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镀双层Ni-P镀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703659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不同基体上镀双层化学Ni-P镀层的方法,包括下述工艺步骤:(1)化学除油:工件在除油液中除油;(2)首次活化:在体积分数5~10%的硫酸中活化;(3)化学镀酸性高磷Ni-P层;(4)再次活化:在体积分数10%的硫酸中活化;(5)化学镀酸性低磷Ni-P层;(6)镀后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工件上化学镀酸性高磷Ni-P层后再在其上续镀酸性低磷Ni-P层,该镀层具有结合力好、均匀致密性能好、硬度高、耐腐蚀、耐磨性能强的优点;低磷和高磷化学镀Ni-P液中均不含铅、镉、六价铬等有毒重金属元素,减少了对环境及人体的危害,是一种环保型镀液,同时废水处理容易且费用低,镀液使用周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镀Ni-P的方法,尤其涉及ー种化学镀双层Ni-P镀层的方法
技术介绍
化学镀非晶态镍磷(Ni-P)合金镀层具有优异的耐NaCl、H2S和CO2腐蚀性能及良好的耐磨性能。目前多采用单层化学镀Ni-P,单层Ni-P合金化学镀层对钢铁材料是ー种封闭性保护层(即阴极性保护层),只有在镀层绝对完好的情况下(即无孔隙)才起到保护作用。倘若存在孔隙等缺陷,则镀层与缺陷中的基体就会形成腐蚀电池而被腐蚀。由于孔隙处基体面积小,电流密度大,所以此时镀层对基体不但没有保护作用,反而会加速其腐蚀。目前国外报道的Ni-P镀层的厚度一般为3(T75l^m,増加镀层厚度固然可以降低孔隙等缺陷以提高镀层的耐蚀性,但无疑会増加生产エ时和原材料,使产品成本増加。相比之下,采用双层或多层化学镀镍层是比较经济的方法。因为双层镀层在较薄时就具有比单层Ni-P镀层较好的耐蚀性和耐磨性。常见的双层镍镀层主要有Ni-P (HP) /Ni-Mo-P, Ni-P (HP) /Ni-W-P和Ni-P (HP) /Cr,这些镀层的底层通常为酸性高磷Ni-P镀层,而外层为Ni-Mo-P、Ni-W-P和镀铬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ー种底层为酸性高磷Ni-P镀层而外层为酸性低磷Ni-P镀层的化学镀双层Ni-P镀层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ー种化学镀双层Ni-P镀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化学除油使用除油粉对エ件进行化学除油; (2)酸洗除锈在体积分数30%的盐酸中除锈; (3)首次活化在体积分数5 10%的硫酸中活化; (4)化学镀酸性高磷Ni-P层采用化学镀酸性高磷Ni-P层镀液在85±2°C条件下施镀5(T60min得酸性高磷Ni-P镀层,镀速为9 14Mm/h ; (5)再次活化在体积分数10%的硫酸中活化; (6)化学镀酸性低磷Ni-P层采用化学镀酸性低磷Ni-P层镀液在88±2°C条件下施镀5(T60min得酸性低磷Ni-P镀层,镀速15 20Mm/h ; (7)镀后处理镀层烘干后视情况进行热处理; 上述各步骤间都要进行水洗。所述步骤(4)中化学镀酸性高磷Ni-P层镀液的配方为六水硫酸镍2(T25g/L、次亚磷酸钠35 45g/L、复合络合剂15(Tl80ml/L、复合稳定剂6 12ml/L、复合光亮剂5 IOml/L、pH 4. 2 4. 6。 所述步骤(6)中化学镀酸性低磷Ni-P层镀液的配方为六水硫酸镍23 28g/L、次亚磷酸钠18 25g/L、乳酸ri2g/L、丙酸:Tl3g/L、醋酸钠2(T40g/L、柠檬酸l 7g/L、葡萄糖酸钠4 20g/L、丁ニ酸6 22 g/L、润湿剂8 14mg/L、复合稳定剂6 10ml/L、pH 5. 5 6.0。所述步骤(4)中酸性高磷Ni-P镀层磷含量在10 14%之间。所述步骤(6)中酸性低磷Ni-P镀层磷含量在2 4%之间。所述步骤(4)中酸性高磷Ni-P镀层镀态硬度为Hv45(T550。所述步骤(6)中酸性低磷Ni-P镀层镀态硬度为Hv65(T75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在不同基材上化学镀双层Ni-P镀层,底层为酸性高磷Ni-P镀层而外层为酸性低磷Ni-P镀层,耐蚀性和耐磨性比一般双Ni-P镀层更好,酸性低磷Ni-P镀层镀态硬度可达Hv65(T750,在550°C热处理后硬度可达Hv100(T1100,酸性高磷Ni-P镀层镀态硬度可达Hv45(T550。酸性低磷Ni-P镀层和酸性高磷Ni-P镀层之间的结合良好,无分层现象,镀层外观光滑、光亮,结晶细致平整。镀液稳定,不含铅、铬、镉等有毒重 金属,減少了对环境及人体的危害,是ー种环保型镀液,同时废水处理容易且费用低,镀液使用周期长。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ー步说明。ー种化学镀双层Ni-P镀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化学除油使用除油粉对エ件进行化学除油; (2)酸洗除锈在体积分数30%的盐酸中除锈; (3)首次活化在体积分数5 10%的硫酸中活化; (4)化学镀酸性高磷Ni-P层采用化学镀酸性高磷Ni-P层镀液在85±2°C条件下施镀5(T60min得酸性高磷Ni-P镀层,镀速为9 14Mm/h ; (5)再次活化在体积分数10%的硫酸中活化; (6)化学镀酸性低磷Ni-P层采用化学镀酸性低磷Ni-P层镀液在88±2°C条件下施镀5(T60min得酸性低磷Ni-P镀层,镀速15 20Mm/h ; (7)镀后处理镀层烘干后视情况进行热处理; 上述各步骤间都要进行水洗。所述步骤(4)中化学镀酸性高磷Ni-P层镀液的配方为六水硫酸镍2(T25g/L、次亚磷酸钠35 45g/L、复合络合剂15(Tl80ml/L、复合稳定剂6 12ml/L、复合光亮剂5 IOml/L、pH 4. 2 4. 6。 所述步骤(6)中化学镀酸性低磷Ni-P层镀液的配方为六水硫酸镍23 28g/L、次亚磷酸钠18 25g/L、乳酸ri2g/L、丙酸:Tl3g/L、醋酸钠2(T40g/L、柠檬酸广7g/L、葡萄糖酸钠4 20g/L、丁ニ酸6 22 g/L、润湿剂8 14mg/L、复合稳定剂6 10ml/L、pH 5. 5 6.0。所述步骤(4)中酸性高磷Ni-P镀层磷含量在10 14%之间。所述步骤(6)中酸性低磷Ni-P镀层磷含量在2 4%之间。所述步骤(4)中酸性高磷Ni-P镀层镀态硬度为Hv45(T550。所述步骤(6)中酸性低磷Ni-P镀层镀态硬度为Hv65(T750。实施例I I)化学除油采用钢铁件无磷除油粉对45#钢エ件进行化学除油,除油液中除油粉浓度为50 g/L,温度为60°C,时间为3 6min ;2)水洗; 3)酸洗除锈在体积分数30%盐酸中除锈Imin; 4)水洗; 5)首次活化在体积分数10%硫酸中活化为20s; 6)水洗; 7)纯水洗; 8)化学镀酸性高磷Ni-P层采用以下配方的化学镀酸性高磷Ni-P层镀液,在温度86°C、条件下施镀50min ;所述化学镀酸性低磷Ni-P层镀液的配方为六水硫酸镍21g/L、次亚磷酸钠36g/L、复合络合剂155ml/L、复合稳定剂llml/L、复合光亮剂5ml/L、pH 4. 2,配制时需用纯水,用体积分数10%硫酸溶液和质量分数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 9)水洗; 10)再次活化在体积分数10%硫酸中活化为30s; 11)水洗; 12)纯水洗; 13)化学镀酸性低磷Ni-P层采用以下配方的化学镀酸性低磷Ni-P层镀液,在温度83°C条件下施镀58min ;所述化学镀酸性低磷Ni-P层镀液的配方为六水硫酸镍28g/L、次亚磷酸钠18g/L、乳酸4g/L、丙酸12g/L、醋酸钠20g/L、柠檬酸I g/L、葡萄糖酸钠5g/L、丁ニ酸10g/L、润湿剂8ml/L、复合稳定剂8ml/L、pH 5. 6,配制时需用纯水,用体积分数10%的硫酸溶液和质量分数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 14)水洗; 15)烘干; 16)热处理。实施例2 1)化学除油采用合金件除油粉对黄铜エ件进行化学除油,除油液中除油粉浓度为50g/L,温度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化学镀双层Ni-P镀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化学除油使用除油粉对エ件进行化学除油; (2)酸洗除锈在体积分数30%的盐酸中除锈; (3)首次活化在体积分数5 10%的硫酸中活化; (4)化学镀酸性高磷Ni-P层采用化学镀酸性高磷Ni-P层镀液在85±2°C条件下施镀5(T60min得酸性高磷Ni-P镀层,镀速为9 14Mm/h ; (5)再次活化在体积分数10%的硫酸中活化; (6)化学镀酸性低磷Ni-P层采用化学镀酸性低磷Ni-P层镀液在88±2°C条件下施镀5(T60min得酸性低磷Ni-P镀层,镀速15 20Mm/h ; (7)镀后处理镀层烘干后视情况进行热处理; 上述各步骤间都要进行水洗。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化学镀双层Ni-P镀层的方法,其特征在干所述步骤(4)中化学镀酸性高磷Ni-P层镀液的配方为六水硫酸镍2(T25g/L、次亚磷酸钠35 45g/L、复合络合剂15(Tl80ml/L、复合稳定剂6 12ml/L、复合光亮剂5 10ml/L、p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明赵国鹏林继月胡耀红鹿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鸿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二轻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