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的碰撞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62198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4 12:48
提供一种碰撞吸收能高的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的碰撞缓冲装置。齿轮齿条式转向装置(10)的碰撞缓冲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齿条轴(11);齿条外壳(12);设于齿条轴的端部的限位部(20);设于齿条外壳,通过与限位部(20)抵接而设定齿条轴的行程末端位置的限位止动部(40);设于齿条轴上的台阶部(19);设于齿条外壳的扩径部(41)的底壁部(42);呈筒状外装于齿条轴,且在限位部(20)与限位止动部(40)接近时,被台阶部和底壁部沿轴线(A)方向按压的弹性构件(30),弹性构件(30)在其外周面(30A)及内周面(30B)的两个面上具有沿周向延伸设置的槽部(31、3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的碰撞缓冲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对齿条轴在行程末端位置被止动时的碰撞进行缓冲的技术。
技术介绍
车辆的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具备齿轮、具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的齿条轴,将驾驶员进行的方向盘的旋转操作变换为齿条轴的车宽方向的直线运动,使车轮的转向角变化。该齿条轴的可动范围的終端位置、即行程末端位置通过设于齿条轴端部的齿条末端部与支 承齿条轴的齿条外壳相抵接来设定。为了抑制此时的齿条末端部与齿条外壳的碰撞音,在齿条末端部与齿条外壳之间安装缓冲构件。作为缓冲构件的一例,将圆筒状的弾性体外装于齿条轴,使该弾性体在齿条末端部和齿条外壳之间被压缩(例如,专利文献I)。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8-133102号公报为了提高如专利文献I那样的弾性体的碰撞吸收能(碰撞缓冲能),考虑有增大弹性体的截面积而增大弾性体的弾性常数的方法、加长弾性体的轴线方向长度而增大变形行程的方法。然而,弾性体的截面积因齿条外壳的大小而受限制,因此,可变更范围小。另ー方面,若加长弾性体的轴线方向长度,则沿弾性体的轴线方向施加压缩负载之际,存在弹性体容易压曲(即,向圆筒的径向外侧大幅挠曲),难以发挥所期望的碰撞吸收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碰撞吸收能高的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的碰撞缓冲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10)的碰撞缓冲装置(I),其特征在于,具备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的齿条轴(11);齿条外壳(12),其将所述齿条轴支承为可沿其轴线方向移动;限位部(20),其设于所述齿条轴的端部;限位止动部(40),其设于所述齿条外壳,通过与所述限位部抵接而设定所述齿条轴的行程末端位置;第ー按压部(19),其设于所述齿条轴;第二按压部(42),其设于所述齿条外売;弹性构件(30),其呈筒状且外装于所述齿条轴,在所述限位部接近所述限位止动部之际,被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沿所述齿条轴的轴线方向按压,所述弹性构件在其外周面(30A)及内周面(30B)的两面具有沿周向延伸设置的槽部(31,32)。根据该结构,当对弹性构件施加沿齿条轴的轴线方向的负载时,在弹性构件的形成有槽部的部分,先于压缩变形,发生填埋槽部的弯曲变形。因此,能够使直至产生压缩变形引起的弹性构件的压曲为止的弹性构件的变形行程増大,能够增大可吸收的能量。即,能够抑制弹性构件的压曲的同时,提高碰撞吸收能。本专利技术的另ー侧面的特征在于,形成于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外周面的所述槽部和形成于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内周面的所述槽部在所述齿条轴的轴线方向上交替配置。根据该结构,在弹性构件的形成有各槽部的部分产生的弯曲变形的方向在弹性构件的轴线方向上交替反向,因此,能够抑制弹性构件向ー个方向大幅弯曲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另ー侧面的特征在于,所述槽部相对于所述弹性构件的轴线以螺旋状连续地延伸设置。根据该结构,当将形成有槽部的弹性构件通过注射成型等形成之际,容易从成形模取出弹性构件。本专利技术的另ー侧面的特征在于,所述齿条外壳呈两端部开ロ的筒状,在其开ロ端的内周面侧遍及全周具有扩径部(41),所述弹性构件在所述限位部接近所述限位止动部之际,配置在所述扩径部内。、根据该结构,当对弹性构件施加沿齿条轴的轴线方向的负载时,弹性构件被齿条轴和扩径部限制向径向的变形,从而抑制压曲。专利技术效果根据如上构成的结构,能够提高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的碰撞缓冲装置的碰撞吸收倉^:。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的简要说明图。图2是沿图I的II-II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碰撞缓冲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4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碰撞缓冲装置的弹性构件,(A)是侧面图、⑶是剖视图、(C)是放大剖视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碰撞缓冲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碰撞缓冲装置的弹性构件的弾性常数变化的图表。图7是表示一部分变形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碰撞缓冲装置的弹性构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图详细说明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车辆的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的碰撞缓冲装置的ー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碰撞缓冲装置I设于齿轮齿条式转向装置10,且对后述的齿条轴11到达行程末端位置时的碰撞进行吸收(缓冲)。在以下说明中,以车辆的前进方向作为前方,以朝向前方时的左右方向分别作为左方及右方,且将铅直方向作为上下方向来说明。<齿轮齿条式转向装置的简要结构>如图I所示,齿轮齿条式转向装置10包括具有齿轮74和齿条轴11的齿轮齿条机构76,所述齿轮74经由转向轴72可一体旋转地连结于方向盘71,所述齿条轴11与该齿轮74啮合而能够在车宽方向上往复移动。齿条轴11支承于齿条外壳12,在其两端经由转向横拉杆14连结左右前轮78的转向节79,根据方向盘71的手动旋转操作而使左右前轮78转向。电动机73的驱动カ经由与齿轮74—起收容在齿轮箱80内的蜗杆副81向转向轴72输入。电动机73通过转向控制装置(EPS E⑶)83控制。在该转向控制装置83输入有检测方向盘71的转向角的转向角传感器84、检测作用于齿轮74的手动转向转矩的转向转矩传感器85、检测车速的车速传感器86等的输出信号,根据这些信号以产生所需的辅助转向力的方式控制电动机73。图2是将图I所示的齿轮箱80沿II-II线剖开示出的剖视图。该齿轮箱80的齿轮箱外壳90内收纳有蜗杆副81、齿轮齿条机构76和转向转矩传感器85,该蜗杆副81将电动机73的驱动カ减速后向转向轴72传递;齿轮齿条机构76将转向轴72的旋转运动变换为齿条轴11的直线运动;转向转矩传感器85检测作用于转向轴72的转向转矩。蜗杆副81具有与电动机73的输出轴同轴连结的蜗杆91和以外装于转向轴72的状态同轴固定的蜗轮92,将电动机73的驱动カ输入到作为驱动齿轮的蜗杆91而使作为从动齿轮的蜗轮92转动。此外,蜗杆91在以齿底圆为外周的芯部93的周围具备I条齿94,由金属材料(例如碳素钢等)形成。通过如此使用I条齿94而使蜗轮92的齿数直接成为减速比,从而获 得大的减速比,即使转矩小的电动机73也能够获得大的增强转矩。另ー方面,蜗轮92具备与转向轴72结合的芯体部95 ;以包围该芯体部95的周围的方式形成,且在外周排列有齿96的环状的齿形成部97。芯体部95由金属材料形成,齿形成部97由合成树脂材料(例如,聚酰胺树脂等)形成,齿形成部97通过镶嵌成型等与芯体部95 —体结合。<碰撞缓冲装置的结构>图3是表示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齿轮齿条式转向装置10的右端的图。齿条轴11为截面呈圆形状的轴构件,且在呈圆筒状的齿条外壳12的内部经由环状的衬套13被支承为能够沿齿条轴11的轴线A方向滑动移动。齿条外壳12以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方式安装于车身(未图示),齿条轴11沿车宽方向(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且能够沿车宽方向滑动移动。齿条轴11在其车宽方向的中间部具备沿轴线A方向排列设置的齿条(未图示),齿条与齿轮74啮合。在齿条轴11的端部安装有连结转向横拉杆14与齿条轴11的球窝接头15的球窝接头外壳16。在齿条轴11的端面形成有内螺纹部17,在球窝接头外壳16突出设置外螺纹部18,通过内螺纹部17与外螺纹部18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石岳人清水康夫青木高大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