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及电解电容器技术

技术编号:7787216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1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及电解电容器。作为用于卷取阳极箔及阴极箔等的卷芯,使用在与旋转中心轴垂直的剖面中呈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外形形状的卷芯,所述卷芯在使通过旋转中心轴的长度方向的直线为第一中心线且通过旋转中心轴的宽度方向的直线为第二中心线时,外形形状为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于第二中心线非对称的第一非对称及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于第一中心线非对称的第二非对称中的至少任一种的非对称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及电解电容器,尤其涉及使阳极箔及阴极箔等卷绕的卷绕式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及这样的电解电容器。
技术介绍
作为电解电容器的一种方式,存在隔着间隔纸卷取阳极箔和阴极箔而形成的电解电容器。这种电解电容器以如下方式形成。首先,在阳极箔的长度方向的规定位置连接阳极引板端子,在阴极箔的长度方向的规定位置连接阴极引板端子。接下来,将阳极箔及阴极 箔等的一侧端夹入规定的卷芯,在该状态下使卷芯向规定的方向旋转,从而从一端侧卷取阳极箔及阴极箔等,形成卷绕式的电解电容器。另外,在电解电容器中存在被称为等效串联电感(ESL Equivalent SeriesInductance)的电感成分。该ESL随着频率的提高而增大,电解电容器无法发挥作为电容器的功能。因此,在高频区域使用的电解电容器中需要更低的ESL。此外,在电解电容器中存在被称为等效串联电阻(ESR :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的电阻成分,需要更低的ESR。为了减小ESR和ESL,例如提出具备阳极引板端子及阴极引板端子各两根的多端子的电解电容器。日本特开2004-179621号公报为公开这样的多端子结构的电解电容器的文献的一例。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的多端子结构的电解电容器存在以下这样的问题点。如上所述,尤其在高频区域使用的电解电容器需要更低的ESL。该ESL依赖于阳(阴)极引板端子的引线的间距,因此,为了减小ESL,需要将四根引线的各个间距形成为相同的间距,从而平衡良好地配置各阳(阴)极引板端子。S卩,从在阳(阴)极引板端子侧观察电解电容器时,需要将第一阳极引板端子、第二阳极引板端子、第一阴极引板端子及第二阴极引板端子的引线配置在与正方形(或矩形)的顶点对应的位置。如上所述,在卷绕式的电解电容器中,阳极箔及阴极箔等从其一端侧被卷取,因此在第二周以后,会在之前卷取的阳极箔等的部分上进而卷取阳极箔等。若如此,则随着在后的卷取,阳极箔等与旋转轴中心的距离(径向距离)变长。因此,在卷绕阳极箔及阴极箔而形成的电容器元件中,两根阳极引板端子与两根阴极引板端子从与正方形的顶点对应的位置偏移。如果阳(阴)极引板端子的位置从正方形的顶点位置偏移,则各阳(阴)极引板端子的引线难以穿过密封用橡胶垫圈的开口部,存在阳(阴)极引板端子的引线弯曲或引线破损的情况。此外,即使各阳(阴)极能够穿过密封用橡胶垫圈的开口部,各阳(阴)极引板端子也不会相对于密封用橡胶垫圈插入到规定的位置,在后续的工序中,引线可能弯曲或破损等而弓I起封口不良。进而,若阳(阴)极引板端子的引线的位置从正方形的顶点位置偏移,则各阳(阴)极引板端子间的间距变化,ESL变高而作为电解电容器的特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保持作为电解电容器的特性的同时消除阳(阴)极引板端子的位置偏移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这样的电解电容器。本专利技术的电解电容器为卷绕式的电解电容器,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准备阳极箔及阴极箔。准备用于卷取阳极箔及阴极箔的规定的卷芯。准备第一阳极引板端子、第二阳极引板端子、第一阴极引板端子及第二阴极引板端子。将第一阳极引板端子及第二阳极引板端子连接到阳极箔上的各自的规定位置。将第一阴极引板端子及第二阴极引板端子连接到阴极箔上的各自的规定位置。利用卷芯夹持阳极箔及阴极箔各自的一端侧,使卷芯绕其旋转中心轴旋转而从一端侧分别卷取阳极箔及阴极箔,从而使第一阳极引板端子、第二阳极引板端子、第一阴极引板端子及第二阴极引板端子相对于卷芯成为规定的第一配置 及第二配置中的任一种配置而形成电容器元件。将封口构件安装到电容器元件上。将安装有封口构件的电容器元件收容到规定的容器中,并密封电容器元件。在准备卷芯的工序中,准备在与旋转中心轴垂直的剖面中呈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外形形状的卷芯,所述卷芯在使通过旋转中心轴的长度方向的直线为第一中心线且通过旋转中心轴的宽度方向的直线为第二中心线时,外形形状为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于第二中心线非对称的第一非对称及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于第一中心线非对称的第二非对称中的至少任一种的非对称形状。在形成电容器元件的工序中,第一配置是相对于卷芯使第一阳极引板端子配置在长度方向的一侧并使第一阴极引板端子配置在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使第二阳极引板端子配置在宽度方向的一侧并使第二阴极引板端子配置在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配置。另外,第二配置是相对于卷芯使第二阳极引板端子配置在长度方向的一侧并使第二阴极引板端子配置在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使第一阳极引板端子配置在宽度方向的一侧并使第一阴极引板端子配置在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配置。本专利技术的电解电容器通过卷绕分别为带状的阳极箔及阴极箔而形成,其具备电容器元件,该电容器元件包括阳极箔及阴极箔、第一阳极引板端子及第二阳极引板端子、第一阴极引板端子及第二阴极引板端子。阳极箔及阴极箔从一端侧在相互对置的情况下向规定的方向卷取。第一阳极引板端子及第二阳极引板端子分别配置在阳极箔的规定位置。第一阴极引板端子及第二阴极引板端子分别配置在阴极箔的规定位置。被从一端侧卷绕的阳极箔及阴极箔包围的包围区域位于电容器元件的中心部。包围区域为在与电容器元件的中心轴垂直的剖面上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外形形状。该外形形状呈在使通过中心轴的长度方向的直线为第一中心线且通过旋转中心轴的宽度方向的直线为第二中心线时,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于第二中心线非对称的第一非对称及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线非对称的第二非对称中的至少任一种的非对称的形状。第一阳极引板端子及第一阴极引板端子相对于包围区域配置在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的一方上,第二阳极引板端子及第二阴极引板端子相对于包围区域配置在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的另一方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通过使用非对称的卷芯来卷取阳极箔及阴极箔等,从而能够使第一阳极引板端子、第二阳极引板端子、第一阴极引板端子及第二阴极引板端子更接近地配置在与正方形的顶点对应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使各引板端子良好地穿过形成在电容器元件的封口构件上的开口部,并且能够提高作为电解电容器的特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解电容器,能够使各引板端子良好地穿过形成在电容器元件的封口构件上的开口部,并且能够提高作为电解电容器的特性。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电解电容器中适用的两侧压制端子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图I所示的两侧压制端子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在第一例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中使用的卷芯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与旋转中心轴垂直的方向的卷芯的外形形状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第一例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的一工序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在图5所示的工序后进行的工序的局部立体图。图7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在图6所示的工序后进行的工序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在图7所示的工序后进行的工序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在图8所示的工序后进行的工序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在图9所示的工序后进行的工序的剖视图。图11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图10所示的工序的俯视图。图12是表示比较例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中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14 JP 2011-0555301.一种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该电解电容器为卷绕式的电解电容器,其中,包括 准备阳极箔及阴极箔的工序; 准备用于卷取所述阳极箔及所述阴极箔的规定的卷芯的工序; 准备第一阳极引板端子、第二阳极引板端子、第一阴极引板端子及第二阴极引板端子的工序; 将所述第一阳极引板端子及所述第二阳极引板端子连接到所述阳极箔上的各自的规定位置的工序; 将所述第一阴极引板端子及所述第二阴极引板端子连接到所述阴极箔上的各自的规定位置的工序; 利用所述卷芯夹持所述阳极箔及所述阴极箔各自的一端侧,使所述卷芯绕其旋转中心轴旋转而从所述一端侧分别卷取所述阳极箔及所述阴极箔,从而使所述第一阳极引板端子、所述第二阳极引板端子、所述第一阴极引板端子及所述第二阴极引板端子相对于所述卷芯成为规定的第一配置及第二配置中的任一种配置而形成电容器元件的工序; 将封口构件安装到所述电容器元件上的工序; 将安装有所述封口构件的所述电容器元件收容到规定的容器中,并密封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工序, 在准备所述卷芯的工序中, 准备在与所述旋转中心轴垂直的剖面中呈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外形形状的卷芯,所述卷芯在使通过所述旋转中心轴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直线为第一中心线且通过所述旋转中心轴的所述宽度方向的直线为第二中心线时,所述外形形状为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中心线非对称的第一非对称及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线非对称的第二非对称中的至少任一种的非对称形状, 在形成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工序中, 所述第一配置是相对于所述卷芯使所述第一阳极引板端子配置在所述长度方向的一侧并使所述第一阴极引板端子配置在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使所述第二阳极引板端子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一侧并使所述第二阴极引板端子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配置, 所述第二配置是相对于所述卷芯使所述第二阳极引板端子配置在所述长度方向的一侧并使所述第二阴极引板端子配置在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使所述第一阳极引板端子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一侧并使所述第一阴极引板端子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准备所述第一阳极引板端子、所述第二阳极引板端子、所述第一阴极引板端子及所述第二阴极引板端子的工序中, 所述第一阳极引板端子、所述第二阳极引板端子、所述第一阴极引板端子及所述第二阴极引板端子分别包括 与对应的所述阳极箔或所述阴极箔连接的连接部; 与所述连接部电连接而成为对应的极性的端子的引线, 所述连接部及所述引线被设置成如下类型,即,在形成了所述电容器元件的状态下,所述引线的径向位置与所述连接部的径向位置成为相同位置, 在形成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工序中,设置成所述第一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准备所述第一阳极引板端子、所述第二阳极引板端子、所述第一阴极引板端子及所述第二阴极引板端子的工序中, 所述第一阳极引板端子、所述第二阳极引板端子、所述第一阴极引板端子及所述第二阴极引板端子分别包括 与对应的所述阳极箔或所述阴极箔连接的连接部; 与所述连接部电连接而成为对应的极性的端子的引线, 所述连接部及所述引线包括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 所述第一类型为在形成了所述电容器元件的状态下,所述引线的径向位置与所述连接部的径向位置成为相同位置, 所述第二类型为在形成了所述电容器元件的状态下,所述引线的径向位置与所述连接部的径向位置成为不同位置, 所述第一阳极引板端子及所述第二阳极引板端子的一个为所述第一类型,另一个为所述第二类型, 所述第一阴极引板端子及所述第二阴极引板端子的一个为所述第一类型,另一个为所述第二类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形成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工序中,设置成所述第一配置, 所述第一阳极引板端子及所述第一阴极引板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正史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