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隙可调节的拖拉机传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70934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7:18
一种地隙可调节的拖拉机传动系统,包括有壳体和设置于该壳体中的上驱动半轴,上驱动半轴具有伸出于壳体之外的第一输出端,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还设置有通过一齿轮装置和上驱动半轴相连的下驱动半轴,下驱动半轴具有伸出于套管壳体之外的第二输出端,下驱动半轴和上驱动半轴具有相同的转速和转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具有上驱动半轴和下驱动半轴,从而实现了双轴输出,使得单台拖拉机同时具有初耕和中耕两种离地间隙,既节省了设备投入成本,又提高了拖拉机的使用效率;下驱动半轴通过齿轮装置和上驱动半轴直接相连,两轴之间成为一个整体,保证了下驱动半轴的输出传动力,使得传动更加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传动系统,特别是ー种地隙可调节的拖拉机传动系统
技术介绍
通常,初耕作业采用低地隙拖拉机进行耕种,中耕作业由于农作物处于发育生长阶段,采用低地隙拖拉机容易破坏农作物,此时必须换成高地隙拖拉机进行耕种,为此,农民进行耕作时必须配备高、低地隙不同的两类拖拉机,不仅单台使用效率低,而且也大大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为了提高拖拉机的通用性,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ZL200920088593. 6的中国技术《可调地隙的拖拉机转向桥》公开了这样ー种结构,主要包括轮毂、转向节合件、主销 合件、主销套管、转向单臂、横拉杆总成、横梁、托架、销轴、纵拉杆、转向双臂;主销套管与横梁焊接在一起构成转向桥核心支撑件;转向节合件的法兰与主销合件的法兰、通过定位销和螺栓连接;主销合件装入主销套管内井能相对转动;主销合件上端与转向单臂、转向双臂固定连接;横拉杆总成将转向单臂和转向双臂连接在一起;轮毂装在转向节合件上,并能绕转向节中心转动;托架由穿入横梁中间孔内的销轴将其与横梁铰接,用干支撑发动机。于是,上述专利采用纵拉杆推(或拉)动转向双臂带动两轮转动,通过将转向节合件旋转180度安装,达到拖拉机转向桥高、低地隙两种作业状态的调整,但是,上述专利的结构相对复杂,而且调节时要将转向节合件旋转180安装,操作调整麻烦;而且转向节合件和主销合件之间是通过定位销或螺钉连接固定,一旦定位销或螺钉磨损或失效,就会造成转向节合件和主销合件无法可靠固定,会影响到整台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还有待于做进ー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方便且使用可靠性高的地隙可调节的拖拉机传动系统。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ー种地隙可调节的拖拉机传动系统,包括有壳体和设置于该壳体中的上驱动半轴,所述上驱动半轴具有伸出于所述壳体之外的第一输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还设置有通过ー齿轮装置和所述上驱动半轴相连的下驱动半轴,所述下驱动半轴具有伸出于所述套管壳体之外的第二输出端,井且,所述的下驱动半轴和上驱动半轴具有相同的转速和转向。所述的齿轮装置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各种传动结构实现,只要保证主动齿轮和末端齿轮的传动比相同,作为优选,齿轮装置简单地可以为以下结构包括有主动齿轮、惰轮和末端齿轮,其中,所述主动齿轮套设在所述上驱动半轴上,该主动齿轮和所述惰轮相啮合,所述末端齿轮套设于所述下驱动半轴上,该末端齿轮和所述惰轮相啮合,并且,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末端齿轮具有相同的齿数和模数。于是,惰轮起到改变末端齿轮传动方向的目的,使得末端齿轮的传动方向和主动齿轮的传动方向相同,由于主动齿轮和末端齿轮的模数和齿数均相等,能够保证上驱动半轴和下驱动半轴的传动比始終相同。作为优选,所述上驱动半轴的第一输出端上套设有输出轴护套,所述下驱动半轴的第二输出端上设置有能连接拖拉机车轮的可拆式轮毂组件。于是,第二输出端通过轮毂组件可以实现和车轮的安装连接,第一输出端不接连车轮,可以在上面套设输出轴护套以起到保护作用。为了方便轮毂组件的装配和拆卸,具体地,所述的可拆式轮毂组件包括有固定锥套、驱动轮毂和挡板,所述固定锥套固定在所述下驱动半轴,所述驱动轮毂套设在所述固定锥套之外,所述挡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下驱动半轴的第二输出端的端部并与所述固定锥套的外端部相抵,所述固定锥套的内端部设置有沿周向外凸的底缘,所述驱动轮毂和所述固定锥套的底缘之间通过沿轴向贯穿的螺栓固定连接于一体,并且,所述的驱动轮毂沿周向设 置有车轮固定螺母。作为另ー优选,也可以交换轮毂组件和输出轴护套的安装位置,所述下驱动半轴的第二输出端上套设有输出轴护套,所述上驱动半轴的第一输出端上设置有能连接拖拉机车轮的可拆式轮毂组件。作为优选,同样地,所述的可拆式轮毂组件包括有固定锥套、驱动轮毂和挡板,所述固定锥套固定在所述下驱动半轴,所述驱动轮毂套设在所述固定锥套之外,所述挡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上驱动半轴的第一输出端的端部并与所述固定锥套的端部相抵,所述固定锥套的内端部设置有沿周向外凸的底缘,所述驱动轮毂和所述固定锥套的底缘之间通过沿轴向贯穿的螺栓固定连接于一体,并且,所述的驱动轮毂沿周向设置有车轮固定螺母。为了方便装配,并且同时保证壳体的封闭,防止漏油,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在位于所述下驱动半轴的底部开设有一供所述齿轮装置放入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设置有与所述壳体固定相连的底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首先,在现有的传动系统的上驱动半轴连接有下驱动半轴,从而实现了双轴输出,根据耕作的实际使用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输出轴和车轮进行安装,使得单台拖拉机同时具有初耕和中耕两种离地间隙,既节省了设备投入成本,又提高了拖拉机的使用效率;其次,下驱动半轴通过齿轮装置和上驱动半轴直接相连,两轴之间成为ー个整体,保证了下驱动半轴的输出传动力,使得传动更加安全可靠,而且在调整地隙高度时,其中一个输出半轴和车轮相连,另外一个输出半轴无需拆卸下来,可以仍然连接在传动系统上,省去了拆装的麻烦,操作调整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传动系统装配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传动系统使用状态图(局部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描述。如图I、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传动系统为ー种中马力拖拉机底盘的左右末端传动系统,该传动系统包括有壳体、上驱动半轴I、下驱动半轴2和齿轮装置,其中,壳体由左半轴套管壳体6和右半轴套管壳体7两部分組成,左半轴套管壳体6和右半轴套管壳体7对接后形成一可供上驱动半轴I穿设的轴孔8 ;上驱动半轴I的一端为动カ输入端,该上驱动半轴I的一端套设有末端大齿轮91,该末端大齿轮91通过与其啮合的末端小齿轮92 (该末端小齿轮92为齿轮与轴一体件)连接拖拉机的中央传动系统输出端,其中,末端大齿轮91和末端小齿轮92分别设置于左半轴套管壳体6内;而上驱动半轴I的另一端通过ー齿轮装置与下驱动半轴2相连,并且,上驱动半轴I的另一端伸出于右半轴套管壳体7之外形成本实施例传动系统的第一输出端11 ;下驱动半轴2和齿轮装置设置于右半轴套管壳体7内,齿轮装置包括有主动齿轮3、惰轮4和末端齿轮5,其中,主动齿轮3套设在上驱动半轴I的另一端上,末端齿轮5套设于下驱动半轴2上,主动齿轮3和末端齿轮5分别与惰轮4相啮合,并且,为了保证上驱动半轴I和下驱动半轴2的转向和转速相同,主动齿轮3和末端齿轮5必须采用相同的齿数和模数,以保证主动齿轮3和惰轮4的传动比与末端齿轮5和惰轮4的传动比相等,齿轮的直径大小可以根据地隙调节的高度差需要进行计算,在本实施例中,主动齿轮3和末端齿轮5的齿轮基本參数为m (模数)=4. 5,Z (齿数)=27,B (齿宽)=46mm ;惰轮4的齿轮基本參数为m (模数)=4. 5,Z (齿数)=28,B (齿宽)=46mm ;下驱动半轴2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轴内轴承盖93,下驱动半轴2的另一端伸出于壳体之外形成本实施例传动系统的第二输出端21 ;右半轴套管壳体7在位于下驱动半轴2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71,该安装孔71上设置有与右半轴套管壳体7固定相连的底盖94。安装吋,首先将主动齿轮3、惰轮4和末端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地隙可调节的拖拉机传动系统,包括有壳体和设置于该壳体中的上驱动半轴(1),所述上驱动半轴(I)具有伸出于所述壳体之外的第一输出端(11),其特征在干所述的壳体内还设置有通过ー齿轮装置和所述上驱动半轴(I)相连的下驱动半轴(2),所述下驱动半轴(2)具有伸出于所述套管壳体之外的第二输出端(21),并且,所述的下驱动半轴(2)和上驱动半轴(I)具有相同的转速和转向。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地隙可调节的拖拉机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装置包括有主动齿轮(3)、惰轮(4)和末端齿轮(5),其中,所述主动齿轮(3)套设在所述上驱动半轴(I)上,该主动齿轮(3)和所述惰轮(4)相啮合,所述末端齿轮(5)套设于所述下驱动半轴⑵上,该末端齿轮(5)和所述惰轮⑷相啮合,并且,所述主动齿轮(3)和所述末端齿轮(5)具有相同的齿数和模数。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地隙可调节的拖拉机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驱动半轴(I)的第一输出端(11)上套设有输出轴护套(99),所述下驱动半轴(2)的第二输出端(21)上设置有能连接拖拉机车轮的可拆式轮毂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隙可调节的拖拉机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式轮毂组件包括有固定锥套(981)、驱动轮毂(982)和挡板(983),所述固定锥套(981)固定在所述下驱动半轴(2),所述驱动轮毂套设在所述固定锥套(981)之外,所述挡板(983)固定连接于所述下驱动半轴(2)的第二输出端(2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兴野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