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煤气与焦炉煤气混合专用高效净化捕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10539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8:03
一种高炉煤气与焦炉煤气混合专用高效净化捕雾器,它包括密封的罐体,所述罐体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有煤气进口和煤气出口,且在煤气进口和煤气出口之间的罐体内部横向设置一个多孔花板,所述多孔花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中安装滤芯体,所述多孔花板顶面与罐体顶部的距离大于滤芯体的高度;在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罐体内部设置了多支滤芯体,极大地增加了过滤面积,使用本捕雾器可5-6月集中清理一次滤网,延缓了滤芯体的清理周期。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技术目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煤气管道上使用的煤气净化设备,尤其是涉及ー种高炉煤气与焦炉煤气混合专用高效净化捕雾器
技术介绍
如图I所示,现有技术中的煤气净化器,包括带有法兰Al、法兰All的煤气净化器筒体A3,筒体A3的中部设有法兰A6、法兰A7,筒体A3的内部设有滤芯A4,滤芯A4出气端设有法兰AS,法兰AS焊接在滤芯A4出气端,法兰A6、法兰A7通过夹紧设置于法兰AS的两 侧的密封垫A9实现滤芯A4的固定,法兰A8固定在煤气净化器筒体A3的中心。法兰A6、法兰A7采用螺栓A5连接。由于此煤气净化器采用单个滤芯过滤煤气,单个滤芯的过滤面积小,经常造成堵塞。若要清理滤芯A4,则须拆掉煤气浄化器筒体两端的法兰固定螺栓A2和A10,将筒体A4拆下后,打开螺栓A5,打开法兰A6、法兰A7,将滤芯A4取出,清洗或更换滤芯。由于单个滤芯的过滤面积小,煤气中含有大量的焦油、萘及水,经常造成堵塞。若要清理滤芯或滤网,则须拆掉端盖固定螺栓,拆下端盖,才能取出滤芯或滤网,非常烦琐。一般3-4天就得更换清洗滤芯,易造成煤气停止供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阻カ小、无需经常清理的高炉煤气与焦炉煤气混合专用高效净化捕雾器,综合净化效果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ー种高炉煤气与焦炉煤气混合专用高效净化捕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的罐体,所述罐体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有煤气进口和煤气出口,且在煤气进口和煤气出口之间的罐体内部横向设置ー个多孔花板,所述多孔花板上设有若干上下通透的通孔,所述通孔中安装滤芯体,所述多孔花板顶面与罐体顶部的距离大于滤芯体的高度;在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排污ロ。进ー步地,在所述罐体的上部和下部还分别设有上检修人孔和下检修人孔,且在所述罐体内部对应检修人孔处的罐体内侧设有爬梯,在罐体的顶部还设有煤气放散孔。进ー步地,所述滤芯体与多孔花板之间采用密封垫密封,在多孔花板上设有滤芯体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支座、压紧手柄和压紧杆,所述压紧支座固定在多花板上侧面上,所述压紧手柄铰接在压紧支座上,所述压紧杆放置在滤芯体顶部的压紧支座中,所述压紧杆将滤芯体、密封垫及多孔花板压紧成一体。进ー步地,所述滤芯体包括外孔板、内孔板和滤网,所述内孔板和外孔板皆为底部及周边冲孔的桶状,所述内孔板上端设有滤芯法兰,沿内孔板内部横向设有多个内加强圈,所述内加强圈上有冲孔,所述内孔板的外部设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外部压合外孔板,所述外孔板、滤网、内孔板形成夹心结构,内外两板为骨架,所述外孔板与滤芯法兰接触处采用点焊的方式固定,所述滤芯体内部装有活性炭滤料,滤料上部使用不锈钢丝网盖住。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罐体内部设置了多支滤芯体,极大地増加了过滤面积,使用本捕雾器可5-6月集中清理一次滤网,延缓了滤芯体的清理周期。因此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技术目的。本方案的具体特点还有,罐体的顶部设有上检修人孔和煤气放散孔,上检修人孔地设置是为方便地实现滤芯体的更换及检修;煤气放散孔为更换滤芯前放散煤气,防止煤气中毒,保证维修人员安全。在罐体顶部检修人孔侧下方的罐体内壁设有爬梯,便于检修人员上下罐体。罐体的侧下方设有为便于清污及检查滤芯体运行情况的下检查人孔。在罐体底部设有排污孔,可及时将分离出来的煤气冷凝水、灰尘及其他杂质排出罐体外。所述滤芯体装有蜂窝状活性炭滤料及上部不锈钢丝网,用以吸附煤气中的焦油雾、萘等杂质,同时防止活性炭脱落后进入煤气形成二次污染。附图说明图I为原有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全剖视图;图3为多孔花板俯视图;图4为滤芯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I处局部放大图;图6为滤芯压紧装置主视图;图7为滤芯压紧装置俯视图;图8为图6的另ー状态图;图中1罐体,11煤气进ロ,12煤气出口,13上检修人孔,14煤气放散孔,15爬梯,16多孔花板,17下检修人孔,18排污孔,2滤芯体,21密封垫,22压紧支座,23压紧手柄,24压紧杆,25外孔板,26内孔板,261滤芯法兰,262内加强圈,27滤网,28活性炭滤料,29不锈钢丝网,31进气室,32出气室;A1、A6、A7、A8、A11 法兰,A3 筒体,A4 滤芯,A9 密封垫,A2、A5、AlO 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带有煤气进ロ 11和煤气出ロ 12的罐体1,罐体I为ー密闭的容器,煤气进ロ连接到含杂质的煤气源,煤气出口出来的就是洁净的煤气,煤气的净化和过滤是通过罐体内部的装置实现的。在罐体I顶部设有为方便更换滤芯的上检修人孔13及为便于更换滤芯前放散煤气的煤气放散孔14,煤气放散孔14处安装阀门,上检修人孔处安装法兰端盖。由于罐体I的体积较大,维修和更换滤芯时需要人员进入到罐体内部,在上检修人孔侧下方的罐体内壁焊接便于检修人员进入的爬梯15。在罐体I内的中部横向焊接有用于安放滤芯体的多孔花板16,多孔花板16作为ー个滤芯体2的安装平台,为便于抽出滤芯体2,多孔花板16顶面与罐体I顶面的距离应大于滤芯体2的高度。罐体I的侧下方设有为便于清污及检查滤芯体运行情况的下检修人孔17。其中,滤芯体2的取放是通过上检修人孔13进行的。在罐体I底部设有罐体支座及排污孔18,排污孔18处设有阀门,排污孔可及时将分离出来的煤气冷凝水、灰尘及其他杂质排出罐体外。如图3、图5所示,多孔花板16上均匀设有若干个上下通透的通孔,滤芯体2与多孔花板16之间的配合设有密封垫21,用于密封。在多孔花板16上设有滤芯压紧装置,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压紧装置包括焊接固定在多孔花板上16的压紧支座22、铰接在压紧支座上的压紧手柄23、与滤芯体配合的压紧杆24。如图4、图5所示,滤芯体2包括外孔板25、内孔板26和滤网27,所述内孔板26和外孔板25皆为底部及周边冲孔的桶状,外孔板及滤网的外形均与内孔板的外形相吻合。内孔板26上端设有滤芯法兰261,沿内孔板内部横向设有多个内加强圈262,为增大过滤面积,所述内加加圈采用冲孔板制作而成。内孔板26的外部设有滤网27,滤网27的外部压合外孔板,外孔板、滤网、内孔板形成夹心结构,外孔板25与滤芯法兰27接触处采用点焊的方式固定。需更换或清理滤网时,磨掉焊点,将外孔板抽出。更换或清理滤网后,将外孔板推入,外孔板与滤芯法兰接触处点焊即可。滤芯体2内部装有活性炭滤料28,滤料上部使用不锈钢丝网29盖住,用以吸附煤气中的焦油、萘等杂质,设置不锈钢丝网防止活性炭脱落后进入煤气形成二次污染。若更换或清理滤芯体时,拆除罐体顶部上检修人孔13处的端盖,人进入,旋转压紧手柄,从压紧支座中取出压紧杆,滤芯体从多孔花板的通孔中抽出。需安装滤芯体时,带有密封垫的滤芯体放入花板的通孔中后,将压紧杆放在滤芯法兰顶部,用手按下压紧手柄,压紧杆进入压紧支座内,压紧杆将多孔花板、密封垫及滤芯法兰压紧,可保证滤芯法兰与多孔花板间无间隙,确保煤气全部通过滤芯过滤。煤气自煤气进ロ进入罐体I下部的进气室31,然后从滤芯体的外部进入到内部,经过滤芯体过滤后再经过蜂窝状活性炭滤料及上部不锈钢丝网上部的出气室32,从煤气出ロ进入煤气输送管网。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高炉煤气与焦炉煤气混合专用高效净化捕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的罐体,所述罐体的下部设有煤气进ロ,所述罐体的上部设有煤气出ロ,且在煤气进ロ和煤气出ロ之间的罐体内部横向设置ー个多孔花板,所述多孔花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中安装滤芯体,所述多孔花板顶面与罐体顶部的距离大于滤芯体的高度;在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排污ロ。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高炉煤气与焦炉煤气混合专用高效净化捕雾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罐体的上部和下部还分别设有上检修人孔和下检修人孔,且在所述罐体内部对应检修人孔处的罐体内侧设有爬梯,在罐体的顶部还设有煤气放散孔。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高炉煤气与焦炉煤气混合专用高效净化捕雾器,其特征是,所述滤芯体与多孔花板之间采用密封垫密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庆涛赵培建战玉生高致远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