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栅偏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72420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7:52
在以往的玻璃基板上采用应用了半导体工艺的方法而制造的线栅偏振片具有缺乏生产率这样的缺点。又,玻璃基板的线栅偏振片具有厚度大、重、容易破裂这样的使用上的缺点。另外,包含PC等的树脂膜基材的线栅偏振片具有膜基材由于热、湿度、光等的影响而发生分解、变形、或变色这样的使用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线栅偏振片,包含有基材、形成在所述基材上的树脂覆膜、和形成在所述树脂覆膜上的金属线,该线栅偏振片能够在维持所述金属线的结构的状态下从该线栅偏振片分离所述基材。(*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能够理想使用于液晶显示器等的线栅偏振片
技术介绍
由于近年来的光刻技术的发达,能够形成具有光的波长级别的间距的微细结构图案。具有这样非常小的间距的图案的构件、制品不仅在半导体领域,在光学领域其利用范围也比较广,是非常有用的。例如,由金属等构成的导电体线以特定的间距排列成格子状从而构成线栅,如果其间距是比入射光小得多的间距(例如二分之一以下),则几乎使相对于导电体线平行振动的电场矢量成分的光全部反射,几乎使相对于导电体线垂直的电场矢量成分的光全部透 过,因此能够作为发出単一偏振光的偏振片使用。线栅偏振片由于能够反射未透过的光井对其进行再利用,因此从光的有効利用的观点考虑,在显示器的光源装置等的用途上是非常理想的。近年来,正在进行开发具有周期非常狭窄的格子状凹凸结构的玻璃基板的线栅偏振片。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以下内容使透明介电体的膜堆积在透明玻璃基板的表面上,接下来,使用全息干渉光刻在光致抗蚀剂上形成微细的格子结构,接下来,通过离子束刻蚀或反应刻蚀将该结构转印到金属膜上,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平行的栅导电元件的阵列,其后,将该栅导电元件作为掩模对基板进行刻蚀,由此来制作支持导电元件的、具有周期非常狭窄的周期性的格子状凹凸结构的肋。但是,在玻璃基板应用半导体エ艺的制造方法具有缺乏生产率这样的缺点。又,玻璃基板的线栅偏振片具有厚度大、重、容易破裂这样的使用上的缺点。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以下这样的方法,即,在厚度100 y m的PC (聚碳酸酯)膜基板上,通过UV纳米压印技术,采用光固化性树脂(东洋合成公司制、型号PAK01)形成树脂覆膜来制造线栅偏振片的方法,但是采用专利文献2所掲示的方法的话,就具有以下的问题由于光固化性树脂的粘度高,紧贴压模时光固化性树脂的树脂厚度容易变得不均匀,在纳米压印エ序产生许多缺陷,而且还会做出在透过率、偏振性能上面内偏差或批次间偏差大的制品。而且,包含PC等的树脂膜基材的线栅偏振片还具有膜基材由于热、湿度、光等的影响而发生分解、变形、或变色这样的使用上的问题。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一种线栅偏振片,其包含树脂基材、形成在所述基材上的厚度为0. 01 i! m至20 i! m的范围的树脂覆膜、和形成在所述树脂覆膜上的金属线,将耐久性优异的TAC膜或COP膜作为基材,将向这些基材的浸透性高的光固化性树脂作为树脂覆膜的原料,使得基材和树脂覆膜坚固地粘结,由此提供ー种在高温高湿下的劣化小的线栅偏振片。并且,这样的线栅偏振片,与专利文献2相同地包含树脂膜基材包覆的情况下,膜基材的特性由于热、湿度、光等的影响而发生分解、变形或变色这样的问题无法避免。又,在移动电话等薄型液晶用途上,要求有厚度极其薄的偏振片,但是也存在膜基材的厚度决定了线栅偏振片的厚度的下限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特表2003-50270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特开2008-145581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特开2010-15185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与上述那样的以往的线栅偏振片相比,在光学性能方面、低缺陷方面都良好、且能够分离基材和树脂覆膜的加工性可靠性优良的线栅偏振片。解决课题的手段本技术者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特定的基材上形成特定的树脂覆膜,在该树脂覆膜上形成金属线而构成的线栅偏振片改善了上述那样的纳米压印エ序中的问题,还能够在维持所述金属线的结构的状态下从线栅偏振片分离基材和覆膜,能够以稳定的品质制造极其薄、大面积且加工性优良、可靠性优良的线栅偏振片,从而达成了本技术。S卩,本技术如下所述。I、一种线栅偏振片,其包含有基材、形成在所述基材上的树脂覆膜,和形成在所述树脂覆膜上的金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栅偏振片能够在維持所述金属线的结构的状态下从该线栅偏振片分离所述基材。2、如I所述的线栅偏振片,其特征在干,所述树脂覆膜为0. 005 y m至3 y m的厚度,所述基材与所述树脂覆膜的剥离カ为5N/25mm以下。3、一种线栅偏振片,该线栅偏振片是在基材上形成厚度为0. 005 y m至3 y m的范围的树脂覆膜,并在所述树脂覆膜上形成金属线而制作成的,其特征在干,该线栅偏振片通过以下方法而制成,即,将从在基材上涂敷了固化之后成为树脂覆膜的光固化性树脂,至使光固化性树脂发生紫外线固化反应为止的时间设为2秒以内。技术的效果本技术的线栅偏振片是在光学性能方面、低缺陷方面都良好的、薄且轻量、且能够大面积地制作的、能够分离基材和树脂覆膜的加工性可靠性优良的线栅偏振片。本技术的线栅偏振片能够理想地使用于要求轻量薄型化的小型液晶显示器,对于热、湿度、光等的高度的可靠性为必须的车载或室外使用设备或投影装置等的用途。附图说明图I是从本技术的实施形态去除了金属线的形状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形态所涉及的线栅偏振片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形态所涉及的层叠体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形态所涉及的线栅偏振膜的截面示意图。符号说明I易剥离性PET膜2粘结剂层3树脂覆膜层4TAC树脂膜基材5金属线层6无载体粘着膜的重剥离侧隔离层7无载体粘着膜的粘着层。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线栅偏振片是包含有基材、形成在所述基材上的树脂覆膜、和形成在所述树脂覆膜上的金属线的线栅偏振片,是能够在维持所述金属线的结构的状态下从该线栅偏振片分离所述基材的线栅偏振片。这样的线栅偏振片例如能够采用以下这样的使用方法,即,仅仅将包含金属线和树脂覆膜的线栅偏振膜铺展在液晶显示元件的玻璃等的物品上,基材从线栅偏振膜分离而去除。作为构成线栅偏振片的基材,优选为能够暂时载持树脂覆膜、在分离线栅偏振膜和基材的エ序树脂覆膜和基材的剥离カ能够调整为5N/25mm以下的基材。基材的形态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举例有传送带那样的形状、辊状的膜或者片那样的形状、刚直且平坦的薄片(枚葉)形状、柔软且具有弯曲性的薄片形状等。基材的材质举例有鉄、不锈钢、钛那样的金属、或树脂、玻璃、陶瓷等的无机材料。这些材质中,在強度、耐久性方面,金属制的带形状的基材较为理想,在大面积的线栅偏振片的制造的容易度、线栅偏振片的操作容易度方面,则是胶卷状的塑料膜基材比较理想。作为塑料膜基材,优选为透明且厚度均匀的材料。从价格、与基材的剥离性方面考虑,优选为,例如聚こ烯(PE)树脂、聚丙烯树脂(PP)、交联聚こ烯树脂、聚氯こ烯树脂、环烯烃(COP)树脂、环烯烃共聚物(COC)树脂、聚苯こ烯(PST)树脂、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醇酯树脂(PET)、聚对苯ニ甲酸丁ニ醇酯树脂(PBT)、聚萘ニ甲酸こニ醇酯(PEN)树脂、聚芳酯(PAR)树脂、聚碳酸酯(PC)树脂、聚酰胺树脂(PA)、聚酰亚胺(PD树脂、聚醚酰亚胺(PEI)树脂、聚苯醚树脂、改性聚苯醚树脂、聚醚砜(PES)樹脂、聚砜树脂、聚醚酮树脂、聚甲醛树脂(POM)、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三醋酸纤维素(TAC)树脂等,从加工性、強度、耐热性优异方面考虑,PET、PC、COP、COC、TAC更加优选。基材的厚度无论其材料都没有特别限定,通常能够使用m 2mm的范围的基材,但是从制造的容易、操作方面考虑,8 iim 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0.12.03 JP 2010-2701371.一种线栅偏振片,其包含有基材、形成在所述基材上的树脂覆膜,和形成在所述树脂覆膜上的金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栅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裕二横山宏
申请(专利权)人:旭化成电子材料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