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PS RTK中测量隐蔽点点位坐标的辅助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48537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0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GPS?RTK中测量隐蔽点点位坐标的辅助测量装置,包括三根可伸缩的测杆,该三根测杆首尾相接组成三角形,其长度可调整范围为1.5m至2.5m。每根测杆上均安装有水准管。每根测杆由两根重叠相接的量尺组成,该两根量尺通过螺栓连接且两者能够相对运动调整测杆的长度。每根所述量尺量程为1.5m。利用该装置在隐蔽点附近建立局部极坐标系,并通过建立隐蔽点与测量点间的计算关系,测量获取局部极坐标系参数,同时测量隐蔽点在局部极坐标间的极坐标,从而快速确定隐蔽点点位坐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快速在不通视点附近建立局部坐标系,辅助全站仪测量出隐蔽点点位坐标,结果准确,效率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程测量领域,具体涉及ー种GPS RTK中測量隐蔽点点位坐标的辅助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一、GPS-RTK测量背景简介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通常简称GPS),又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ー个中距离圆型轨道卫星导航系统。它可以为地球表面绝大部分地区(98%)提供准确的定位、测速和高精度的时间标准。系统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和维护,可满足位于全球任 何地方或近地空间的军事用户连续精确的确定三维位置、三维运动和时间的需要。该系统包括太空中的24颗GPS卫星;地面上的I个主控站、3个数据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及作为用户端的GPS接收机。通过测量卫星,就能迅速确定用户端在地球上所处的位置及海抜高度;所能收联接到的卫星数越多,解码出来的位置就越精确。实时动态差分测量(Real Time Kkinematic,通常简称RTK)。这是ー种常用的基于GPS技术的测量方法,高精度的GPS測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GPS 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GPS 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結果,历时不足一秒钟。流动站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可在固定点上先进行初始化后再进入动态作业,也可在动态条件下直接开机,并在动态环境下完成周模糊度的捜索求解。在整周未知数解固定后,即可进行每个历元的实时处理,只要能保持四颗以上卫星相位观测值的跟踪和必要的几何图形,则流动站可随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結果。常规GPS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測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GPS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測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途径,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ニ、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测量(GPS RTK)的局限性GPS RTK依靠的是接收从地面以上约两万公里的卫星发射来的无线电信号,相对而言,这些信号频率高、功率低,不易穿透可能阻挡卫星和GPS接收机之间视线的障碍物。事实上,存在于GPS接收机和卫星之间路径上的任何物体都会对系统的操作产生有害影响。有些物体如房屋,会完全屏蔽卫星信号,有些物体如树木会部分阻挡、反射或折射信号,GPS信号的接收在树林茂密的地区会很差。树林中有时会有足够的信号来计算概略位置,但信号清晰度难以达到厘米水平的精确定位。GPS RTK要求能观测到足够多的卫星来精确可靠地实现定位,一般情况下,要求天空中至少有5颗适当分布的卫星,就可作精确可靠的定位。这就要求測量点附近留有足够的开放空间,使GPS RTK系统可观测到至少5颗卫星,RTK测量才有能够实施的条件。事实上,在林间或城市建筑群中测量时,这一条件不易实现,在GPS RTK测量中,将不能达到GPSRTK观测条件的点称之为隐蔽点,隐蔽点一般位于高层建筑物L形拐角处、大树底下等GPS信号不易覆盖处,隐蔽点的点位坐标是难以被测量到的。因此,研究一种GPS RTK中隐蔽点点位坐标的辅助测量装置,对于隐蔽点的快速准确测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GPS RTK中测量隐蔽点点位坐标的辅助测量装置,利用该装置在隐蔽点附近建立局部极坐标系,并通过建立隐蔽点与测量点间的计算关系,测量获取局部极坐标系参数,同时测量隐蔽点在局部极坐标间的极坐标,从而快速确定隐蔽点点位坐标。为了达到上述任务,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全球定位系统动态差分测量中隐蔽点坐标的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根可伸缩的测杆,该三根测杆分别通过铰链首尾相接组成三角形,测杆的长度可调整范围为I. 5m至2. 5mo进一步的,每根所述测杆上均安装有水准管。进一步的,每根所述测杆由两根重叠相接的木质的量尺组成,该两根量尺通过螺栓连接且两者能够相对运动调整测杆的长度。进一步的,每根所述量尺的量程为I. 5m。本技术利用辅助测量装置配合GPS RTK来解决隐蔽点测量问题,具有适用性广、成本低、操作简便、理论模型便于计算机编程实现自动化处理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采用的辅助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隐蔽点与测量点量测关系示意图。图中N方向为正北方向。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解释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GPS RTK中测量隐蔽点坐标的辅助测量装置,包括三根可伸缩的测杆,该三根测杆分别通过铰链首尾相接组成三角形,测杆的长度可调整范围为I. 5m至2. 5m。每根测杆上均安装有水准管3。本实施例中,每根测杆由两根重叠相接的木质的量尺I组成,该两根量尺I通过螺栓2连接且两者能够相对运动调整测杆的长度,每根量尺I的量程为I. 5m,测杆的长度可调整范围为I. 5m至2. 5m。实际应用中,本技术基于可量测几何关系,建立隐蔽点与测量点间的计算关系,在具体作业过程中,通过辅助测量装置,确立隐蔽点与测量点间的具体计算公式,从而快速确定隐蔽点点位坐标。设隐蔽点为0点,测量点(通视点)为A、B点,隐蔽点0点坐标为(X0, Y0, h0),A、B点坐标为(XA, Ya, hA)、(XB,Yb,hB),测量点A点和B点坐标已知,0点坐标未知。利用本技术辅助GPS RTK流动站对隐蔽点进行测量的过程如下I、外业数据采集I)安置辅助测量装置依据现场具体情况调整辅助测量装置的各边长;将辅助測量装置的三角形的ー个顶点安置在待测的隐蔽点O点,将另外两个顶点A、B点分别置于两个测量点,该两个測量点均是可通视点;观察每根测杆上安装的水准管3,保持每根测杆都处于水平状态。为计算方便,O、A、B三个点的摆放按照固定顺序,本实施例以逆时针顺序摆放。2)測量点数据采集 将GPS RTK流动站分别置于辅助测量装置的两个顶点位置,获取测量点A、B点的GPSRTK坐标。如果由于卫星信号问题不能获取A、B点坐标值,可适当改变辅助測量装置的安放位置,或者重新调整其三边尺寸,直至获取测量点A、B点的坐标。3)信息记录需要记录的数据隐蔽点点号NoO ;测量点点号NoA ;A点X坐标Xa ;A点Y坐标Ya ;A点高程值hA ;测量点点号NoB ;B点X坐标Xb ;B点Y坐标Yb ;B点高程值hB ;辅助测量装置的边长 Soa> Sab' Sb。。2、參照图2,内业数据处理如下I)解三角形已知Λ ABO的边长SQA、Sab和SBQ,则Λ ABO可解,利用余弦定理分别求出んΑ0Β,Z 0ΑΒ, Z OBA ;2)计算AB的方位角α ΑΒ方位角定义由北方向沿顺时针方向量测到测线上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其范围为0° 360°,AB的方位角αΑΒ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首先,分别计算X方向和Y方向上的坐标增量Λ Χαβ和Λ yAB :Δ Xab = χΒ-χΑAyffi = yB-yA其次,计算坐标增量的反正切值a 锐 / I ΑΧ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球定位系统动态差分测量中隐蔽点坐标的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根可伸缩的测杆,该三根测杆分别通过铰链首尾相接组成三角形,测杆的长度可调整范围为I. 5m至2. 5m。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球定位系统动态差分测量中隐蔽点坐标的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测杆上均安装有水准管(3)。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云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