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补水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114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0
本技术涉及地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补水地漏,包括地漏主体,所述地漏主体内设有存水腔,还包括盖设于所述地漏主体上的地漏筛网,所述地漏筛网上嵌设有报警机构,所述地漏主体内还设有与所述存水腔相连通的补水通道,所述补水通道的进水端设有补水连接结构,所述补水通道内活动设有浮力封堵结构,所述浮力封堵结构的封堵端朝向所述补水连接结构设置。本技术具备自动补水、防臭防堵塞、水浸报警的功能,即使地漏长时间不使用,地漏水封也不会因干涸而失效,操作简单,方便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漏,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补水地漏


技术介绍

1、在楼层建筑中,卫生间或厨房等位置均会安装地漏。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室内空气的质量,对住宅的异味控制非常重要。对于安装在卫生间干区的地漏或者安装在厨房的地漏,往往使用频率较低,若在卫生间或厨房安装常规水封地漏,长时间不使用会导致地漏的水封中的水干涸,以至水封失效。

2、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注水功能的地漏,将注水地漏的注水口通过增设的控制器进行注水连通,从而使得注水地漏能够实现智能化控制和调节注水。

3、但上述方案中使用电路元件控制补水,当控制器没电或内部电子元件因长时间使用而老化失灵时,地漏的自动补水功能会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补水地漏,能够实现自动补水、防臭防堵塞、水浸报警的功能,即使地漏长时间不使用,地漏水封也不会因干涸而失效,操作简单,方便耐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提供一种可补水地漏,包括地漏主体,所述地漏主体内设有存水腔,还包括盖设于所述地漏主体上的地漏筛网,所述地漏筛网上嵌设有报警机构,所述地漏主体内还设有与所述存水腔相连通的补水通道,所述补水通道的进水端设有补水连接结构,所述补水通道内活动设有浮力封堵结构,所述浮力封堵结构的封堵端朝向所述补水连接结构设置。

4、本技术一种可补水地漏,地漏筛网用于在辅助排水的同时,阻滞、吸附污水中的毛发、塑料纤维、污垢等杂质;补水连接结构用于外接水源,然后对补水通道进行补水;浮力封堵结构可根据补水通道内液面的高度,决定是否需要继续补水;报警机构用于当可补水地漏处于浸水状态时进行报警。

5、优选地,所述浮力封堵结构的封堵端为插销,所述插销与所述补水连接结构滑动插接,所述浮力封堵结构还包括与所述插销相连接的浮块。插销用于封堵补水连接结构,浮块随着补水通道内的液面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带动插销上下移动,当补水通道内的液面高度达到指定高度,则浮块带动插销上升从而使插销封堵补水连接结构;当补水通道内的液面高度下降时,则浮块带动插销下降从而使插销远离补水连接结构,实现补水的功能。

6、优选地,所述浮块上设有若干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补水通道相通。

7、优选地,所述插销上设有密封圈。

8、优选地,所述补水连接结构包括接头,所述接头上设有入水口、与所述入水口相连通的出水口,所述入水口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插销滑动插接。入水口用于外接水源,水源通过出水口往补水通道内补水。

9、优选地,所述出水口为锥形,所述插销为与所述出水口相匹配的锥形插销。

10、优选地,所述补水通道上靠近所述地漏筛网的一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入水口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卡接。

11、优选地,所述地漏筛网上设有通孔、卡接口,所述通孔与所述补水通道位置相对应,所述报警机构卡接于所述卡接口。

12、优选地,所述报警机构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报警器与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报警器电连接,所述壳体卡接于所述地漏筛网;所述报警机构还包括第一触片、第二触片,所述第一触片的一端与所述报警器相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且朝向所述存水腔;所述第二触片的一端所述电源相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且朝向所述存水腔。

13、优选地,所述地漏主体内设有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的一端朝向所述报警机构,另一端设有承口,所述连通通道外侧壁与所述地漏主体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间构成所述存水腔。承口可用于连接下水道管道。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本技术一种可补水地漏,地漏筛网用于在辅助排水的同时,阻滞、吸附污水中的毛发、塑料纤维、污垢等杂质;补水连接结构用于外接水源,然后对补水通道进行补水;浮力封堵结构可根据补水通道内液面的高度,决定是否需要继续补水;报警机构用于当可补水地漏处于浸水状态时进行报警。本技术一种可补水地漏具备自动补水、防臭防堵塞、水浸报警的功能,即使地漏长时间不使用,地漏水封也不会因干涸而失效,操作简单,方便耐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补水地漏,包括地漏主体(1),所述地漏主体(1)内设有存水腔(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设于所述地漏主体(1)上的地漏筛网(2),所述地漏筛网(2)上嵌设有报警机构(3),所述地漏主体(1)内还设有与所述存水腔(6)相连通的补水通道(7),所述补水通道(7)的进水端设有补水连接结构(4),所述补水通道(7)内活动设有浮力封堵结构(5),所述浮力封堵结构(5)的封堵端朝向所述补水连接结构(4)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补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封堵结构(5)的封堵端为插销(51),所述插销(51)与所述补水连接结构(4)滑动插接,所述浮力封堵结构(5)还包括与所述插销(51)相连接的浮块(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补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块(52)上设有若干第一凹槽(521),所述第一凹槽(521)与所述补水通道(7)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补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51)上设有密封圈(5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补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连接结构(4)包括接头,所述接头上设有入水口(41)、与所述入水口(41)相连通的出水口(42),所述入水口(41)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出水口(42)与所述插销(51)滑动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补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42)为锥形,所述插销(51)为与所述出水口(42)相匹配的锥形插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补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通道(7)上靠近所述地漏筛网(2)的一端设有第二凹槽(72),所述入水口(41)与所述第二凹槽(72)相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补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筛网(2)上设有通孔(21)、卡接口(22),所述通孔(21)与所述补水通道(7)位置相对应,所述报警机构(3)卡接于所述卡接口(2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补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机构(3)包括壳体(31)、设于所述壳体(31)内部的报警器(32)与电源(35),所述电源(35)与所述报警器(32)电连接,所述壳体(31)卡接于所述地漏筛网(2);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补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主体(1)内设有连通通道(11),所述连通通道(11)的一端朝向所述报警机构(3),另一端设有承口(12),所述连通通道(11)外侧壁与所述地漏主体(1)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间构成所述存水腔(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补水地漏,包括地漏主体(1),所述地漏主体(1)内设有存水腔(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设于所述地漏主体(1)上的地漏筛网(2),所述地漏筛网(2)上嵌设有报警机构(3),所述地漏主体(1)内还设有与所述存水腔(6)相连通的补水通道(7),所述补水通道(7)的进水端设有补水连接结构(4),所述补水通道(7)内活动设有浮力封堵结构(5),所述浮力封堵结构(5)的封堵端朝向所述补水连接结构(4)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补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封堵结构(5)的封堵端为插销(51),所述插销(51)与所述补水连接结构(4)滑动插接,所述浮力封堵结构(5)还包括与所述插销(51)相连接的浮块(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补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块(52)上设有若干第一凹槽(521),所述第一凹槽(521)与所述补水通道(7)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补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51)上设有密封圈(5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补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连接结构(4)包括接头,所述接头上设有入水口(41)、与所述入水口(41)相连通的出水口(42),所述入水口(41)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出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智锋潘丽敏赖锦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