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思思专利>正文

折叠伞伞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06045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伞伞套,是针对解决现有伞套用于折叠伞时较为不便的技术问题而设计。该伞套包括伸缩套,伸缩套包括伞顶套、伞基套,其设计要点在于所述伞顶套内设有带通水孔的内板,该内板与伞顶套端部形成一个可置入橡胶端盖的槽室,该槽室与橡胶端盖扣合连接,橡胶端盖部分露出于槽室;所述伞顶套作为所述伸缩套的最外层,所述伞基套作为所述伸缩套的最内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使用较为方便,不仅耐用防摔,且外形美观,适合作为折叠伞的伞套使用,或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伞具,是一种折叠伞伞套
技术介绍
伞作为一种遮雨遮阳工具,其一般是由伞杆和伞面构成,由于伞在遮雨过后,其伞面上留有水珠,如果将其直接带入室内,则容易打湿地面,使地面清洗较为不便。为了克服该种缺陷,现有技术中已公开了一些技术方案,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授权公告号CN201104568Y,授权公告日2008年8月27日,技术名称为“伸缩式伞套”,其主要结构为包含一个能够与伞头套接的套头,套头上设有一节以上的套接于套头外并能在套头上滑动的伸缩套筒,并且相邻的伸缩套筒之间能够互相伸缩打滑。通过该种结构,虽然能够实现伞面的挡水效果,但该种伞套适用于长伞,对于现有的折叠伞,则适用效果较差,主要是由于长伞的伞套是由顶部至底部逐级增大,这样设置符合了长伞的外部形状,但折叠伞一般呈柱形,并非渐变的结构,故长伞的伞套在用于折叠伞时,不能较好地与折叠伞套合,且使用时较为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折叠伞伞套,使其解决现有伞套用于折叠伞时较为不便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折叠伞伞套包括伸缩套,伸缩套包括伞顶套、伞基套,其结构设计要点所述伞顶套内设有带通水孔的内板,该内板与伞顶套端部形成一个可置入橡胶端盖的槽室,该槽室与橡胶端盖扣合连接,橡胶端盖部分露出于槽室。该结构,不仅方便伞套内积水的排出,且对伞套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防止折叠伞连同伞套摔落至地面时,伞套顶部或储水腔损坏。所述伞顶套作为所述伸缩套的最外层,所述伞基套作为所述伸缩套的最内层。这样设置是为了使伸缩套的伸缩结构适应折叠伞的外部形状,将原本长伞伞套顶小、底大的结构变为折叠伞伞套顶大、底小的结构;顶大,即伞套顶部大,也就是伞顶套大,则有足够的储水空间;底小,即伞基套小,使得伞基套与折叠伞紧密套合,较为美观,且伞套不易自动伸缩。所述内板设有连接折叠伞顶部的连接柱,连接柱端部设有螺纹柱。现有折叠伞的顶部往往是一个螺栓头,该折叠伞伞套使用时,只需将现有折叠伞顶部的螺栓头卸下,将伞套连接柱上的螺纹柱与折叠伞顶部螺纹连接,即完成折叠伞与伞套的连接,组合完成后,即可长期使用。所述伞基套螺纹连接限位柄,限位柄的外圈大于所述伞顶套的外圈。设置限位柄,是为了方便伸缩套的伸缩操作。将限位柄的外圈设置为大于伞顶套的内圈,是防止伞套倾倒时,储水腔内的水从伞基套一端流出,造成使用不便。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使用较为方便,不仅耐用防摔,且外形美观,适合作为折叠伞的伞套使用,或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使用状态打开结构示意图,图中作了 A部框定。图2是本技术使用状态收起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的名称为1、橡胶端盖,2、伞顶套,201、内板,202、连接柱,3、中间套,4、 伞基套,401、限位柄,5、折叠伞,6、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I所示,该折叠伞伞套包括伞顶套2、中间套3、伞基套4,所述伞顶套、伞基套是作为该折叠伞伞套的两个端套,中间套是作为连接伞顶套、伞基套的中间连接套,图I中设有四个中间套。由于伞基套、中间套皆需要伸缩进入伞顶套内,伞顶套的长度又不易设置过长,否则会影响伞撑开后的美观度,同时也会导致折叠长度过长而不易携带;所以中间套的长度是根据伞顶套的长度而定,中间套的数目是根据伞套所需包裹折叠伞5的实际长度而定。伞顶套内部设有带通水孔的内板201,内板中部设有连接柱202,连接柱端部设有螺纹柱。内板与伞顶套的上端口之间形成一个槽室,槽室扣接橡胶端盖1,橡胶端盖的部分露出于槽室。通过该结构,从而使得伞顶套端部密封,且可储水。如图3所示,伞顶套、中间套、伞基套之间的伸缩式连接是通过伞顶套、中间套、伞基套分别在端口设有内凸或外凸的限位环,通过该种凹凸式的套合,并在套合部分设置密封圈,即实现伸缩式密封滑动结构。如图I、图2所示,在伞基套的底部连接限位柄401,为了使伞基套与中间套能够正常套合,故限位柄与伞基套为螺纹连接,且伞基套是与中间套套合后连接该限位柄,其目的是使得伞基套伸缩进入伞顶套时,限位柄置于伞顶套外部,方便该伞套的伸缩操作。除此以外,将限位柄的外圈设置为大于伞顶套的外圈,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得该折叠伞水平放置时,该折叠伞呈自然的倾斜,折叠伞伞面的水滴流向伞顶套一端,从而不必担心水从伞基套一端流出。以上结构旨在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非限制本技术的技术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技术对本技术所做出显而易见的改进,亦落入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伞伞套,该伞套包括伸缩套,伸缩套包括伞顶套(2)、伞基套(4),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顶套(2)内设有带通水孔的内板(201),该内板与伞顶套端部形成一个可置入橡胶端盖(I)的槽室,该槽室与橡胶端盖扣合连接,橡胶端盖部分露出于槽室;所述伞顶套作为所述伸缩套的最外层,所述伞基套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思熊红斌
申请(专利权)人:陈思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