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悬架用开口衬套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26545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07:23
一种汽车悬架用开口衬套总成。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悬架用开口衬套总成,包括内轴、橡胶开口衬套和环套,所述内轴与橡胶开口衬套之间为过盈紧密配合,内轴的两端安装有环套,所述橡胶开口衬套包括依次套装的外管、中间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和中间管之间、中间管和内管之间和内管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层,所述外管、橡胶层、中间管、橡胶层、内管、橡胶层通过硫化成型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橡胶开口衬套在圆周上设置有梯形开口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整体强度、刚度增加、加工工艺先进、减震缓冲效果优良、装配时紧密度增加,柔韧性好实用寿命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ー种汽车悬架用开ロ衬套总成,属于汽车用橡胶减震件类制造

技术介绍
日前,大多数衬套 均采用内外两层骨架结构,在两骨架之间填充橡胶,内外骨架均为金属材质,且为整体结构,装配时就依靠外骨架外径尺寸的精度来保证其松紧程度,由于各种误差易造成松动或太紧而变形的形象,内骨架之间所夹橡胶有限,造成柔韧性差,缓冲性差,消音和减震效果不是很理想;衬套的两端橡胶暴露在外,易造成损坏,加快了橡胶磨损量,缩短了衬套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エ艺简单、弾性好、减震性能优良、具有一定刚性和強度,使用寿命长的汽车悬架用开ロ衬套总成。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ー种汽车悬架用开ロ衬套总成,包括内轴、橡胶开ロ衬套和环套,所述内轴与橡胶开ロ衬套之间为过盈紧密配合,内轴的两端安装有环套,所述橡胶开ロ衬套包括依次套装的外管、中间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和中间管之间、中间管和内管之间和内管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层,所述外管、橡胶层、中间管、橡胶层、内管、橡胶层通过硫化成型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橡胶开ロ衬套在圆周上设置有梯形开ロ通槽。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上述外管的外直径为C 65. IIoS _,壁厚为4 mm,高度为88 ^93 mm ;中间管的外直径为C 50 mm,壁厚为I. 7 mm,高度为66 !οα謹;内管的外直径为0 36 tfs謹,壁厚为I. 7謹,高度为68 謹;内轴的外直径为(t 34. 9 : mm,内孔直径为¢¢24.2 = mm,高度为94. 7 mm ;环套的外直径为C 50 : mm,内孔直径为0 34.9 :臟,高度为11 : mm,两环套之间的相对距离为94. 7±0· Imm ;所述内管内壁的橡胶层厚度为O. 6mm。上述梯形开ロ通槽外边宽12mm,内边宽7mm,深12_。上述外管、中间管、外管与中间管之间的橡胶层、中间管和内管之间的橡胶层的横截面呈开ロ圆环形。上述中间管上以高度中心对称分布两排エ艺通孔。上述エ艺通孔的直径为3mm,两排之间的中心距为35mm,圆周方向以60°间隔均匀分布。上述内管上以高度中心对称分布两排エ艺通孔。上述エ艺通孔的直径为5mm,两排之间的中心距为30mm,圆周方向以60°间隔均匀分布。上述环套的横截面为圆环形,在环套孔的内壁中心位置设置有圆形环槽。上述圆形环槽的宽度为2mm,直径为37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打破以往内轴与橡胶开ロ衬套硫化成型的エ艺方式,内轴与橡胶开ロ衬套以过盈配合,可通过油压机装配,两端的环套与内轴也通过油压机过盈配合;橡胶开ロ衬套总成整体部分采用多骨架与多层橡胶交替结构形式,増加了強度和减震、缓冲作用;在橡胶开ロ衬套的外表面开ー梯形的通槽,在装配时与其装配孔可形成2mm的过盈量,利用各材料的弾性来保证装配的紧密程度。因此,本技术具有整体強度、刚度增加、加工エ艺先进、减震缓冲效果优良、装配时紧密度増加,柔韧性好实用寿命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I中橡胶开ロ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仰视图。图4为图I中外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图6为图I中中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B-B剖视图。图8为图I中内管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C-C剖视图。图10为图I中内轴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I中环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环套,2、内轴,3、橡胶开ロ衬套,4、橡胶层,5、中间管,6、外管,7、内管,8、梯形开ロ通槽,9、エ艺通孔,10、圆形环槽,11、倒角,12、倒角。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ー个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如附图所示,ー种汽车悬架用开ロ衬套总成,包括内轴2、套装在内轴2上的橡胶开ロ衬套3、位于套装在内轴2两端的环套1,所述橡胶开ロ衬套3包括依次套装的外管7、中间管5和内管7,所述外管6和中间管5之间、中间管5和内管7之间和内管7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层4,所述外管6、橡胶层4、中间管5、橡胶层5、内管7、橡胶层4通过硫化成型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橡胶开ロ衬套3在圆周上设置有梯形开ロ通槽8,梯形开ロ通槽8外边宽12臟,内边宽7臟,深12臟。其中,外管6的外直径为Φ 65. I ^2 mm,壁厚为4 mm,高度为88 mm,外管的横截面呈开ロ圆环形,在外管6的一端有I. 4*30°的倒角,以利于装配,外管所用材料最小屈服点Re为420N/mm2冲间管5的外直径为0 50 mm,壁厚为I. 7 mm,高度为66 0^j mm,中间管5的横截面呈开ロ圆环形,中间管所用材料最小屈服点Re为275N/mm2 ;内管7的外直径为C 36 mm,壁厚为I. 7 mm,高度为68 %ュmm,内管的横截面为圆环形,内管所用材料最小屈服点Re为275N/mm2 ;内轴的外直径为0 34. 9 mm,内孔直径为C 24. 2 ^iomm,高度为94. 7言丨〗mm,内轴的横截面为圆环形,内轴的上下两端面上有1*45°的倒角11,以利于装配,内轴所用材料最小屈服点Re为650N/mm2,表面进行防护处理,电镀锌和铬化处理,涂层厚度最小12um,以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防止在恶劣环境中生锈;环套的外直径为C 50 : mm,内孔直径为0 34.9 臟,高度为11 T2 mm,两环套之间的相对距离为94.7±0. 1mm,环套的横截面为圆环形,在环套孔的内壁中心位置设置有圆形环槽10,圆形环槽10的宽度为2mm,直径为37mm,环套I上下两端面上有1*20°的倒角12,以利于装配。内管内壁的橡胶层厚度为O. 6mm。另外,外管6与中间管5之间的橡胶层、中间管5和内管7之间的橡胶层的横截面呈开ロ圆环形。中间管上以高度中心对称分布两排エ艺通孔9,エ艺通孔9的直径为3mm,两排之间的中心距为35mm,圆周方向以60°间隔均勻分布。内管上以高度中心对称分布两排エ艺通孔,エ艺通孔的直径为5mm,两排之间的中心距为30mm,圆周方向以60°间隔均勻分布。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悬架用开口衬套总成,包括内轴、橡胶开口衬套和环套,其特征是,所述内轴与橡胶开口衬套之间为过盈紧密配合,内轴的两端安装有环套,所述橡胶开口衬套包括依次套装的外管、中间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和中间管之间、中间管和内管之间和内管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层,所述外管、橡胶层、中间管、橡胶层、内管、橡胶层通过硫化成型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橡胶开口衬套在圆周上设置有梯形开口通槽。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悬架用开口衬套总成,其特征是,所述外管的外直径为C 65. I 臟,壁厚为4臟,高度为88 ^9s臟;中间管的外直径为C 50 = mm,壁厚为I.7臟,高度为66 Vi臟;内管的外直径为0 36 2; mm,壁厚为I. 7臟,高度为68 臟;内轴的外直径为0 34. 9 : mm,内孔直径为<2 C 24. 2 mm,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洪喜李腾英常鹏张德民牛素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