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钉铆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02318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4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铆钉铆合模具,包括:下模;该下模包括底座和入块;该入块设置于底座上方,其顶部具有支撑铆钉的平台面;该平台面上设置有柱状的固定部,该固定部与铆钉底面上的定位孔配合,以对铆钉进行定位;该固定部至该平台面边缘的最小距离小于铆钉底面任意两点间最大距离的二分之一。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保证铆钉和铆接产品不会被压伤而报废,提高产品的合格率,降低生产劳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铆钉铆合模具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ー种铆钉铆合模具,尤其是ー种使用入块固定铆钉的铆合模具。背景技木在生产企业中,一般是采用机械铆接エ艺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用空心铆钉或半空心铆钉铆接在一起。请參照结合图I和图2,如图I所示,图I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铆合模具,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入块示意图,铆合模具10 —般包括上模1,下模2,下模2包括底座29,为了提高铆接质量,一般在铆合模具的下模底座29上设置入块21,该入块21具有固定部211,用于固定铆钉3,在铆合过程中,将铆合件4置于入块21上进行铆合。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机械振动或铆钉对位不准等原因,铆钉3经常会出现从 固定部211跳出或脱离的现象,请參照图3,图3是铆钉3跳出固定部211的示意图,当铆钉3跳出固定部211时,铆钉3会停留在平台面212上,在后续的铆合过程中,铆钉3和铆合件4就会被压伤而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铆钉铆合模具。保证铆钉和铆接产品不会被压伤而报废,提高产品的合格率,降低生产劳动成本。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铆钉铆合模具,下模;该下模包括底座和入块;该入块设置于底座上方,其顶部具有支撑铆钉的平台面;该平台面上设置有柱状的固定部,该固定部与铆钉底面上的定位孔配合,以对铆钉进行定位;该固定部至该平台面边缘的最大距离小于铆钉底面任意两点间最大距离的二分之一。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入块高度高于铆钉高度。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入块还包括側部,设置于该基座和水平台面之间,该平台面为圆形,该侧部为圆台面。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圆台面内凹或者外凸。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平台面为正多边形,该侧部为多棱锥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入块其平台面较小,使铆钉在脱落固定部的时候不足以停留在平台面上,从而防止铆钉和铆合件被同时压上而造成报废。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的柳合キ旲具不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入块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铆钉脱离固定部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入块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铆钉脱离固定部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入块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如块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进ー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请參阅图4,如图4所示,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入块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在图4中,入块21包括固定部211,用于固定铆钉3,其中该铆钉3为空心铆钉或者半空心铆钉,若使用空心铆钉,那么该入块21高度高于铆钉3高度;除此之外,该入块21还具有平台面212,用干支撑铆钉3,且固定部211至该平台面212边缘的最小距离小于铆钉3底面任意两点间最大距离的二分之一;请同时參阅图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铆钉脱离固定部的示意图。当由于机械振动或铆钉对位造成铆钉3沿着方向A从固定部211脱离时,由于该铆钉3的重心没有位于该平台面上,该铆钉3会从入块21上脱落,不会导致铆钉3停留于平台面上,不会造成压伤铆钉和铆合件从而报废的现象。如图6所示,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入块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本实施例所使用的标号和前述实施例所使用的标号相同的,代表相同的元件,为简便起见,在此不一一赘述。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入块的侧部214为外凸结构,当然还可以将入块的侧部设置为内凹结构。如图7所示,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入块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入块平台面为正多边形,其对应的侧部214为多棱锥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专利技术通过减小承载铆钉的平台面面积,降低铆钉掉落到平台面的可能,保证了铆钉和铆接产品不会被压伤而报废,可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降低生产劳动成本。由于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的情况下可以按几种方式具体实施当前特征,因而还应明白,除非另有規定,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前面描述的任何细节,而是应该被宽泛地视为落入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由此落入权利要求的界限或这种界限的等同物内的全部改变例和修改例都被所附权利要求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铆钉铆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摸; 该下模包括底座和入块;该入块设置于底座上方,其顶部具有支撑铆钉的平台面;该平台面上设置有柱状的固定部,该固定部与铆钉底面上的定位孔配合,以对铆钉进行定位; 该固定部至该平台面边缘的最大距离小于铆钉底面任意两点间最大距离的二分之一。2.如权利要求I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飞
申请(专利权)人:达运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