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损耗无气隙式扼流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36242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09 17:55
一种低损耗无气隙式扼流圈结构,包括:一铁芯组、一线圈及一绝缘组件。该铁芯组具有二铁芯,该二铁芯各具有一中柱。该线圈具有一卷绕部,该卷绕部两端各具有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以该二铁芯的二中柱穿入该卷绕部,该二中柱的二截面部紧密贴合,该卷绕部两端的输入端及输出端穿过绝缘组件,使该绝缘组件配置位于该铁芯下方。在该二中柱的二截面部紧密贴合后,形成无气隙状态,可降低涡流损耗、异音的产生、制作成本以及体积缩小,还提供一良好的直流偏压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扼流圏,尤其涉及一种低损耗无气隙式扼流圈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扼流圈(choke)如图I、图2所示,该扼流圈包括有一卷线轴(bobbin) 10、ニ铁芯(magnetic) 20及ー线圈(coil) 30。该线圈30是以绕线方式设置于该卷线轴10上,再将ニ铁芯20的ニ中柱201穿过该卷线轴10的穿孔101,使ニ中柱201夹接于该卷线轴10上,以形成扼流圏。在ニ铁芯20与该卷线轴10组装完成后,该ニ铁芯的ニ中柱之间行成有ー气隙(gap) 202,该气隙的大小用以调整该扼流圈的感值。由于扼流圈具有限制或抑制交流电流动的特性,因此已被广泛的运用在电源供应器或发电机等电子装置上。但是现有的扼流圈的设计及使用上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 I、铁芯的ニ中柱之间有气隙存在,该气隙易造成涡流损耗过大,使电源供应器(Power supply)效率差。2、铁芯的ニ中柱之间的气隙会让磁场在气隙中振动产生异音。3、为了防止气隙所产生异音,在制作时需于ニ中柱之间进行点胶或贴胶布,导致制作エ时及エ序增加,造成制作成本也增加。4、由于ニ中柱之间的气隙过大,容易造成铁芯饱和,使直流偏压(DC Bias)特性变差。5、将线圈缠绕于卷线轴上的设计,会让卷线轴占去铁芯许多的可绕线空间,导致所搭配的铁芯组体积大,让扼流圈无法达到体积小型化的要求。6、线圈传绕于该卷线轴上,需以人工绕线方式,以增加制作成本。7、现有扼流圈的线圈绕在卷线轴上的设计会使线材直流阻抗増大,且还需使用卷线轴或是遮盖(Cover)固定绕线,造成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缺失,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无需使用卷线轴或是遮盖,在铁芯组与线圈组合后,形成无气隙式的扼流圏。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损耗无气隙式扼流圈结构,包括一铁芯组,具有一第一铁芯及一第二铁芯,该第一铁芯上具有一第一平板,该第一平板的上具有一第一中柱,该第一中柱上具有一第一截面部,该第一平板的两端各具有一第一翼部,该ニ第一翼部上各具有一第一端面,该第一中柱与该ニ第一翼部及之间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二铁芯上具有一第二平板,该第二平板上具有一第二中柱,该第二中柱上具有一第二截面部,该第二平板的两端各具有一第二翼部,该ニ第二翼部上各具有一第ニ端面,该第二中柱与该ニ第二翼部之间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间;ー线圈,其上具有ー卷绕部,该卷绕部上具有一套于该第一中柱及该第二中柱的套接孔,该卷绕部上具有一输入端及ー输出端;一绝缘组件,为ー平板状,其上具有ニ穿孔,该ニ穿孔供该线圈的输入端及输出端穿过,以配置于该铁芯组的下方;其中,该铁芯组的第一及第ニ铁芯与该线圈组合时,该第一及第ニ中柱的第一及第二截面部紧密贴合,以形成无气隙状态。由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铁芯组的第一及第ニ中柱之间的第一及第ニ截面部紧密贴合形成无气隙式,可降低铁芯组的气隙所产生的涡流损耗,进而提升电源供应器效率,可減少磁场在气隙中振动所产生的异音,且电感系数值较大,绕线圈数可以减少,因而达到体积小型化要求。在制作时还可以省去人工于第一及第ニ中柱之间进行点胶与贴胶布的制作エ时、エ序及成本。再者,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无气隙式扼流圈结构的线材使用扁平卷绕成线圈,让直流阻抗比一般线材损耗更低,在设计上可省去卷线轴或是遮盖之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I现有扼流圈结构外观不意图;图2为图I的侧剖视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低损耗无气隙式扼流圈结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的低损耗无气隙式扼流圈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的低损耗无气隙式扼流圈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6本专利技术另一种铁芯组外观不意图;图7本专利技术再一种铁芯组外观示意图;图8本专利技术又一种铁芯组外观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现有技术卷线轴10穿孔101铁芯20中柱201气隙202线圈3O本专利技术铁芯组I第一铁芯11第一平板111第一中柱112第一截面部113第一翼部114、115第一端面116、117第一容置空间118 第二铁芯12第二平板121第二中柱 122第二截面部123第二翼部124、125第二端面126、127第二容置空间128外侧面114a、124a、115a、125a凹陷部11 la、121a 线圈2卷绕部21套接孔22输入端23输出端24绝缘组件3穿孔3具体实施例方式兹有关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详细说明,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參阅图3、图4,本专利技术的低损耗无气隙式扼流圈结构外观立体及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低损耗无气隙式扼流圈结构,包括一铁芯组I、ー线圈2及一绝缘组件3。该铁芯组1,是具有一第一铁芯11及一第二铁芯12。该第一铁芯11与该第二铁芯12为相对称形状。该第一铁芯11上具有一第一平板111,该第一平板111的中央处具有为圆形柱体、方形柱体、多边形柱体或多角形柱体的第一中柱112,且该第一中柱112上具有一第一截面部113,该第一平板111的两端各具有一第一翼部114、115,该ニ第一翼部114、115上各具有一第一端面116、117,该第一中柱112的长度(或高度)与该ニ第一翼部114、115的长度(或高度)为等长(或等高),该第一中柱112与该ニ第一翼部114、115之间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间118。该第二铁芯12上具有一第二平板121,该第二平板121的中央处具有为圆形柱体、方形柱体、多边形柱体或多角形柱体的第二中柱122,该第二中柱122上具有一第二截面部123,该第二平板121的两端各具有一第二翼部124、125,该ニ第二翼部124、125上各具有一第二端面126、127,该第二中柱122的长度(或高度)与该ニ第二翼部124及125的长度(或高度)为等长(或等高),该第二中柱122与该ニ第二翼部124及125之间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间128。该线圈2,是以一条扁状铜线材卷绕而成,其上具有一卷绕部21,该卷绕部21上具有一套于该第一中柱112及该第二中柱122的套接孔22,该卷绕部21上具有一输入端23及ー输出端24。该绝缘组件3,是为塑料材料制成且为一平板状,其上具有ニ穿孔31,该ニ穿孔31以供该线圈2的输入端23及输出端24穿过,使该绝缘组件3配置于该铁芯组I的下方,在该扼流圈电性连结于电路板(图中未示)上时,该绝缘组件3形成该铁芯组I及线圈2与该电路板形成绝缘状态。请參阅图5,本专利技术的低损耗无气隙式扼流圈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如图所示当该铁芯组I、线圈2及绝缘组件3组合吋,以该线圈2的卷绕部21的套接孔22套接于该第一铁芯11的第一中柱112及第ニ铁芯12的第二中柱122上,使该卷绕部21位于该第一铁芯11及第ニ铁芯12的第一容置空间118及第ニ容置空间128中。该线圈2的输入端23及输出端24由第一平板111及第ニ平板121的ー侧穿出,再将黏胶层(图中未示)涂布于该第一翼部114、115的第一端面116、117与该第二翼部124、125的第二端面126及127之间,使该第一铁芯11及第ニ铁芯12稳固结合。另,该线圈2穿出该第一铁芯11及第ニ铁芯12的输入端23及输出端24则穿过该绝缘组件3的ニ穿孔31,使该绝缘组件3组接于该第一铁芯11及第ニ铁芯12 —侧的下方。在该铁芯组I、线圈2及绝缘组件3组装完成后,该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损耗无气隙式扼流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ー铁芯组,具有一第一铁芯及一第二铁芯,该第一及第ニ铁芯上各具有一第一及第ニ平板,该第一及第ニ平板的上各具有一第一及第ニ中柱,该第一及第ニ中柱上各具有一第一及第ニ截面部,以及该第一及第ニ平板的两端各具有一第一及第ニ翼部,该第一及第ニ中柱与该ニ第一及第ニ翼部之间具有一第一及第ニ容置空间; 一线圈,套于该第一及第ニ中柱上,且位于该第一及第ニ容置空间中; 其中,该铁芯组的第一及第ニ铁芯与该线圈组合时,该第一及第ニ中柱的第一及第ニ截面部贴合,以形成无气隙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低损耗无气隙式扼流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ニ第一及第ニ翼部上各具有一第一及第ニ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损耗无气隙式扼流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第ニ端面之间上具有一黏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损耗无气隙式扼流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第ニ中柱的长度与该ニ第一及第ニ翼部等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损耗无气隙式扼流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第ニ中柱为圆形柱体、方形柱体、多边形柱体或多角形柱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损耗无气隙式扼流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铁芯的ニ第一翼部与第二铁芯的ニ第二翼部上各具有一外侧面及内侧面,该外侧面及内测面为圆弧形。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晟恩张治良陈义霖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