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口导流罩、阀体及工程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1610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排气口导流罩、阀体及工程车辆。其中,排气口导流罩包括导流罩本体和多个开口;多个开口沿导流罩本体的间隔分布,该开口用于使经过导流罩本体运动的气流沿着向上或水平的方向发散式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了汽车阀体垂直向下的排气的方式,使气流变成往上四周发散式排气,因此,减少了粉尘的飞扬,由此,大大的减少了对周围环境、人体健康以及零部件寿命的不利影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排气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排气口导流罩、阀体及工程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阀体排气口排气大部分都将气体直接排向地面。这种排气方式的缺陷是如果车辆行驶的场地是粉尘较多的工地或野外,将会引起粉尘的飞扬,对周围的环境、人体的呼吸健康以及车载精密零部件的寿命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但是,对于这种现象,技术人员并未采取实际性的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排气口导流罩、阀体及工程车辆,以防止车辆行驶的场地因排气口排气引起的粉尘飞扬所带来的环境、健康以及零部件寿命缩短等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气口导流罩,包括导流罩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导流罩本体上的多个开口,其中所述多个开口沿导流罩本体间隔分布,用于使经过导流罩本体运动的气流沿着向上或水平的方向发散式排出。优选地,上述排气口导流罩中,所述导流罩本体上所有开口呈圆台状分布,所有开口形成的导流空间使排气口产生的气流向上运动。优选地,上述排气口导流罩中,还包括接口,所述接口为空心圆柱体,与阀体排气口固定相连接。优选地,上述排气口导流罩中,所述导流罩本体包括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为半球形;所述第二导流面包括多个导流片,所述每一导流片连接于所述接口和所述第二导流面的内表面之间;并且,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导流片之间。优选地,上述排气口导流罩中,所述半球形的第一导流面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锥形尖角。优选地,上述排气口导流罩中,所述接口和所述导流罩本体为一体成型的结构。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阀体,包括上述阀体排气口导流罩,所述排气口导流罩与阀体的排气口相连接。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包括如上述的阀体。本技术中,导流罩本体形成的导流空间使阀体排气口产生的气流经过设置于罩体的多个开口使向上运动的气流发散式排出,因此,本技术改变了汽车阀体垂直向下的排气的方式气流变成往上四周发散式排气,因此,减少了粉尘的飞扬,由此,大大的减少了对周围环境、人体健康以及零部件寿命的不利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阀体排气口导流罩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阀体排气口导流罩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阀体排气口导流罩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阀体排气口导流罩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第一实施例参照图I和图2。本实施例阀体排气口导流罩包括接口 100、导流罩本体200和设置于导流罩本体200的多个开口 300。其中,接口 100为空心圆柱体,用于与阀体排气口固定相连接;导流罩本体200形成的导流空间使阀体排气口产生的气流向上运动;多个开口 300沿导流罩本体200间隔分布,该开口用于使经过导流罩本体200向上运动的气流发散式排出。具体来说,导流罩本体200包括第一导流面210和第二导流面220 ;第一导流面210为半球形;第二导流面220包括多个导流片2201,每一导流片2201连接于接口 100和第二导流面220的内表面之间;并且,相邻两个导流片2201之间设置有间隔;开口 300为相邻两个导流片2201之间的间隔;阀体排气口产生的气流经接口 100、半球形第一导流面210后,从相邻两个导流片2201之间的、作为开口 300的间隔向上发散式排出。此外,接口 100和导流罩本体200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本技术中,导流罩本体形成的导流空间使阀体排气口产生的气流向上运动,并经过设置于罩体的多个开口使向上运动的气流发散式排出,因此,本技术改变了汽车阀体垂直向下的排气的方式气流变成往上四周发散式排气,因此,减少了粉尘的飞扬,由此,大大的减少了对周围环境、人体健康以及零部件寿命的不利影响。第二实施例参照图3和图4。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半球形的第一导流面210的中心位置处设置于尖角230,该尖角230具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流过尖角的气体易产生涡流便于排出,第二个作用是防止气压过大,起缓冲作用。当阀体排气口排气时,通过接口 100将气体传递到汽车阀类排气口导流罩本体200的开口 300,并且,在第一导流面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尖角230,会其后方形成涡流,这样涡流气体将通过开口 300迅速排除。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实施例中,虽然所述导流罩本体的所有开口形成的导流空间都是使排气口产生的气流向上运动,但这只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事实上,若导流罩本体的所有开口形成的导流空间为平面,气流不会向上运动,但也能达到技术技术的目的。所以,本技术对开口形成的导流空间的形状不做限定,只要排除的气体不直接排向地面即可。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阀体,该阀体包括上述阀体排气口导流罩,并且,排气口导流罩与阀体的排气口相连接。由于排气口导流罩已经做了详细的说明,本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相关之处参照前述说明即可。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该工程车辆包括第二方面的阀体。由于排气口导流罩已经做了详细的说明,本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相关之处参照前述说明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口导流罩,其特征在于, 包括导流罩本体(200)和设置于所述导流罩本体(200)上的多个开口(300),其中所述多个开口(300)沿导流罩本体(200)间隔分布,用于使经过导流罩本体(200)运动的气流沿着向上或水平的方向发散式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排气口导流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罩本体(200)上所有开口(300)呈圆台状分布,所有开口(300)形成的导流空间使排气口产生的气流向上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口导流罩,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接口(100),所述接口(100)为空心圆柱体,与阀体排气口固定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口导流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罩本体(200)包括第一导流面(210)和第二导流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鹏靳增鑫李学峰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