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共轨喷射系统的压力管道管口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762951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4 20:20
一种压力管道管口(2),用于向内燃机的共轨喷射系统的喷射器(1)输入高压燃料和从内燃机的共轨喷射系统的喷射器排出燃料,且包括:至少一个内管(12);和与所述内管(12)同轴布置的外管(11);以及布置在外管(11)和内管(12)之间形成的环形室(15)中的中间件(13),所述中间件用于内管(12)和外管(11)的同轴定位。内管(12)在端侧具有优选锥形的支撑面且设有螺纹连接结构,从而使中间件(13)以距支撑面确定的轴向距离定位在内管(12)上。内管(12)具有沿轴向起作用的止挡部(21),该止挡部与中间件(13)的配对止挡部共同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共轨喷射系统的压力管道管ロ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カ管道管ロ,其用于向内燃机的共轨喷射系统的喷射器输入高压燃料并且从内燃机的共轨喷射系统的喷射器排出燃料,且包括至少ー个内管;与所述内管同轴布置的外管;以及布置在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的环形室中的中间件,所述中间件用于内管和外管的同轴定位,其中内管在端侧具有优选锥形的支撑面或者说配合面(SitzfHche)且设有螺纹连接结构,从而使中间件以距支撑 面确定的轴向距离定位在内管上。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ー种内燃机的共轨喷射系统,其具有多个用于将燃料喷射入内燃机的燃烧室中的喷射器以及用于将高压燃料输送给喷射器并且从喷射器排出燃料的燃料管道,其中高压管道分别借助压カ管道管ロ连接到喷射器上。在模块化的共轨系统中的喷射注射器的特征在干在系统中存在的存储器体积的一部分存在于喷射器本身中。由此增大了喷射器的结构尺寸,从而对部件在气缸盖罩内部的布置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尤其已证明有利的是,在特别大的喷射器中,借助于侧向连接的所谓的压力管道管ロ实现输入高压管道的连接以及出现的控制和泄漏量的排出。该压カ管道管ロ必须具有多个同轴的管道部段,从而在部件中不仅保证了燃料的输入而且保证了控制量的排出。在此,同轴的部件由外管和内管形成,其中中间件用于内管和外管的精确的同轴定位。同时,中间件的轴向定位是决定性的,因为中间件距在端侧形成在内管上的支撑面的距离确定了并因此相应地精确地设定了支撑面在喷射器上的设计结构以及密封性,且必须可靠地保持在该设定的位置中(也參见下文中对图2的说明)。由现有技术已知的连接结构的缺点在于复杂地设定所述的距离,以及所设定的距离的必要固定,以便使所设定的距离在工作时不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干,实现压力管道管ロ的改进的结构,借助该结构可以避免所述缺点。为了实现该目的,在开头所述类型的压カ管道管ロ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基本上在干内管具有沿轴向起作用的止挡部,该止挡部与中间件的配对止挡部共同作用。借助于该止挡部可以精确地且安全地设定中间件距支撑面的距离,以及同时实现在中间件与内管的螺纹连接结构中的螺纹锁定。由此还在费用和时间需求方面大大简化了安装过程。所述止挡部由在所述内管的外周上的、在所述内管的与所述支撑面相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梯级形成,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相比布置成距所述支撑面的轴向距离更大,所述第二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一区域具有更大的直径。当梯级具有朝着管道轴线倾斜的母线时,得到了有利于螺纹锁定的设计方案。此外,下述改进方案是有利的,其中在第二区域中设置了内管与中间件的螺纹连接结构。优选地,如此将内管的支撑面压紧到在喷射器上的相应的连接结构上,即中间件具有与外管的内周共同作用的止挡部,该止挡部优选由多个分布在圆周上、尤其是可向内弯曲的舌状部形成。在这方面,有利地设计了,外管具有用于将压力管道管ロ固定在喷射器的连接位置上的连接件,其中该连接件优选由螺纹形成。 借助下文的附图说明得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下面借助在附图中示意性示出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图I示意性示出了模块化共轨喷射注射器的结构,图2根据现有技术以细节视图示出了在喷射器中压カ管道管ロ的连接结构,以及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在图I中示出了具有侧向连接的压カ管道管ロ 2的模块化共轨喷射注射器I。喷射器I包括喷射喷嘴3、节流板4、磁阀5和保持体6,它们由喷嘴夹紧螺母7固定在一起。在保持体6中形成了高压存储器8,由高压存储器8通过高压穿孔9将燃料输送至功能部件和喷嘴3。需要用于液压操纵喷嘴3的控制量通过磁阀5被引导返回到保持体6中,并在那里在低压穿孔10中向外流动。压カ管道管ロ 2构造成多部分的。压カ管道管ロ包括外管11、内管12以及中间件13。在内管12中形成高压入口 14。在此处于高压下的燃料流入到喷射器中,在那里燃料在高压输入通道16中被引导至高压穿孔9。来自低压穿孔10的、在喷射器中出现的控制和泄漏量在内管12和外管11之间的低压环形室15中从气缸盖引出,并被引导到燃料箱中。内管12与外管11的同轴定位借助中间件13实现。·图2以细节视图示出了在喷射器I中的压カ管道管ロ 2的连接结构。在此,压カ管道管ロ 2根据现有技术构成。在此,中间件13借助螺纹18固定在内管12上,其中中间件13如此远地螺纹连接到内管12上,直至达到定义的尺寸“a”。然后,将由内管12和中间件13组成的部件松动地装入到外管11中。外管11借助螺纹20螺纹连接到保持体6中。由此实现了在外管11和多个舌状部19之间的形状配合(Formschluss),该舌状部安置在中间件13上。舌状部19向内弯曲并因而使内管12同轴地相对于外管11定位。同时,中间件13承受轴向的力分量,该カ分量使得与中间件13螺纹连接的内管12被压靠到保持体6上并进而在底座17上建立高压密封的连接结构。这种连接结构的缺点在于复杂地调整尺寸“ a”,以及在螺纹18中的必要的螺纹锁定,以便使尺寸“ a”在工作时不变。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中,内管12具有额外的梯级21,该梯级为用于中间件13螺纹连接到螺纹18上的止挡部。借助于该梯级21设定了尺寸“a”,并同时实现了在螺纹18中的螺纹锁定。由此还在费用和时间需求方面大大简化了安装过程。权利要求1.压カ管道管ロ,用于向内燃机的共轨喷射系统的喷射器输入高压燃料并且从内燃机的共轨喷射系统的喷射器排出燃料,且所述压カ管道管ロ包括至少ー个内管;与所述内管同轴布置的外管;以及布置在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形成的环形室中的中间件,所述中间件用于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的同轴定位,其中所述内管在端侧具有优选锥形的支撑面且设有螺纹连接结构,从而使所述中间件以距所述支撑面确定的轴向距离定位在所述内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2)具有沿轴向起作用的止挡部(21),所述止挡部与所述中间件(13)的配对止挡部共同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力管道管ロ,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21)由在所述内管(12)的外周上的、在所述内管(12)的与所述支撑面相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梯级形成,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相比布置成距所述支撑面的轴向距离更大,所述第二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一区域具有更大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管道管ロ,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级具有相对于管道轴线倾斜的母线。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压力管道管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区域中设置了所述内管(12)与所述中间件(13)的所述螺纹连接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カ管道管ロ,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13)具有与所述外管(11)的内周共同作用的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优选由多个分布在圆周上、尤其是能向内弯曲的舌状部(19)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カ管道管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1)具有用于将所述压カ管道管ロ(2)固定在所述喷射器的连接位置上的连接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力管道管ロ,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由螺纹形成。8.内燃机的共轨喷射系统,所述共轨喷射系统具有多个用于将燃料喷射到所述内燃机的燃烧室中的喷射器,以及用于将高压燃料输送给所述喷射器并且从所述喷射器排出燃料的燃料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格拉斯佩昂特纳G昂特贝格尔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