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栅偏振片以及使用该线栅偏振片的偏振分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72418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粘结性物质包埋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的线栅偏振片以及使用该线栅偏振片的偏振分光器,所述线栅偏振片以及偏振分光器能够减小平行透过率和偏振分离特性的下降,提供良好的平行透过率和偏振分离特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线栅偏振片具有基材以及导电体,所述基材具有以150nm以下的间隔在规定的方向上延伸的凹凸结构,所述导电体被偏设于所述凹凸结构的凸部的一方的侧面,所述线栅偏振片的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基材的凹凸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面内,从凹凸结构的凸部的最高部沿高度方向下降1/10的位置的基材凸部的厚度,相对于从基材表面的凹部的最低部沿高度方向上升1/10的位置的基材凸部的厚度为0.45倍以下。(*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即使用粘结性物质包埋导电体,光学特性的下降也较小的线栅偏振片以及使用该线栅偏振片的偏振分光器。技术背景 作为投影型图像显示设备的投影仪已有利用反射型液晶显示元件的反射型液晶投影仪。由于在反射型液晶投影仪中利用偏振光,需要使光源的光产生偏振。因此,作为构成反射型液晶投影仪的一偏振分离部件使用了偏振分光器。作为偏振分光器已有将两个三棱柱状的棱镜粘结起来而形成的立方型偏振分光器。以往的立方型偏振分光器,其粘结面具有由多层介电体薄膜层叠而成的结构,通过利用布儒斯特角进行偏振分离。但是,这样的立方型偏振分光器具有入射角度依存性,即偏振分离特性会对应于光的入射角度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必须使F数较大的光,即近似于平行光的光入射到偏振分光器。因此,作为构成反射型液晶投影仪的投影透镜只能使用F数较大、比较暗的透镜。作为改善该偏振分离特性的入射角度依存性(使依存性变小)的一种方法,提出了使用线栅偏振片的立方型偏振分光器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这种方案将偏振分离特性良好、相对于入射角度的偏振分离特性的变化较小的线栅偏振片使用到了立方型偏振分光器上。但是,用粘结性物质包埋以往的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时,偏振分离特性会大幅下降。因此,如专利文献I中所述的那样,通过粘结性物质粘结两个三棱柱状的棱镜和线栅偏振片而制作成的立方型偏振分光器的偏振分尚特性较差,对于偏振分尚特性的入射角度依存性也产生不良影响。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使用偏振分离特性良好、且偏振分离特性的入射角度依存性较小的线栅偏振片的立方型偏振分光器,仍无法制作。另外,线栅偏振片在基材表面具有凹凸结构,导电体偏设于凹凸结构的凸部一方的侧面。如果用粘结性物质包埋该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平行透过率将显著下降。即,如果用粘结性物质包埋该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的话,偏振分离特性和平行透过率将显著下降。与此相对,提出了不用粘结性物质包埋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而是将包括三角棱镜等的光学部件层叠到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结构面上的线栅偏振片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这种方案仅使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的顶端部和具有粘着层的光学片相粘着。即,通过控制粘着层的流动性以及粘着力,来防止粘着层完全包埋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其结果是能够减轻偏振性能的下降。但是,用这种方法,在温度以及湿度变化的环境下长期使用时,光学片有可能会剥落。利用控制了粘着层的流动性以及粘着力的粘着层来防止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的完全包埋的情况下,粘着层容易表现出弱粘着性,进而,在温度以及湿度变化的环境下,由于线栅偏振片和光学片相对于热、水分的膨胀性的差异,粘着层容易从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上剥落。即,长期的可靠性产生问题的可能性不可否定地存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特开2003 - 13121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8 - 966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被开发的,其目的在于,即使用粘结性物质包埋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也能够减小平行透过率和偏振分离特性(偏振度)的下降,从而提供平行透过率和偏振分尚特性(偏振度)良好的线栅偏振片以及使用该线栅偏振片的偏振分光器。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了本技术,专利技术了一种线栅偏振片,具有基材以及导电体,所述基材具有以150nm以下的间隔在规定的方向上延伸的凹凸结构,所述导电体被偏设于所述凹凸结构的凸部的一方的侧面,在与所述基材的凹凸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面内,从凹凸结构的凸部的最高部沿高度方向下降1/10的位置的基材凸部的厚度,相对于从基材表面的凹部的最低部沿高度方向上升1/10的位置的基材凸部的厚度为0. 45倍以下。本技术的线栅偏振片优选为,具有基材以及导电体,所述基材具有以150nm以下的间隔在规定的方向上延伸的凹凸结构,所述导电体被偏设于所述凹凸结构的凸部的一方的侧面,所述线栅偏振片的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基材的凹凸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面内,从凹凸结构的凸部的最高部沿高度方向下降1/10的位置的基材凸部的厚度,相对于从基材表面的凹部的最低部沿高度方向上升1/10的位置的基材凸部的厚度为0. 45倍以下。本技术的线栅偏振片优选为,在与所述凹凸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面内,基材表面的凹凸结构为正弦波形状。本技术的线栅偏振片优选为,通过所述凹凸结构的凸部的顶部且沿着凸部的立设方向的凸部轴,与通过所述导电体的顶部且沿着立设方向的导电体轴不同,所述导电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凹凸结构的凸部的顶部的上方。本技术的线栅偏振片优选为,在与所述凹凸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面内,相对于从所述基材表面的凹凸结构的凸部的最高部沿高度方向下降1/3的位置的凸部的厚度,导电体的厚度与其相同或者为其以上。本技术的线栅偏振片优选为,在与所述凹凸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面内,位于所述基材表面的凹凸结构的凸部的顶部的上方的导电体的侧面相对于基材表面的垂直方向倾斜,所述导电体的形状为顶端逐渐变细、与三角形相似的尖锐形状。本技术的线栅偏振片优选为,在与凹凸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面内,在从基材表面的凹凸结构的凸部的最高部沿凸部的高度方向下降1/10的位置以及从凹凸结构的凹部的最低部沿凸部的高度方向上升1/10的位置上,沿基材的水平方向引出直线,连接所述直线与导电体的轮廓的4个交点中的靠近凹凸结构的凸部的两个交点的直线以及连接其余两个交点的直线的斜率的符号相同。本技术的线栅偏振片优选为,所述基材为树脂。本技术的线栅偏振片优选为,在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结构面上设置有粘结性物质,通过所述粘结性物质,所述线栅偏振片的凹凸结构面与光学部件相粘结。本技术的线栅偏振片优选为,在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结构面以及所述导电体结构的反面上设置有粘结性物质,通过所述粘结性物质,所述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结构面以及导电体结构的反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与光学部件相粘结。本技术的线栅偏振片优选为,所述粘结性物质为粘着片。 本技术的偏振分光器,在所述的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结构面以及所述导电体结构的反面上设置有粘结性物质,通过所述粘结性物质,所述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结构面以及所述导电体结构的反面与三棱柱状的棱镜相粘结。本技术的偏振分光器优选为,所述棱镜以及所述棱镜之间的除线栅偏振片之外的全部构成部件的折射率差在0. I以内。本技术的偏振分光器优选为,所述棱镜的折射率比设置于所述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结构面侧的粘结性物质的折射率低。本技术的偏振分光器优选为,设置于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结构面以及所述导电体结构的反面的粘结性物质中,至少一方的粘结性物质为粘着片。本技术的偏振分光器优选为,设置于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结构面以及所述导电体结构的反面的粘结性物质中,至少一方的粘结性物质为固化型树脂。本技术的偏振分光器优选为,利用粘结性物质与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结构面以及所述导电体结构的反面相粘结的三棱柱状的棱镜中,至少一方的三棱柱状的棱镜为由树脂制成的三棱柱状的棱镜。本技术的偏振分光器优选为,利用粘结性物质与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结构面以及所述导电体结构的反面相粘结的三棱柱状的棱镜中,至少一方的三棱柱状的棱镜为由玻璃制成的三棱柱状的棱镜。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7.30 JP 2010-1727971.一种线栅偏振片,其特征在于,具有基材以及导电体,所述基材具有以150nm以下的间隔在规定的方向上延伸的凹凸结构,所述导电体被偏设于所述凹凸结构的凸部的一方的侧面,在与所述基材的凹凸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面内,从凹凸结构的凸部的最高部沿高度方向下降1/10的位置的基材凸部的厚度,相对于从基材表面的凹部的最低部沿高度方向上升1/10的位置的基材凸部的厚度为0. 45倍以下。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栅偏振片,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凹凸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面内,基材表面的凹凸结构为正弦波形状。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线栅偏振片,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凹凸结构的凸部的顶部且沿着凸部的立设方向的凸部轴,与通过所述导电体的顶部且沿着立设方向的导电体轴不同,所述导电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凹凸结构的凸部的顶部的上方。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线栅偏振片,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凹凸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面内,相对于从所述基材表面的凹凸结构的凸部的最高部沿高度方向下降1/3的位置的凸部的厚度,导电体的厚度与其相同或者为其以上。5.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线栅偏振片,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凹凸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面内,位于所述基材表面的凹凸结构的凸部的顶部的上方的导电体的侧面相对于基材表面的垂直方向倾斜,所述导电体的形状为顶端逐渐变细、与三角形相似的尖锐形状。6.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线栅偏振片,其特征在于,在与凹凸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面内,在从基材表面的凹凸结构的凸部的最高部沿凸部的高度方向下降1/10的位置以及从凹凸结构的凹部的最低部沿凸部的高度方向上升1/10的位置上,沿基材的水平方向引出直线,连接所述直线与导电体的轮廓的4个交点中的靠近凹凸结构的凸部的两个交点的直线以及连接其余两个交点的直线的斜率的符号相同。7.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线栅偏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树脂。8.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线栅偏振片,其特征在于,在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结构面上设置有粘结性物质,通过所述粘结性物质,所述线栅偏振片的凹凸结构面与光学部件相粘结。9.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线栅偏振片,其特征在于,在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结构面以及所述导电体结构的反面上设置有粘结性物质,通过所述粘结性物质,所述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结构面以及导电体结构的反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与光学部件相粘结。10.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村昌治山本裕二郎杉山大
申请(专利权)人:旭化成电子材料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