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分布式调磁环的磁齿轮复合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2070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10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分布式调磁环的磁齿轮复合电机,包括:内转子、分布式调磁环、外定子;内转子由内转子铁芯和内转子永磁体构成,内转子与分布式调磁环之间设有内气隙;分布式调磁环包括沿周向周期性分布的多个导磁片和非导磁片,在每个周期内多个导磁片和非导磁片交替组合排列,沿周向形成周期性变化的曲线;外定子固定于分布式调磁环的外部,外定子包括:外定子铁芯、齿槽和绕组,外定子与分布式调磁环之间设有外气隙;在本技术中,由于导磁片和非导磁片沿周向形成周期性变化的曲线,当内转子旋转时,气隙厚度在周向上呈特定曲线变化,从而对气隙磁场进行调制,实现转矩输出和变速驱动的效果,提高了磁力传递效率以及转矩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磁力传动,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调磁环的磁齿轮复合电机


技术介绍

1、传统的磁齿轮通过磁场耦合传递转矩,实现变速驱动。具有结构紧凑、无润滑、无磨损、噪声低以及过载保护等优点。电机作为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具有效率高、可控性强和结构紧凑的特点。磁齿轮复合电机结合了磁齿轮传动与现代电机控制的优势,通过永磁体磁场和电磁场相互作用进行变速传动,并且可以利用现代电机控制技术来调节磁场以实现精确的传动控制。在混动/电动汽车、低速大转矩直驱、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目前,高转矩密度的磁齿轮复合电机都是根据传统磁场调制原理实现的。传统磁场调制技术属于集中式,调磁块由导磁片沿轴向堆叠而成,调磁块体积大,且彼此远离。

3、因此,采用传统磁场调制技术的磁齿轮复合电机,在转动时磁场中的无效谐波含量高,因此磁力传递效率低、启动能耗大,且当传动比较大时,转矩密度会明显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调磁环的磁齿轮复合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分布式调磁环的磁齿轮复合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转子(1)、分布式调磁环(2)、外定子(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调磁环的磁齿轮复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子永磁体(7)的极对数和外定子(3)的极对数,气隙厚度变化周期满足以下关系Ps=P±Pω;其中Ps为所述外定子(3)极对数,Pω为气隙厚度变化周期,所述气隙厚度变化周期与分布式调磁环(2)的结构相关,P为内转子永磁体(7)极对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调磁环的磁齿轮复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槽(11)采用梨形槽,所述绕组(12)采用上下双层绕组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分布式调磁环的磁齿轮复合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转子(1)、分布式调磁环(2)、外定子(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调磁环的磁齿轮复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子永磁体(7)的极对数和外定子(3)的极对数,气隙厚度变化周期满足以下关系ps=p±pω;其中ps为所述外定子(3)极对数,pω为气隙厚度变化周期,所述气隙厚度变化周期与分布式调磁环(2)的结构相关,p为内转子永磁体(7)极对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调磁环的磁齿轮复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槽(11)采用梨形槽,所述绕组(12)采用上下双层绕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调磁环的磁齿轮复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子永磁体(7)由若干充磁方向相反的永磁体组成,所述永磁体依次紧密排列在所述内转子铁芯(6)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基于分布式调磁环的磁齿轮复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文杰王瑜琛薛世龙徐国徽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