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泵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004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9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泵站结构,包括排水室、过滤室、第一支座、连接管、第二支座以及过滤组件,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均安装在过滤室的内壁上,所述过滤组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相连接,所述连接管穿过第一支座的中部。本申请具有通过滤筒可以利用连接管输入的水流驱动产生旋转,从而可以在利用滤筒过滤污水中杂质时利用滤筒的旋转移动减少砂石杂质在滤筒表面的附着和堵塞,通过连接管向滤筒内输入的水体的冲击力以及弹簧的弹性形变作用,使得滤筒在使用时还能够产生一定的抖动,从而更好的使得杂质在滤筒内壁上分离掉落,减少杂质对滤筒表面滤孔的堵塞,使得水体流经滤筒导出更为顺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泵站结构


技术介绍

1、水利工程泵站是能提供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液压动力的装置,水利工程泵站是解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以及水环境恶化当今三大水资源问题的有效工程措施之一。

2、由于水利工程泵站在使用时大多是对自然水或污水进行抽取并转移排放,这使得其内部一般装设有过滤结构,从而对水体中的砂石杂质进行过滤,以减少对后续使用设备的堵塞。但是由于利用过滤网或栅格板对水体进行过滤过程中,砂石杂质较易于附着在过滤网和栅格板上,并且容易堵塞过滤孔,从而在长时间抽水转移使用过程中,会受过滤的砂石杂质影响水体过滤流动的顺畅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砂石杂质较易于附着在过滤网和栅格板上,并且容易堵塞过滤孔,从而在长时间抽水转移使用过程中,会受过滤的砂石杂质影响水体过滤流动的顺畅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泵站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利工程泵站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水利工程泵站结构,包括排水室、过滤室、第一支座、连接管、第二支座以及过滤组件,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均安装在过滤室的内壁上,所述过滤组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相连接,所述连接管穿过第一支座的中部,且连接管的一端伸入至过滤组件内、连接管的另一端伸入至排水室内并与泵体连通。

4、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两端均形成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开口的滤筒,所述滤筒的外壁上形成有多组滤孔,所述滤筒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沿滤筒径向阵列排布的连接叶,所述滤筒的两端均卡接有密封座,所述连接管穿过一组密封座的中部并伸入至若干组连接叶之间,另一组所述密封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背向滤筒的一端贯穿该组密封座并与转动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支架安装设置于第二支座的内侧。

5、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至少两组的弹簧,至少两组的所述弹簧分别固定在转动支架的顶部和底部,且弹簧背向转动支架的一侧与第二支座的内壁固定连接。

6、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两组密封圈,两组密封圈分别粘接在两组所述密封座朝向滤筒的一侧。

7、更进一步地,所述滤筒的侧壁上形成有清理口,所述清理口处利用螺栓固定有密封盖。

8、更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座上形成有定位柱,所述第一支座、第二支座以及两组定位柱上均形成有若干组环形的凹槽,且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上的环形凹槽与相邻定位柱上的环形凹槽交错分布,所述定位柱活动的嵌入至相邻的第一支座或第二支座内。

9、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室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腔中固定有将其内腔分隔为密封腔和储水腔的隔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形成有开口部,开口部与储水腔相通,且底座的侧壁上焊接固定有与储水腔相通的排水管,所述密封腔内安装固定有泵体,泵体的输出端与连接管之间连通,泵体的输入端连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焊接固定在底座的侧壁上。

10、更进一步地,所述开口部位于过滤组件的正下方,且开口部的长度与过滤组件的长度相适配。

11、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室包括罩体和顶盖,所述罩体可拆卸地连接固定在底座的上方,所述顶盖可拆卸地固定在罩体的上方,所述罩体的内壁分别与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底端贯穿罩体的侧壁。

12、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滤筒可以利用连接管输入的水流驱动产生旋转,从而可以在利用滤筒过滤污水中杂质时利用滤筒的旋转移动减少砂石杂质在滤筒表面的附着和堵塞,通过连接管向滤筒内输入的水体的冲击力以及弹簧的弹性形变作用,使得滤筒在使用时还能够产生一定的抖动,从而更好的使得杂质在滤筒内壁上分离掉落,减少杂质对滤筒表面滤孔的堵塞,使得水体流经滤筒导出更为顺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室(10)、过滤室(20)、第一支座(30)、连接管(40)、第二支座(50)以及过滤组件(60),所述第一支座(30)和第二支座(50)均安装在过滤室(20)的内壁上,所述过滤组件(6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座(30)和第二支座(50)相连接,所述连接管(40)穿过第一支座(30)的中部,且连接管(40)的一端伸入至过滤组件(60)内、连接管(40)的另一端伸入至排水室(10)内并与泵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60)还包括至少两组的弹簧(69),至少两组的所述弹簧(69)分别固定在转动支架(68)的顶部和底部,且弹簧(69)背向转动支架(68)的一侧与第二支座(50)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60)还包括两组密封圈(65),两组密封圈(65)分别粘接在两组所述密封座(64)朝向滤筒(61)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61)的侧壁上形成有清理口,所述清理口处利用螺栓固定有密封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64)上形成有定位柱(66),所述第一支座(30)、第二支座(50)以及两组定位柱(66)上均形成有若干组环形的凹槽,且第一支座(30)和第二支座(50)上的环形凹槽与相邻定位柱(66)上的环形凹槽交错分布,所述定位柱(66)活动的嵌入至相邻的第一支座(30)或第二支座(50)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室(10)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内腔中固定有将其内腔分隔为密封腔和储水腔的隔板,所述底座(11)的顶部形成有开口部(14),开口部(14)与储水腔相通,且底座(11)的侧壁上焊接固定有与储水腔相通的排水管(13),所述密封腔内安装固定有泵体,泵体的输出端与连接管(40)之间连通,泵体的输入端连通设置有进水管(12),所述进水管(12)焊接固定在底座(11)的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14)位于过滤组件(60)的正下方,且开口部(14)的长度与过滤组件(60)的长度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室(20)包括罩体和顶盖,所述罩体可拆卸地连接固定在底座(11)的上方,所述顶盖可拆卸地固定在罩体的上方,所述罩体的内壁分别与第一支座(30)和第二支座(5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40)的底端贯穿罩体的侧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室(10)、过滤室(20)、第一支座(30)、连接管(40)、第二支座(50)以及过滤组件(60),所述第一支座(30)和第二支座(50)均安装在过滤室(20)的内壁上,所述过滤组件(6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座(30)和第二支座(50)相连接,所述连接管(40)穿过第一支座(30)的中部,且连接管(40)的一端伸入至过滤组件(60)内、连接管(40)的另一端伸入至排水室(10)内并与泵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60)还包括至少两组的弹簧(69),至少两组的所述弹簧(69)分别固定在转动支架(68)的顶部和底部,且弹簧(69)背向转动支架(68)的一侧与第二支座(50)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60)还包括两组密封圈(65),两组密封圈(65)分别粘接在两组所述密封座(64)朝向滤筒(61)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61)的侧壁上形成有清理口,所述清理口处利用螺栓固定有密封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64)上形成有定位柱(66),所述第一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方云吴正辉唐良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腾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