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耐高温二氧化硅纳米纤维过滤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734076 阅读:4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07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高温二氧化硅纳米纤维过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室温下,将有机硅、水、乙醇和无机酸加入到搅拌釜中得到混合溶液,加入无机盐,搅拌使其老化得到前驱体溶胶;将前驱体溶胶输入到静电纺丝设备的喷丝头上,同时将喷丝头连接高压电源进行静电纺丝获得纳米纤维膜;将纳米纤维膜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再放入箱式电阻炉中升温煅烧,即得到耐高温二氧化硅纳米纤维过滤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获得的耐高温二氧化硅纳米纤维过滤膜纤维直径小,耐高温性好,并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对1500℃以下、尺寸在0.24μm以上高温烟尘颗粒的过滤效率达99.9%,在高温隔热、个体防护、航空航天等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纤维材料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保护环境、/提高人们赖以生存的空气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冶金、钢铁、发电、水泥等行业排放的高温烟尘引起的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这些行业产生的500-1000°C高温烟尘进行有效过滤将是提高空气质量的措施之一。目前常用的空气过滤材料主要有芳砜纶、芳纶、聚苯硫醚纤维、玻璃纤维等,但因其耐温性差无法实现对高温烟尘的直接过滤。陶瓷纤维等过滤材料虽可承受500°C以上的高温,但纤维直径大,使得纤维间孔径较大,对烟尘中Iym以下颗粒的捕集能力较差,过滤效率低。中国专利CN101940857A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陶瓷纤维气体过滤材料,其由互相黏附在一起的陶瓷纤维层和硅酸钙层构成,可耐200-1200°C的高温,但所制得的样品厚度为8-10mm,孔径为数微米到数十微米之间,气孔率为65 %,无法实现对I μ m以下高温烟尘颗粒的有效过滤。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材料纤维直径小,纤维间独特的网络结构、纤维间的堆积形态和密度使得纤维间孔径较小,能有效拦截尺寸在I μ m以下的粉尘颗粒。中国专利CN102179107A公开了一种增强纳米纤维耐高温三维过滤材料及制备方法,采用静电纺工艺、以聚苯硫醚为原料在机织格栅上形成一层或多层纳米纤维三维网状无纺膜,然后经交联处理后制得增强纳米纤维耐高温三维过滤材料,此过滤材料对直径O. 3-1 μ m粒子的过滤效率可达到85%以上,但其分解温度为450°C,仍无法满足高温烟尘过滤的需要。中国专利CN101603245A公开了一种高柔韧超疏水耐高温纳米二氧化硅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首先将模板聚合物在溶剂中搅拌得到模板溶液,将有机硅或纳米二氧化硅与水以及无机酸混合得到硅源溶液,再将模板溶液与硅源溶液混合均匀得到电纺原液,静电纺丝后得到复合纤维膜,然后放入马福炉中煅烧得到纳米二氧化硅纤维膜,将此纤维膜放到有机硅烃类化合物溶液中浸泡,最后真空干燥得到高柔韧超疏水耐高温纳米二氧化硅纤维膜。该材料能在高温高压的恶劣环境中起到防污自清洁的功效,但其制备过程中使用模板聚合物,导致产率低、成本高,且高温煅烧去除模板聚合物的过程中会排出毒性气体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高温烟尘过滤材料存在的不足,提供,以解决上述材料纤维直径较大、耐高温性能差、制备过程复杂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结合静电纺丝技术一步法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纤维过滤膜材料,无需添加模板聚合物,优化了制备工艺,且通过添加无机盐组分有效减小了纤维直径,实现了对尺寸在O.24 μ m以上颗粒的有效过滤。二氧化硅纤维作为工业用新材料因其耐高温性好,在高温下能保持良好的结构稳定性,且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而倍受青睐,在高性能滤材、薄型电池、防火服等产品的制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第一步室温下,将有机硅、水、乙醇和无机酸按质量比I O. 2-1.5 O. 2-1.5 O. 005-0. 02加入到搅拌釜中得到混合溶液,用磁力搅拌器以20-200rpm的转速搅拌2_6h后,加入无机盐,所得溶液中无机盐的质量分数为O. 05-5%,55-65 °C下,用磁力搅拌器以20-200rpm的转速搅拌2_6h使其老化,得到粘度达到100-1200Pa · S、电导率达到15_35mS/m的前驱体溶胶;第二步在室温、相对湿度为30-60%的条件下,将第一步得到的前驱体溶胶以O.5-4mL/h的流速输入到静电纺丝设备的喷丝头上,同时将喷丝头连接8-30kV的高压电源 进行静电纺丝获得纳米纤维膜,接收装置与喷丝头之间的距离为10-30cm ;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纳米纤维膜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30_120min,干燥温度为50-100°C,再放入箱式电阻炉中升温煅烧,升温速度为1-10°C /min,煅烧温度为400-800°C,煅烧温度下保持0-3h,即得到耐高温二氧化硅纳米纤维过滤膜。所述第一步中的有机硅为四乙氧基硅烷、四丙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以及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步中的水为去离子水,乙醇为质量浓度> 99. 7%的无水乙醇。所述第一步中的无机酸为质量浓度为83. 0-85. O %的磷酸,质量浓度为97. 0-99. 5%的醋酸,质量浓度为36. 0-38. O %的盐酸和质量浓度为65. 0-68. O %的硝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步中的无机盐为氯化钠、氯化锂、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钙和氯化钡中的一种或两种,使用两种无机盐时其质量比为I : 0.5-3。所述第二步中的接收装置为铝箔、铜网、织物或无纺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I)本专利技术采用一步法制备出耐高温二氧化硅纳米纤维过滤膜,将有机硅水解缩聚后得到前驱体溶胶直接进行静电纺丝,无需依靠模板聚合物的支撑,克服了聚合物受溶剂种类限制、与有机硅之间易发生反应而导致工艺可控性差、煅烧过程中排出毒性气体而污染环境的缺陷,缩短了前驱体溶胶的制备时间,优化了制备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2)本专利技术在制备前驱体溶胶过程中加入少量无机盐,无机盐在溶胶中离解成正离子和负离子,增加了离子数量,极大提高了溶胶的电导率,随着静电纺丝过程中射流表面电荷密度的增加,射流受到的电场力作用增大,拉伸细化作用加强,从而有效减小了纤维直径;(3)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耐高温二氧化硅纳米纤维过滤膜,其纤维直径为80_180nm,纤维间孔径为240-540nm,对尺寸在O. 24 μ m以上的粉尘颗粒过滤效率达99. 9 %,且可在800-1500°C高温下长期工作;(4)本专利技术耐高温二氧化硅纳米纤维过滤膜的制备方法,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价值。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中的有机硅、乙醇、无机酸和无机盐可以在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购买到;磁力搅拌器为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DF-101型;粘度计为上海昌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NDJ-79型;电导率仪为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FE-30型;高压电源为天津东文高压电源厂生产的DW-P303-1A⑶8型;真空干燥箱为上海齐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DZF-6020型;箱式电阻炉为上海意丰电炉有限公司生产的SXZ-10-13型。实施例I室温下,称取IOg四乙氧基硅烷、15g去离子水、15g质量浓度为99. 7%的乙醇、O.05g质量浓度为85. 0%的磷酸以质量比I : 1.5 : 1.5 O. 005加入到搅拌釜中得到混 合溶液,用磁力搅拌器以20rpm的转速下搅拌2h后,再加入2. OOg氯化钠,所得溶液中无机盐的质量分数为5%,60°C下,用磁力搅拌器以20rpm的转速搅拌2h,使其老化得到粘度为IOOPa · S、电导率为35mS/m的前驱体溶胶;室温下,在相对湿度为30%的条件下,将前驱体溶胶以O. 5mL/h的流速输入到静电纺丝设备的喷丝头上,接收装置为铝箔,接收装置与喷丝头之间的距离为30cm,同时将喷丝头连接30kV的高压电源进行静电纺丝获得纳米纤维膜;再将纳米纤维膜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20min,真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彬杨丽萍毛雪俞建勇孙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