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埋筒灯底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569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1
本技术涉及筒灯安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预埋筒灯底盒。包括依次设置的上盖、底座主体及加高框,所述底座主体为顶部与底部均设有开口且内部设有中空结构的的圆台,所述底座主体周侧设有若干通线部,所述加高框底部与底座主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盖与底座主体的顶部或加高框顶部均可拆卸连接。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当筒灯尺寸较长时,可先将加高框安设在底座主体的顶部,再将上盖与加高框顶部连接,随后将预埋筒灯底盒安设在固定位置,并与通线管连接,随后在筒灯底盒旁侧的缝隙灌注砂浆,再将筒灯从底部开口插入即可。本技术大大增加适配性,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筒灯安装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筒灯安装,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预埋筒灯底盒


技术介绍

1、筒灯是一种房屋装修中常用的灯具,常用的安装方式有在吊顶上钻孔安装再从吊顶中空部接线。但对于一些非吊顶的安装环境则难以钻孔及接线,因此需要在墙内提前安装预埋筒灯底盒并通过接线管连通。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内嵌式筒灯预埋底盒,包括底盒主体、上盖与密封盖;该底盒主体包括安装底座、筒灯扣接座与穿线管,筒灯扣接座为顶部与底部开口且内部中空的圆台形,其顶部开口的直径大于底部开口的直径,筒灯扣接座的内壁面为圆弧形的斜面;该预埋底盒可以在墙体浇筑前预埋进墙体后直接安装内嵌式筒灯来预留安装筒灯的空间和位置,筒灯通过夹臂弹簧扣与筒灯扣接座内侧圆弧形斜面的接触固定连接安装,同时在筒灯扣接座内壁面上设有的凸起部进一步增加夹臂弹簧扣与内壁面间摩擦力使筒灯安装牢固,不会造成筒灯的掉落;设置的密封盖可便于选择性使用穿线管,不需要使用的穿线管通过密封盖进行封闭可防止墙体浇筑前浇筑混凝土从穿线管漏出。但当安装一些长度较长的筒灯时,受到底盒主体的尺寸限制,筒灯可能会无法安装或部分裸露在外,影响安装的美观性与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容纳长度以增加使用场景、扩大适用范围的预埋筒灯底盒。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提供一种预埋筒灯底盒,包括依次设置的上盖、底座主体及加高框,所述底座主体为顶部与底部均设有开口且内部设有中空结构的圆台,所述底座主体周侧设有若干通线部,所述加高框底部与底座主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盖与底座主体的顶部或加高框顶部均可拆卸连接。

4、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当筒灯尺寸较长时,可先将加高框安设在底座主体的顶部,再将上盖与加高框顶部连接,随后将预埋筒灯底盒安设在固定位置,并将接线管与通线部相连通,此时可通过底部的开口对接线管进行裁剪,随后再对预埋筒灯底盒附近灌砂浆进行填埋,当安装筒灯时,先从底座主体底部的开口对筒灯进行接线,再将筒灯插入底部开口,通过筒灯自带的弹簧扣与底座主体内壁进行卡接。

5、优选地,所述加高框为环状结构,且底部设有用于引导加高框与底座主体顶部卡接的第一导向环,所述第一导向环上设有第一卡接部。

6、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将加高框底部与底座主体顶部进行卡接。

7、进一步地,所述加高框有多个,位于下方的加高框顶部与位于上方的加高框底部卡接。

8、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当单个加高框加高后的长度仍无法容纳筒灯时,可继续连接加高框直至达到可以容纳筒灯的尺寸,再将上盖与最上方的加高框连接封闭。

9、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包括挡板与第二导向环,所述第二导向环上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上盖通过第二卡接部与底座主体的顶部或加高框的顶部均可拆卸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上设有撬开槽。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当需要开启上盖时,可以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直接用手撬开。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环与第二导向环上均设有契紧筋。

12、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增加加高框与底座主体、上盖与底座主体或加高框之间卡接的稳固性。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环与第一导向环上均设有用于避让通线部的避空槽。

14、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当上盖或加高框卡接在底座主体时,可以避免上盖或加高框遮蔽通线管影响后续的管道安装。

15、优选地,所述通线部有复数个,且两两为一组并在底座主体的周侧上对称设置,所述不同组的通线部处于不同的高度。

16、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在安装通线管时可直接将通线管穿过一组通线部,且不同的通线管之间因为存在高度差互不干涉,当所有通线管穿插完毕后再从底座主体底部的开口进行管道切割及接线,省去了测量与多次切割的步骤,提升了安装效率。

17、进一步的,所述通线部内凹设置,且所述通线部中部设有通线孔,所述通线孔盖设有易于敲落的密封盖。

18、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可以根据接线需要敲开对应通线部的密封盖进行接管,当灌注砂浆时,多余的通线部会因为密封盖的遮蔽作用避免砂浆进入筒灯底盒内部。

19、进一步的,所述通线部与管道间隙配合,通线部的直径范围在19.70mm-20.15mm,壁厚为1.5mm-2.5mm。

20、通过这种设置方式,更便利于管道的安装,因为管道与通线部之间为间隙配合,管道可在一定范围内转动;且除管道外通线部还可与管接头连接,进一步增加了适用范围。

21、优选地,所述底座主体圆台结构的顶部直径大于底部直径。

22、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当预埋筒灯底盒安装在墙内时,顶部处于内侧,底部处于外侧,又因为顶部直径更大,使筒灯底盒不易从孔洞内滑出,进一步保证了安装的稳固性。

23、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主体内壁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结构。

24、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当从底座主体底部的开口插入筒灯时,先将筒灯上的弹簧扣扳到最大角度后安装进筒灯底盒,与倾斜面抵接的弹簧扣会产生向底盒内的拉力,使筒灯紧紧固定在底座主体内,倾斜面的漏斗设计能有效避免弹簧扣滑脱,保证筒灯卡接紧固。

25、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主体底部设有用于固定的定位板,定位板上设有用于螺栓连接的定位孔。

26、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当安装筒灯底盒时,可以使用螺栓将定位孔与墙壁固定连接再灌注砂浆,能有效避免在灌注砂浆的过程中筒灯底盒位移或歪斜,进一步增加安装精度。

27、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与与底座主体连接处设有若干道加强筋。

28、当安装预埋筒灯底盒时,先敲开所需数量的通线部的密封盖,再将管接头或通线管与通线部连接;当连接通线管时,可先将通线管直接穿过通线部,不同的通线管会因为通线部之间的高低差互不干涉,此时再从开口对底座主体内的通线管进行剪裁;随后根据将要安装的筒灯及内部电子连接件的长度安装加高框,再在加高框顶端安设上盖进行密封,随后将筒灯底座安设在所需位置,通过底座主体上的定位板使用螺栓进行固定,随后再使用砂浆填补筒灯底座与墙体的空隙处,最后将筒灯上的弹簧扣扳开,从底座主体底部的开口插入,让弹簧扣与底座主体内壁抵接从而固定住筒灯,避免筒灯脱出。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30、(1)通过加高框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选择加高框进行连接,增加预埋筒灯底盒内部的容积及深度,以容纳不同数量的电子元件或不同尺寸的筒灯本体。

31、(2)通过有高低差的通线部,使预埋筒灯底盒可以同时与多根通线管接通而互不干涉,在接线时可以先将所需的通线管穿过通线部再统一裁剪接线,减少安装步骤。

32、(3)通过通线部上预设的易于敲落得密封盖,当灌砂浆时不需要对预埋筒灯底盒重新进行封堵,在接线时可直接敲落连接通线管,节省安装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埋筒灯底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上盖(3)、底座主体(1)及加高框(2),所述底座主体(1)为顶部与底部均设有开口(11)且内部设有中空结构的圆台,所述底座主体(1)周侧设有若干通线部(12),所述加高框(2)底部与底座主体(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盖(3)与底座主体(1)的顶部或加高框(2)顶部均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筒灯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高框(2)为环状结构,且底部设有用于引导加高框(2)与底座主体(1)顶部卡接的第一导向环(21),所述第一导向环(21)上设有第一卡接部(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埋筒灯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高框(2)有多个,位于下方的加高框(2)顶部与位于上方的加高框(2)底部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埋筒灯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包括挡板(31)与第二导向环(32),所述第二导向环(32)上设有第二卡接部(322),所述上盖(3)通过第二卡接部(322)与底座主体(1)的顶部或加高框(2)的顶部均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埋筒灯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环(32)与第一导向环(21)上均设有用于避让通线部(12)的避空槽(212)。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预埋筒灯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线部(12)内凹设置,且所述通线部(12)中部设有通线孔(121),所述通线孔(121)盖设有易于敲落的密封盖(1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埋筒灯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线部(12)有复数个,且两两为一组并在底座主体(1)的周侧上对称设置,不同组的通线部(12)处于不同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埋筒灯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1)圆台结构的顶部直径大于底部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预埋筒灯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1)内壁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预埋筒灯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1)底部设有用于固定的定位板(13),定位板(13)上设有用于螺栓连接的定位孔(13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埋筒灯底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上盖(3)、底座主体(1)及加高框(2),所述底座主体(1)为顶部与底部均设有开口(11)且内部设有中空结构的圆台,所述底座主体(1)周侧设有若干通线部(12),所述加高框(2)底部与底座主体(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盖(3)与底座主体(1)的顶部或加高框(2)顶部均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筒灯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高框(2)为环状结构,且底部设有用于引导加高框(2)与底座主体(1)顶部卡接的第一导向环(21),所述第一导向环(21)上设有第一卡接部(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埋筒灯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高框(2)有多个,位于下方的加高框(2)顶部与位于上方的加高框(2)底部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埋筒灯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包括挡板(31)与第二导向环(32),所述第二导向环(32)上设有第二卡接部(322),所述上盖(3)通过第二卡接部(322)与底座主体(1)的顶部或加高框(2)的顶部均可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源冯静陆国泰梁健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