速机、大小齿轮组成,挡轮带7用挡支撑座5支撑位于筒体2的后部,筒体2在传动装置4传动的带动下转动,带动安装于筒体2内部的装置和褐煤动作,将褐煤扬起、洒落与通过的烟道气充分接触,换热、干燥。见图2,筒体2的内壁上由前往后依次分为进料预热段9、蠕动干燥段10、限制粉化干燥段11、出料段12。见图2,见图3、图4,进料预热段9由进料螺旋叶片13和防粘式扬料机构组成,螺旋叶片13固定在筒体2的内壁上,位于筒体2的前端。进料预热段的防粘式扬料机构由多种几何形状的金属板组成,按照几何形状的区别间隔设置排布,按序固定在筒体内壁的圆周上。见图3,图4,由L形金属板14、三角形金属板15、弧形金属板16、勺形金属板17组成防粘式扬料机构。多种结构形式的防粘式扬料机构按照其本身的几何形状间隔排布,图3的排布顺序是,L形金属板14、三角形金属板15、弧形金属板16。防粘式扬料机构还可以设计成图4的结构形式,其排布顺序是,L形金属板14、三角形金属板15、勺形金属板17,多种结构的金属板分别按照排布顺序等间距依次螺接在筒体2内壁的前部.见图5,蠕动干燥段由两种不同结构形式的蠕动式扬料装置组成,蠕动式扬料装置由U形、勺形金属板18、17组成,U形、勺形金属板18、17间隔设置排布,按序固定在筒体2内壁的圆周上,位于进料预热段的后部。其中U形金属板18的两端头与筒壁螺接,勺形金属板17的勺柄端部与筒壁螺接,按照ー对ー的排布顺序。见图6,限制粉化干燥段分为三个腔体19,腔体与腔体间的夹角为120°,每ー腔体19内分别设置有防粉化扬料装置,防粉化扬料装置由多个勺形、L形、三角形金属板17、14、15组成,多个勺形、L形、三角形金属板17、14、15按序等间距设置,防粉化扬料装置在腔体19内的排布顺序是弧形、L形、弧形、勺形,依次固定在筒体2内壁的圆周上,位于蠕动干燥段的后部。腔体19的数量可根据筒体2直径的变化而改变。其布置形式也会随筒体2直径的变化而改变。见图1,出料段12与出料ロ 6相通位于筒体2的尾端。本技术图3、图4、图6所示的箭头方向是运动方向,所述的各种形状的金属板为钢板。 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及原理本技术的设计思想是依干燥机理将褐煤滚筒干燥机内部划分为若干个仓段(区段),各仓段的结构和作用各不相同,亦可根据褐煤性能及地理气候条件作适当调整。褐煤从进料ロ I进入进料预热阶段,在进料螺旋叶片13和各种结构的防粘式扬料装置的作用下,褐煤颗粒之间碰撞、摩擦,充分预热。被预热的褐煤进入蠕动干燥段,在不同结构形式及排列组合而成的蠕动扬料装置的作用下,使物料形成层层又薄又匀的“料幕”,増大了物料与热气流的接触面积,接触时间,接触方向。料幕与烟气方向是斜切面形成的,改变了热介质与物料的接触方向,部分物料螺旋状推进,部分物料螺旋状回退,物料整体运动方式为波浪式运动,延长了物料的机内停留时间,强化了物料的传热和传质。物料进入限制粉化干燥段,在此仓段的褐煤水分较低,褐煤易粉化碎裂,该段的扬料装置分腔扬料,互不交叉,減少物料动能,防止物料粉化,适量扩大部分“风洞”的面积,保持足够扩散空间,提供了加速水分子移动速度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褐煤滚筒干燥机,包括筒体,筒体上设置有轮带、齿轮传动装置、挡轮带,轮带用支撑座支撑位于筒体的前部,传动装置由电机、減速机、大小齿轮组成,挡轮带用挡支撑座支撑位于筒体的后部,其特征在干, a.所述筒体的内壁上由前往后依次分为进料预热段、蠕动干燥段、限制粉化干燥段、出料段; b.进料预热段主要由进料螺旋叶片和防粘式扬料机构组成,螺旋叶片固定在筒体的内壁上,防粘式扬料机构分为多种结构形式,多种结构形式的防粘式扬料机构分别按照排布顺序螺接在筒体内壁的前部; c.蠕动干燥段主要由不同结构形式的蠕动式扬料装置组成,蠕 动式扬料装置分为多种结构,多种结构的蠕动式扬料装置分别按照排布顺序固定在筒体的内壁上,位于进料预热段的后部; d.限制粉化干燥段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志波黄爱民周晓东郭帅伟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金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