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熔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26871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0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熔带,包括电阻丝网、一对与电阻丝网相连的电极端子,在电阻丝网上远离电极端子的一端设置有一对平行对应的“L”型导流线。所述的“L”型导流线为导流铜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在拐角冷区增加导流线,彻底消除传统电热熔带焊接时电流盲区,使电阻丝各部分均匀发热,使电热熔带电熔接时各部分均匀升温熔接,减少焊接时间及焊接电流,既保证熔接强度,又保证连接密封性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接头
,特别涉及一种电热熔带
技术介绍
高密度聚乙烯(HDPE)缠绕管是一种用料省、刚性高、弯曲性优良的管材。缠绕管比同规格同强度的普通 管可省料40%,具有高抗冲、高抗压的特性,发展很快。在欧美等国中,HDPE缠绕管,在相当范围内取代了钢管、铸铁管、水泥管、石棉管和普通塑料管、广泛用作排水管、污水管、地下电缆管、农业排灌管。电热熔带式连接方法具有安装方便、连接可靠、价格低廉等优点,是目前HDPE缠绕管主要连接方法。现在市售的电热熔带的一般结构如图一,从图一看出,电热熔带是在一块塑料(PE)板材上压上一层高发热电阻丝网,从板材一端的电阻丝网各引出一个接线用电极端子。焊接时,用电热熔带把需连接的HDPE缠绕管两端口包覆并收紧,从电极端子接通交流电,高发热电阻丝产生大量热量,使电阻丝两边的管与板建立起分子相互穿透,相互缠结,形成可靠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从而使电热熔带与HDPE缠绕管连成一体(如图二)。由此可见,电阻丝网的发热量及均匀性是电热熔带焊接质量好坏的关键,但是,传统电热熔带焊接时存在电流盲区,如图三电流分布图,在电热熔带搭接位的两个角落无电流通过,该区电阻丝没有发热,塑料没有达到热熔状态,无法热熔连接(图一黄色部分拐角冷区),直接影响整个电热熔带焊接强度及密封性能。改进板材性能(降低熔点),可减少拐角冷区面积,但会大大降低焊接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消除电流盲区,减少拐角冷去面积的电热熔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热熔带,包括电阻丝网、一对与电阻丝网相连的电极端子,在电阻丝网上远离电极端子的一端设置有一对平行对应的“L”型导流线。所述的“L”型导流线为导流铜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在拐角冷区增加导流线,彻底消除传统电热熔带焊接时电流盲区,使电阻丝各部分均匀发热,使电热熔带电熔接时各部分均匀升温熔接,减少焊接时间及焊接电流,既保证熔接强度,又保证连接密封性能。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电热熔带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电热熔带电流分布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流分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3所示,一种电热熔带,包括电阻丝网I、与电阻丝网相连的第一电极端子21和第二电极端子22,在电阻丝网上远离第一电极端子21和第二电极端子22的一端设置有平行对应的第一 “L”型导流铜线31和第二 “L”型导流铜线32。如图4所示,本技术工作时,电热熔带上的电流分布均匀,消除了现有技术中电流分布不均匀、存在拐角冷区的不足,采用新布线方式电热熔带与缠绕管所有接触面发热均热,焊接牢固,无焊接盲区。同时,电熔时间及电流大小均有所降低。权利要求1.ー种电热熔带,包括电阻丝网、ー对与电阻丝网相连的电极端子,其特征在于在电阻丝网上远离电极端子的一端设置有ー对平行对应的“L”型导流线。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热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型导流线为导流铜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熔带,包括电阻丝网、一对与电阻丝网相连的电极端子,在电阻丝网上远离电极端子的一端设置有一对平行对应的“L”型导流线。所述的“L”型导流线为导流铜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在拐角冷区增加导流线,彻底消除传统电热熔带焊接时电流盲区,使电阻丝各部分均匀发热,使电热熔带电熔接时各部分均匀升温熔接,减少焊接时间及焊接电流,既保证熔接强度,又保证连接密封性能。文档编号F16L47/02GK202402866SQ20112049151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0日专利技术者刘勇, 杜建军 申请人: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建军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