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敏专利>正文

一种脱硫吸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94515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3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硫吸收塔,包括:塔体和混合管,所述塔体的顶部设有净烟气出口,所述塔体的下部设有混合液出口,所述混合管的上端设有烟气入口和脱硫剂喷管,所述脱硫剂喷管插入到混合管内以向混合管内喷射脱硫剂,其特征是:所述塔体分为塔体Ⅰ和塔体Ⅱ,所述塔体Ⅱ设于塔体Ⅰ外部,所述混合管穿过塔体Ⅱ与塔体Ⅰ的底部连接,所述混合管与塔体Ⅰ的连接处设有倾斜向下的气流导向板,所述气流导向板上部设有能够均匀分布上升气流的均布装置,所述均布装置上部设有除雾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脱硫效果好、使用寿命长,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脱硫吸收塔
技术介绍
目前的脱硫塔主要存在如下不足1、脱硫剂与烟气混合的不均匀,脱硫效果不好;2、由锅炉排出的二氧化硫废气直接通过进烟道喷入到脱硫塔内,由于进入塔内的瞬间其气流速度很快,直接冲击到脱离塔内壁,造成塔壁的严重受损,也形成了局部不均匀的急速上升气流,不利于脱硫装置的全面接触,降低了脱硫效率,因此,应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烟气与脱硫剂混合效果好、脱硫效果佳、使用寿命长,节约资源的脱硫吸收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脱硫吸收塔,包括塔体和混合管,所述塔体的顶部设有净烟气出口,所述塔体的下部设有混合液出口,所述混合管的上端设有烟气入口和脱硫剂喷管,所述脱硫剂喷管插入到混合管内以向混合管内喷射脱硫剂,所述塔体分为塔体I和塔体II,所述塔体II设于塔体I外部,所述混合管穿过塔体II与塔体I的底部连接,所述混合管与塔体I的连接处设有倾斜向下的气流导向板,所述气流导向板上部设有能够均匀分布上升气流的均布装置,所述均布装置上部设有除雾器。进一步的,所述气流均布装置为由筛板和固定筛板的筛圈组成的筛格,所述筛圈与塔体内壁紧密配合,所述筛板呈倾斜设置。本专利技术脱硫吸收塔,首先塔体分为内外两个塔体,分别是塔体I和塔体II,塔体II设于塔体I外部,塔体I的直径小于塔体II的直径,这样的结构设计就可以缩小脱硫剂与烟道的反应空间,使其能够更充分的反应;另外在混合管的上端设有烟气入口和脱硫剂喷管,使得脱硫剂和烟气在塔体的外部就可以混合反应,也可以使其反映的更充分。在混合管与塔体I的连接处设有倾斜向下的气流导向板,其倾斜向下的设置利于将进入塔体的烟气引导向下运行,避免了烟气直接喷射所造成的塔体内壁磨损的问题,同时也缓解了入塔气流的局部不均匀急速上升的趋势,在气流导向板和除雾器之间设有气流均布装置,可以使进入塔内的上升气流均匀的分布于塔内,便于其更充分的接触和反应,提高脱硫效率。筛板的分割使用,便于安装拆卸,更利于及时清理筛格在长期使用时出现的赌塞。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叙述。图I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均布装置俯视图。其中I、塔体,2、混合管,3、净烟气出口,4、混合液出口,5、烟气入口,6、脱硫剂喷管,7、塔体I,8、塔体11,9、气流导向板,10、均布装置,11、除雾器,12、筛板,13、筛圈,14、筛格。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和2所示,本专利技术脱硫吸收塔,包括塔体I和混合管2,所述塔体I的顶部设有净烟气出口 3,所述塔体I的下部设有混合液出口 4,所述混合管2的上端设有烟气入口 5和脱硫剂喷管6,所述脱硫剂喷管6插入到混合管2内以向混合管2内喷射脱硫剂,所述塔体I分为塔体I 7和塔体II 8,所述塔体II 8设于塔体I 7外部,所述混合管2穿过塔体II 8与塔体I 7的底部连接,所述混合管2与塔体I 7的连接处设有倾斜向下的气流导 向板9,所述气流导向板9上部设有能够均匀分布上升气流的均布装置10,所述均布装置10上部设有除雾器11,所述气流均布装置10为由筛板12和固定筛板12的筛圈13组成的筛格14,所述筛圈13与塔体I 7内壁紧密配合,所述筛板12呈倾斜设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脱硫效果好、使用寿命长,节约资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脱硫吸收塔,包括塔体和混合管,所述塔体的顶部设有净烟气出ロ,所述塔体的下部设有混合液出口,所述混合管的上端设有烟气入口和脱硫剂喷管,所述脱硫剂喷管插入到混合管内以向混合管内喷射脱硫剂,其特征是所述塔体分为塔体I和塔体II,所述塔体II设于塔体I外部,所述混合管穿过塔体II与塔体I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敏
申请(专利权)人:林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