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薄膜、相位差薄膜、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85467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1 0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光学薄膜、相位差薄膜、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所述光学薄膜含有添加剂、蜡成分及纤维素酯,其中,所述添加剂的总含量(Ct;单位是质量%)、膜厚(d;单位是μm)、所述添加剂的表面含量(Cs;单位是质量%)与所述添加剂的总含量(Ct)之差(ΔC=Ct-Cs)满足下述式(1)及(2);式(1)|ΔC/Ct|≥0.1×(Ct/d-0.3),式(2)Ct/d≥0.375;Cs涉及光学薄膜的至少一个面,由下式表示:Cs=(从光学薄膜的表面至厚度方向3μm的区域中所含的所述添加剂的质量)/(从光学薄膜的表面至厚度方向3μm的区域中所含的纤维素酯的质量)×100;Ct由下式表示,Ct=(光学薄膜整体中所含的所述添加剂的总质量)/(光学薄膜整体中所含的纤维素酯的总质量)×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薄膜、相位差薄膜、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与偏振膜的密合性优异、可直接与偏振膜贴合的含有纤维素酯的光学薄膜,还涉及使用了该光学薄膜的相位差薄膜,进而涉及使用了该光学薄膜的可靠性高的偏振片、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卤化银照相感光材料、相位差薄膜、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了以纤维素酯、聚酯、聚碳酸酯、环烯烃聚合物、乙烯基聚合物及聚酰亚胺等为代表的聚合物薄膜。由这些聚合物能够制造在平面性及均匀性方面更优异的薄膜,因此,被广泛用作光学用途的薄膜。在这些薄膜中,具有适当的透湿度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可以与最普通的由聚乙烯醇(PVA)/碘构成的偏振膜通过在线的方式直接贴合。因此,纤维素酰化物薄膜(特别是纤维素乙酸酯薄膜)被广泛用作偏振片的保护薄膜。在将这样的薄膜用于如相位差薄膜、相位差薄膜的支撑体、偏振片的保护薄膜及液晶显示装置之类的光学用途的情况下,其光学各向异性的控制在决定显示装置的性能(例如可见性)方面成为非常重要的要素。伴随着近年来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宽视角化要求,变得要求提高延迟的补偿性,要求适当控制配置在偏振膜和液晶单元之间的相位差薄膜的面内方向的延迟值(Re;以下有时仅称为“Re”)和膜厚方向的延迟值(Rth;以下有时仅称为“Rth”。)。例如,在液晶电视用途中广泛使用的IPS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要求Re、Rth均降低,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相对于纤维素酰化物含有5质量%以上的两末端为羟基的聚酯二醇的技术。另外,在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要求Re、Rth均升高,公开了为了调整至适当的Re、Rth,实施构成薄膜的材料的调整及制膜方法的调整、薄膜的拉伸操作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5)。另一方面,随着液晶显示装置精简化的发展,可知在特定的条件下从正面观察显示面时产生圆形的光斑。该光斑的产生机制仍有尚未明确的方面,但作为其原因之一,可以举出:背光部件和液晶面板(特别是背光侧偏振片)接触。因此,在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通过在背光侧偏振片的背光侧保护薄膜表面上设置凹凸来防止与背光部件的接触,从而谋求抑制光斑产生的方法。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98674号公报专利文献2:欧洲专利0911656号说明书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257014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138358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1-100039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9-16939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如专利文献6那样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作为偏振片的保护薄膜的情况下,在偏振片加工性上存在困难,导致偏振片的生产速度降低或在使用这样的偏振片的液晶面板中,产生面板的翘曲或在特定的显示面的外周产生光斑的问题变得明显。因此,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这样的现有技术的问题,以制造偏振片加工性优异、且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不会产生圆形状的光斑或外周的光斑的光学薄膜及偏振片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进行了研究。而且,发现通过使用含有纤维素酯的光学薄膜即降低了弹性模量、光弹性、膜厚、吸湿率及Rth的湿度依赖性的光学薄膜,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在连续制造这样的薄膜时,经过一段时间薄膜的雾度上升或在薄膜上产生雾度不均的新的问题变得明显。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反复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上述雾度的问题源自流延支撑体的表面形状转印。即认为:在制作含有大量添加剂的浓液及膜厚较薄的薄膜时,流延支撑体迅速被污染,并且支撑体上的干燥速度快,因而导致形状转印性高,因此雾度上升。进而,例如在将薄膜制成辊筒形态的情况下等,如果对薄膜施加压力,则转印了的表面形状走样而使雾度发生变化。因此,发现:为了抑制流延支撑体的污染,优选局部地减少与流延支撑体接触部分的添加剂量,或选择所使用的添加剂的种类;为了抑制形状转印性,优选降低与流延支撑体接触部分的固体成分浓度;为了抑制表面形状的变形,优选在表面粗糙度(Ra)大的情况下提高表面硬度;通过适宜组合以上方案,能够制造光斑和雾度不均的问题得以解决的薄膜,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下述手段来实现。[1]一种光学薄膜,其含有添加剂、蜡成分及纤维素酯,其中,所述添加剂的总含量(Ct;单位是质量%)、膜厚(d;单位是μm)、所述添加剂的表面含量(Cs;单位是质量%)与所述添加剂的总含量(Ct)之差(ΔC=Ct-Cs)满足下述式(1)及(2)。式(1)|ΔC/Ct|≥0.1×(Ct/d-0.3)式(2)Ct/d≥0.375Cs涉及光学薄膜的至少一个面,由下式表示。Cs=(从光学薄膜的表面至厚度方向3μm的区域中所含的所述添加剂的质量)/(从光学薄膜的表面至厚度方向3μm的区域中所含的纤维素酯的质量)×100Ct由下式表示。Ct=(光学薄膜整体中所含的所述添加剂的总质量)/(光学薄膜整体中所含的纤维素酯的总质量)×100[2]根据[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所述添加剂为具有重复单元的化合物。[3]根据[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所述添加剂含有多元醇与多元酸的缩合物。[4]根据[3]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所述添加剂为碳原子数为2~12的二醇与碳原子数为4~12的二元酸的缩合物。[5]根据[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所述蜡成分含有脂肪酸、脂肪酸金属盐及脂肪酸酯中的至少一个。[6]根据[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所述ΔC大于0。[7]根据[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所述ΔC是使用一个面的Cs和另一个面的Cs中的较小值来算出的。[8]根据[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所述ΔC的绝对值为50质量%以下。[9]根据[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所述Cs为50质量%以下。[10]根据[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含有下述通式(1)或(2)表示的化合物。通式(1)(通式(1)中,Ra表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烷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链烯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炔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杂环基、或取代或者无取代的芳基,X1、X2、X3及X4分别独立地表示单键或二价的连结基团,R1、R2、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取代或者无取代的烷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链烯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炔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芳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酰基、或取代或者无取代的杂环基。)通式(2)(通式(2)中,Rb及Rc分别独立地表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烷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链烯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炔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杂环基、或取代或者无取代的芳基,X5及X6分别独立地表示单键或二价的连结基团,R5及R6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取代或者无取代的烷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链烯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炔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芳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酰基、或取代或者无取代的杂环基。)[11]根据[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至少一个面的表面粗糙度(Ra)大于3nm,且该面的表面硬度为50N/mm2以上。[12]根据[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至少一个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3nm以下。[13]根据[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厚度为5~120μm。[14]根据[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所述纤维素酯至少含有纤维素酰化物,从光学薄膜的表面沿厚度方向达到1μm的区域中所含的纤维素酰化物的酰基取代度(DSs)与从光学薄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07 JP 049489/2011;2012.03.05 JP 048277/2011.一种光学薄膜,其含有添加剂、蜡成分及纤维素酯,其中,所述添加剂含有碳原子数为2~12的二醇与碳原子数为4~12的二元酸的缩合物;所述添加剂的总含量Ct、膜厚d、所述添加剂的表面含量Cs与所述添加剂的总含量Ct之差即ΔC=Ct-Cs满足下述式(1)及(2),其中,所述Ct和Cs的单位均为质量%,所述d的单位为μm;式(1)|ΔC/Ct|≥0.1×(Ct/d-0.3)式(2)Ct/d≥0.375;Cs涉及光学薄膜的至少一个面,由下式表示:Cs=(从光学薄膜的表面至厚度方向3μm的区域中所含的所述添加剂的质量)/(从光学薄膜的表面至厚度方向3μm的区域中所含的纤维素酯的质量)×100;Ct由下式表示:Ct=(光学薄膜整体中所含的所述添加剂的总质量)/(光学薄膜整体中所含的纤维素酯的总质量)×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所述添加剂为具有重复单元的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所述蜡成分含有脂肪酸、脂肪酸金属盐及脂肪酸酯中的至少一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所述ΔC大于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所述ΔC是使用一个面的Cs和另一个面的Cs中的较小值来算出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所述ΔC的绝对值为50质量%以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中,所述Cs为50质量%以下。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含有下述通式(1)或(2)表示的化合物,通式(1)通式(1)中,Ra表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烷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链烯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炔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杂环基、或取代或者无取代的芳基,X1、X2、X3及X4分别独立地表示单键或二价的连结基团,R1、R2、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取代或者无取代的烷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链烯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炔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芳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酰基、或取代或者无取代的杂环基,通式(2)通式(2)中,Rb及Rc分别独立地表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烷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链烯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炔基、取代或者无取代的杂环基、或取代或者无取代的芳基,X5及X6分别独立地表示单键或二价的连结基团,R5及R6分别独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田泰行铃木正弥川西弘之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