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26817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0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包括塑料层和金属网层;所述塑料层由内塑料层和外塑料层组成,所述金属网层由平行于所述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轴线的轴线金属丝和垂直于所述轴线金属丝的绕线金属丝编制组成,所述金属网层通过其两侧的粘结剂与所述内塑料层和外塑料层相粘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强度高、耐压性能好、易于加工的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聚こ烯复合管领域,尤其是涉及ー种钢丝网骨架塑料聚こ烯复合管。
技术介绍
聚こ烯复合管是用两种不同密度的聚こ烯树脂加工而成,所以其兼有两种原料的特性,由于聚こ烯复合管的耐压性和抗腐蚀性能均比普通聚こ烯管优良,所以在エ矿企业 中,经常采用这种聚こ烯复合管代替钢管,用于油、煤气等有腐蚀性介质的输送管或矿井通风管路,但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发现,这种聚こ烯复合管仍然存在结构强度不足,特别是在道路下面铺设管道时,传统的聚こ烯复合管极易发生变形,甚至发生因变形严重而发生破裂的现象;因此市场上出现了ー种金属增强型聚こ烯复合管,这种金属型聚こ烯复合管是通过在聚こ烯复合管内加设钢丝网,同时为了防止钢丝网的移位,通常采用焊接的エ艺将金属网连为一体,这种结构的聚こ烯复合管強度上达到了实际需求的效果,但是存在加エ过程复杂,特别是当钢丝焊点存在漏焊时,钢丝极易发生移位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现有聚こ烯复合管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强度高、耐压性能好、结构稳定、易于加工的钢丝网骨架塑料聚こ烯复合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钢丝网骨架塑料聚こ烯复合管,包括塑料层和金属网层;所述塑料层由内塑料层和外塑料层组成,所述金属网层由平行于所述钢丝网骨架塑料聚こ烯复合管轴线的轴线金属丝和垂直于所述轴线金属丝的绕线金属丝编制组成,所述金属网层通过其两侧的粘结剂与所述内塑料层和外塑料层相粘结。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还采用了如下技术特征所述轴线金属丝在所述绕线金属丝的内側。所述绕线金属丝在所述轴线金属丝的内側。所述金属丝为钢丝材料制成。所述轴线金属丝的直径大于所述绕线金属丝的直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一、通过在聚こ烯复合管内加设金属网增强结构层,使得聚こ烯复合管的强度极大地增强;ニ、通过粘结剂将金属网层和塑料层相粘合,有效地防止了金属网的移位;三、金属网增强结构采用轴线金属丝和绕线金属丝叠加的方式,极大地简化了加工过程。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钢丝网层的编织示意图。图中1、外塑料层;2、钢丝网层;21、轴线钢丝;22、绕线钢丝;3、内塑料层;4、内粘结层;5、外粘结层。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钢丝网骨架塑料聚こ烯复合管,包括外塑料层I、钢丝网层2、内塑料层3、内粘结层4和外粘结层5 ;所述钢丝网层2由平行于所述钢丝网骨架塑料聚こ烯复合管轴线的轴线钢丝21和垂直于所述轴线金属丝的绕线钢丝22编制组成,所述钢丝网层2通过内粘结层4和外粘结层5分别与所述内塑料层3和外塑料层I相粘结;所述轴线钢丝21位于所述绕线钢丝22的内側。所述轴线钢丝21的直径为7mm,所述绕线钢丝22的直径为5mm。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 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钢丝网骨架塑料聚こ烯复合管,包括塑料层和金属网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层由内塑料层和外塑料层组成,所述金属网层由平行于所述钢丝网骨架塑料聚こ烯复合管轴线的轴线金属丝和垂直于所述轴线金属丝的绕线金属丝编制组成,所述金属网层通过其两侧的粘结剂与所述内塑料层和外塑料层相粘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丝网骨架塑料聚こ烯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线金属丝在所述绕线金属丝的内側。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丝网骨架塑料聚こ烯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金属丝在所述轴线金属丝的内側。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丝网骨架塑料聚こ烯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为钢丝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丝网骨架塑料聚こ烯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线金属丝的直径大于所述绕线金属丝的直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包括塑料层和金属网层;所述塑料层由内塑料层和外塑料层组成,所述金属网层由平行于所述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轴线的轴线金属丝和垂直于所述轴线金属丝的绕线金属丝编制组成,所述金属网层通过其两侧的粘结剂与所述内塑料层和外塑料层相粘结;本技术具有强度高、耐压性能好、易于加工的特点。文档编号F16L9/12GK202402811SQ20112049911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5日专利技术者刘春健, 李贺超 申请人:天津永盛泰鑫塑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贺超刘春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永盛泰鑫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