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催化剂承装器的煤催化热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99495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4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催化剂承装器的煤催化热解装置,包括热解反应器和对热解反应器中热解产生的焦油及热解气体进行催化裂解的催化裂解反应器,以及对催化裂解反应器中裂解产生的裂解产品进行收集的裂解产品收集系统,热解反应器的上部与催化裂解反应器的一端相连通,催化裂解反应器的另一端与裂解产品收集系统相连通;热解反应器包括一上端开口的耐高温反应管,耐高温反应管的上端口为保护气入口,耐高温反应管内悬挂有用于承装催化剂的催化剂承装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操作方便且使用效果好,在煤热解过程中能有效增大催化剂与煤粒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热解过程中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进而提高了热解效率和热解程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解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催化剂承装器的煤催化热解装置
技术介绍
热解是一种传统生产工艺,其是将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状态下加热,使之成为气态、液态或固态可燃物质的化学分解过程。热解的主要产品有焦油、高热值煤气和热解焦。低品位煤热解产生的焦油中水分 含量大,且焦油成分非常复杂,即含有饱和化合物(正构烷烃、带支链的烷烃、环烷烃)、不饱和化合物、酚类、羧酸类、碱性化合物、中性杂环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等,将产生的焦油进行常压蒸馏或减压蒸馏,都不能改变所得馏分的化学复杂性,它们仍然含有许多化合物组分,这使得蒸馏加工过程极其复杂。另外,焦油的存在不仅导致产气率和热效率降低,且在低温时还会凝结为液体,同时易于与水和灰尘结合在一起腐蚀和堵塞设备,严重时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因此,为了减少焦油的产量,很多研究人员提出在煤热解过程中添加催化剂,使煤尽可能的转化成高热值煤气,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燃气中的焦油含量,而且可将焦油转换为易于利用的可燃性气体。现有技术中,经常采用一些可以回收利用的球状固体催化剂,使用时,将球状固体催化剂直接加入热解反应器中,这样球状固体催化剂与煤粒的接触面积小,催化效果不明显,热解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催化剂承装器的煤催化热解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操作方便且使用效果好,在煤热解过程中能有效增大催化剂与煤粒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热解过程中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进而提高了热解效率和热解程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催化剂承装器的煤催化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解反应器和对所述热解反应器中热解产生的焦油及热解气体进行催化裂解的催化裂解反应器,以及对催化裂解反应器中裂解产生的裂解产品进行收集的裂解产品收集系统,所述热解反应器的上部与所述催化裂解反应器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催化裂解反应器的另一端与裂解产品收集系统相连通;所述热解反应器包括一上端开口的耐高温反应管,所述耐高温反应管的上端口为保护气入口,所述耐高温反应管内悬挂有用于承装催化剂的催化剂承装器。上述的一种带催化剂承装器的煤催化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承装器通过设置在耐高温反应管内壁上的安装架悬挂在耐高温反应管内,所述安装架安装在耐高温反应管的内壁上,所述催化剂承装器悬挂在安装架上;所述催化剂承装器包括由耐高温金属丝制成的承装架,所述承装架的上端口安装有便于挂在安装架上的挂钩,所述承装架的底部安装有带孔耐高温衬板,所述承装架内部被由网状催化剂制成的隔板分隔成多个填料室,所述网状催化剂隔板的数量为多块。上述的一种带催化剂承装器的煤催化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架对称设置。上述的一种带催化剂承装器的煤催化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反应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加热层,所述第一加热层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第一加热层的下端设置有膨胀补偿器。上述的一种带催化剂承装器的煤催化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裂解反应器包括一两端开口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左端与耐高温反应管的上部连通,所述筒体的右端与裂解产品收集系统连通;所述筒体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气流分布板、支架和除雾板,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催化剂层。上述的一种带催化剂承装器的煤催化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加热层,所述第二加热层的外部设置有第二保温加热带。上述的一种带催化剂承装器的煤催化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裂解产品收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通的冷却器、集焦器和气相色谱仪,所述冷却器与筒体连通。上述的一种带催化剂承装器的煤催化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通过密闭管道与耐高温反应管连通,所述密闭管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保温加热带,所述密闭管道的左端通过第一法兰与耐高温反应管连接,所述密闭管道的右端通过第二法兰与筒体连接。上述的一种带催化剂承装器的煤催化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反应器上设置有第一测温热电偶,所述催化裂解反应器上设置有第二测温热电偶。上述的一种带催化剂承装器的煤催化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反应管为石英反应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操作方便且使用效果好。2、本技术由于承装架内部被由网状催化剂制成的隔板分隔成多个填料室,因此热解原料进入到热解反应器后被均匀分配到各个小填料室内部,保证原料与催化剂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热解过程中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从而提高了热解效率和热解程度。3、本技术能有效将煤热解过程中产生的焦油直接裂解为更易利用的气体,使煤的综合利用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催化剂承装器内部安装一个隔板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耐高温反应管; 2-保温层;3-第一测温热电偶;4-催化剂承装器; 4-1-带孔耐高温衬板;5-第一加热层;6-膨胀补偿器;7-1-第一法兰;7-2-第二法兰;8-第一保温加热带;9-密闭管道;10-气流分布板;11-第二测温热电偶;12-支架;13-第二保温加热带;14-第二加热层;15-筒体;16-除雾板;17-安装 架;18-冷却器;19-集焦器;20-气相色谱仪;21-承装架;22-隔板;23-挂钩;24-裂解产品收集系统。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热解反应器和用于对所述热解反应器中热解产生的焦油及热解气体进行催化裂解的催化裂解反应器,以及用于对催化裂解反应器中裂解产生的裂解产品进行收集的裂解产品收集系统24,所述热解反应器的上部与所述催化裂解反应器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催化裂解反应器的另一端与裂解产品收集系统24相连通;所述热解反应器包括一上端开口的耐高温反应管I,所述耐高温反应管I的上端口为保护气入口,所述耐高温反应管I内悬挂有用于承装催化剂的催化剂承装器4。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催化剂承装器4通过设置在耐高温反应管I内壁上的安装架17悬挂在耐高温反应管I内,所述安装架17安装在耐高温反应管I的内壁上,所述催化剂承装器4悬挂在安装架17上;所述催化剂承装器4包括由耐高温金属丝制成的承装架21,所述承装架21的上端口安装有便于挂在安装架17上的挂钩23,所述承装架21的底部安装有带孔耐高温衬板4-1,所述承装架21内部被由网状催化剂制成的隔板22分隔成多个填料室,所述网状催化剂隔板22的数量为多块。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1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架17对称设置。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耐高温反应管I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加热层5,所述第一加热层5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层2 ;所述第一加热层5的下端设置有膨胀补偿器6。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催化裂解反应器包括一两端开口的筒体15,所述筒体15的左端与耐高温反应管I的上部连通,所述筒体15的右端与裂解产品收集系统24连通;所述筒体15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气流分布板10、支架12和除雾板16,所述支架12上设置有催化剂层。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筒体15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加热层14,所述第二加热层14的外部设置有第二保温加热带13。如图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催化剂承装器的煤催化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解反应器和对所述热解反应器中热解产生的焦油及热解气体进行催化裂解的催化裂解反应器,以及对催化裂解反应器中裂解产生的裂解产品进行收集的裂解产品收集系统(24),所述热解反应器的上部与所述催化裂解反应器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催化裂解反应器的另一端与裂解产品收集系统(24)相连通;所述热解反应器包括一上端开口的耐高温反应管(I),所述耐高温反应管(I)的上端口为保护气入口,所述耐高温反应管(I)内悬挂有用于承装催化剂的催化剂承装器⑷。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带催化剂承装器的煤催化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承装器(4)通过设置在耐高温反应管(I)内壁上的安装架(17)悬挂在耐高温反应管⑴内,所述安装架(17)安装在耐高温反应管⑴的内壁上,所述催化剂承装器⑷悬挂在安装架(17)上;所述催化剂承装器(4)包括由耐高温金属丝制成的承装架(21),所述承装架(21)的上端口安装有便于挂在安装架(17)上的挂钩(23),所述承装架(21)的底部安装有带孔耐高温衬板(4-1),所述承装架(21)内部被由网状催化剂制成的隔板(22)分隔成多个填料室,所述网状催化剂隔板(22)的数量为多块。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催化剂承装器的煤催化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架(17)对称设置。4.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带催化剂承装器的煤催化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反应管(I)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加热层(5),所述第一加热层(5)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层(2),所述第一加热层(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蕾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