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压机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66888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3:17
一种冷压机模具,用于形成底面具有凹凸结构的坯体,包括升降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上形成有模孔的模框、设置于工作台上、下方与模孔相对的上、下压头、以及可直线滑动设置于工作台顶面的布料盒,所述下压头上端面形成有沿布料盒滑动方向延伸的第一凸条段,所述工作台和模框顶面分别设置有沿布料盒滑动方向延伸且相互对接的第二、第三凸条段,当下压头上升处于脱模位置,第一、第二、第三凸条段相互对接,所述布料盒底面形成有与凸条段相适配的让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坯体的高效自动化生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粉末冷压机领域,尤其涉及ー种冷压机模具
技术介绍
公知的,冷压机模具一般由升降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上形成有模孔的模框、设置于工作台上、下方与模孔相対的上、下压头,下压头伸入模孔中与模孔形成装料模腔,工作时上压头对模腔中的物料进行压制成型,现有的冷压机模具的结构在压制底面具有凹凸结构的坯体时无法进行自动脱模出料,为了实现自动快速脱模的目的,模具只能压制底面平整的坯体,即下压头的上端面为平整面,因此,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仍需加以改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快速自动化生产底面具有凹凸结构的坯体的冷压机模具,该模具可实现底面具有凹凸结构的坯体的自动脱模卸料。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ー种冷压机模具,用于形成底面具有凹凸结构的坯体,包括升降工作台、设置于エ作台上形成有模孔的模框、设置于工作台上、下方与模孔相対的上、下压头、以及可直线滑动设置于工作台顶面的布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头上端面形成有沿布料盒滑动方向延伸的第一凸条段,所述工作台和模框顶面分别设置有沿布料盒滑动方向延伸且相互对接的第二、第三凸条段,当下压头上升处于脱模位置,第一、第二、第三凸条段相互对接,所述布料盒底面形成有与凸条段相适配的让位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工作台和模框顶面设置对接的第二、第三凸条段、在下压头顶面形成在脱模位置可与第二、第三凸条段对接的第一凸条段、以及在布料盒面形成与凸条段相适配的让位槽,第一凸条段用于使坯体底面形成凹凸结构,第二、第三凸条段用于引导布料盒在エ作台上滑动,防止布料盒的让位槽与第一凸条卡死,从而实现底面具有凹凸结构的坯体的快速脱模,其中凸条段的横截面可根据坯体的形成采用多种结构。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凹凸结构的坯体。具体实施方式參照图I所示,ー种冷压机模具,用于形成底面具有凹凸结构的坯体6,包括升降工作台I、设置于工作台I上形成有模孔的模框2、设置于工作台I上、下方与模框2的模孔相対的上、下压头5、4、以及可直线滑动设置于工作台I顶面的布料盒3。其中,工作台I与模框2的连接方式、上、下压头5、4的驱动方式、以及布料盒3的结构为公知的现有技术,在这里不再详细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改进作详细的说明下压头4上端面形成有沿布料盒3滑动方向延伸的三道第一凸条段41,工作台I和模框2顶面分别设置有沿布料盒3滑动方向延伸且相互对接的三道第二、第三凸条段11、21,当下压头4上升处于脱模位置,第一、第二、第三凸条段41、11、21相互对接,布料盒3底面形成有与凸条段41、11、21相适配的让位槽31,第一、第二、第三凸条段41、11、21的横截面相同都为等腰梯形。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 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冷压机模具,用于形成底面具有凹凸结构的坯体,包括升降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上形成有模孔的模框、设置于工作台上、下方与模孔相対的上、下压头、以及可直线滑动设置于工作台顶面的布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头上端面形成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南安市华天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