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勺勺体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02308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4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漏勺勺体成型机,在机架的左下梁与右下梁之间固设有支撑座,支撑座的正上方设有模具座,该模具座底部的中心竖直设有支撑轴,支撑轴的下端穿过支撑座上的过孔后套装有大带轮,该大带轮通过皮带与主电机输出轴上的小带轮相连,在模具座开口的正上方设置第一半球体、第二半球体和螺杆。本发明专利技术作为加工漏勺勺体的专机,成型效果很好,其成型质量与通过冲床制得的漏勺勺体基本一致,但本漏勺勺体成型机的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使用方便、操作容易,更重要的是价格低廉,它比冲床的价格便宜3/4左右,这样就能大幅降低用户的设备成本,让小型加工厂也能够承受,而且还可推广用于加工圆底锅的锅体、碗和盆,进而扩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漏勺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勺勺体成型机
技术介绍
漏勺是ー种常用的厨具,它主要用于捞取食材,如面条等。目前,生产漏勺时,一般先将整块铝板下料成圆形片,其次将圆形片放在模具上,通过冲床冲压成型,得到勺体,该勺体为圆形碗状结构,然后在勺体上钻孔,最 后在勺体上设置把手,从而制得成品漏勺。在现有的制造エ艺中,一般通过冲床来将圆形片冲压成型,得到漏勺的勺体,然而冲床的价格昂贵,小型加工厂难以承受,即使能够勉强承受也会大幅増加用户的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价格低廉的漏勺勺体成型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漏勺勺体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该机架具有四根立柱(Ia),这四者呈矩形分布,且左边两根立柱(Ia)的上端通过左上梁(Ib)相连,左边两根立柱(Ia)的下部通过左下梁(Ic)相连,而右边两根立柱(Ia)的上端通过右上梁(Id)相连,右边两根立柱(Ia)的下部通过右下梁(Ie)相连;前面两根所述立柱(Ia)的下端通过前横梁(If)相连,后面两根立柱(Ia)的下端通过后横梁(Ig)相连;在所述左下梁(Ic)与右下梁(Ie)之间固设有支撑座(2),支撑座的正上方设有模具座(3),该模具座为开ロ朝上的圆形碗状结构,且模具座(3)底部的中心竖直设有支撑轴(4);所述支撑轴(4)的下端穿过支撑座(2)上的过孔后套装有大带轮(5),该大带轮(5)通过皮带与主电机(6)输出轴上的小带轮(7)相连,而主电机(6)安装在所述机架(I)的底部;在所述模具座(3)开ロ的正上方设置第一半球体(8)、第二半球体(9)和螺杆(10),其中螺杆(10)竖直设在模具座(3)的中心处,螺杆(10)的下部与导向座(11)上的螺孔螺纹连接,该导向座固设于所述机架(I)的左上梁(Ib)与右上梁(Id)之间;所述螺杆(10)的上端通过换向装置与驱动电机(12)相连,在该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螺杆(10)可绕其轴心线转动;所述变速装置和驱动电机(12)均安装于竖直设置的滑板(13)上,在滑板(13)上固设有至少ー对滑套(14),该滑套活套在对应的两根导向杆(15)上,这两根导向杆(15)分别竖直设在所述左上梁(Ib)及右上梁(Id)的顶面;所述第一半球体(8)通过安装组件与条形块(16)固定,该第一半球体位于条形块(16)的下方,该第一半球体(8)的中心线朝向所述模具座(3)的开ロ设置,且第一半球体能绕其中心线转动;所述条形块(16)的后端与条形连接块(17)的前表面固定,该条形连接块的下端横向设有销轴(18),销轴的两端均套有连接套(19),该连接套(19)分别固设在左后立柱和右后立柱的如表面;所述条形连接块(17)的上端横向设有套管(20),连接轴(21)的左部插入该套管内,该连接轴的右端与丝杆(22)后端垂直固定,该丝杆的前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套筒(23);所述套筒(23)的前部与操纵杆(24)后部同轴连接,操纵杆(24)的前端穿过支座(25)上的过孔后连接有手柄(26),而支座(25)固设在所述机架(I)的右前立柱顶面;所述第二半球体(9)通过安装组件与固定板(27)固定,该第二半球体位于固定板(27)的下方,该第二半球体(9)的中心线朝向所述模具座(3)的开ロ设置,且第二半球体(9)能绕其中心线转动;所述机架(I)的左上梁(Ib)及右上梁(Id)底面对称设有ー块竖直块(28),两块竖直块的下端分别与两块连接条(29)的一端相铰接,这两根连接条(29)左右并排设置,且两根连接条(29)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27)的左、右端面固定,且左边的连接条(29)上固设有压杆(30)。加工漏勺的勺体时,首先将下料好的圆形片水平放置在模具座(3)内,圆形片的边缘与模具座(3)的内壁紧密贴合,再启动所述主电机出),模具座(3)在主电机¢)的带动下发生转动,进而带动模具座(3)内的圆形片一起转动;其次启动所述驱动电机(12),上述螺杆(10)在驱动电机(12)的带动下绕其轴心线转动,由于螺杆(10)下部与所述导向座(11)上的螺孔螺纹连接,所以螺杆(10)转动的同时会向下移动,并带动所述滑板(13)沿导向杆(15)下移,且螺杆(10)的下端最終会对圆形片的中心位置施加下压カ;然后操作者用右手转动所述手柄(26),使所述条形连接块(17)绕其下端的铰接点向前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半球体(8)朝模具座(3)的开ロ移动,最終使第一半球体(8)的部分球体与模具座(3)内的圆形片边缘紧密接触,该第一半球体(8)在转动的模具座(3)带动下被迫绕自己的中心线转动;操作者用右手转动上述手柄(26)的同时,用左手向下压所述压杆(30),以使第二半球体(9)朝模具座(3)的开ロ移动,最終使第二半球体(9)的部分球体与模具座(3)内的圆形片边缘紧密接触,该第二半球体(9)在转动的模具座(3)带动下也被迫绕自己的中心线转动,从而对圆形片进行碾压,并使之发生变形;再后控制所述第一、ニ半球体(8、9)及螺杆(10),使三者相互配合地逐渐向下移动,从而使圆形片由上往下逐渐地成型,最終得到圆形碗状结构的漏勺勺体,最后控制第一、ニ半球体(8、9)及螺杆(10)上移复位,将成型后的漏勺勺体取出,以便加工下一个漏勺勺体。操作者用右手转动所述手柄,并同时用左手下压压杆,这符合人的一般操作习惯,操作方便,人机性能好。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本专利技术作为加工漏勺勺体的专机,成型效果很好,其成型质量与通过冲床制得的漏勺勺体基本一致,但本漏勺勺体成型机的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使用方便、操作容易,更重要的是价格低廉,它比冲床的价格便宜3/4左右,这样就能大幅降低用户的设备成本,让小型加工厂也能够承受,而且还可推广用于加工圆底锅的锅体、碗和盆,进而扩大本专利技术的适用范围。所述换向装置包括箱体(31)、主动锥齿轮(32)、从动锥齿轮(33)、输入轴(34)和输出轴(35),其中箱体(31)固设在所述滑板(13)的前板面,所述输入轴(34)的左部及中部支撑在该箱体上,输入轴(34)的右部伸到箱体(31)タト,该伸出端上的从动带轮(36)通过皮带与所述驱动电机(12)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37)相连;所述主动锥齿轮(32)套装在输入轴(34)位于箱体(31)内的轴身上,该主动锥齿轮与所述从动锥齿轮(33)相啮合,而从动锥齿轮(33)固套于所述输出轴(35)的上端,该输出轴的下端穿过箱体(31)底部的安装孔后,与所述螺杆(10)的上端同轴连接。以上换向装置不仅能可靠地将驱动电机输出的动カ换向,进而带动螺杆(10)绕其轴心线转动,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实施,造价低廉,能进ー步降低用户的经济负担,当然其他结构形式的换向装置也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采用蜗轮蜗杆机构的换向装置。所述第一安装组件由第一安装板(38)、第一安装基板(39)、第一转轴(40)、第一固定套(41)、第一连接基板(42)和第一螺栓(43)构成,其中第一安装板(38)和第一安装基板(39)贴合固定,而第一安装板(38)将所述第一半球体(8)的开ロ端封ロ,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0)垂直固定在第一安装基板(39)上,且第一转轴(40)插入所述第一固定套(41)内,该第一转轴插入端的环形凸台由第一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勺勺体成型机,其特征在干包括机架(1),该机架具有四根立柱(la),这四者呈矩形分布,且左边两根立柱(Ia)的上端通过左上梁(Ib)相连,左边两根立柱(Ia)的下部通过左下梁(Ic)相连,而右边两根立柱(Ia)的上端通过右上梁(Id)相连,右边两根立柱(Ia)的下部通过右下梁(Ie)相连;前面两根所述立柱(Ia)的下端通过前横梁(If)相连,后面两根立柱(Ia)的下端通过后横梁(Ig)相连; 在所述左下梁(Ic)与右下梁(Ie)之间固设有支撑座(2),支撑座的正上方设有模具座(3),该模具座为开ロ朝上的圆形碗状结构,且模具座(3)底部的中心竖直设有支撑轴(4);所述支撑轴(4)的下端穿过支撑座(2)上的过孔后套装有大带轮(5),该大带轮(5)通过皮带与主电机(6)输出轴上的小带轮(7)相连,而主电机(6)安装在所述机架(I)的底部; 在所述模具座(3)开ロ的正上方设置第一半球体(8)、第二半球体(9)和螺杆(10),其中螺杆(10)竖直设在模具座(3)的中心处,螺杆(10)的下部与导向座(11)上的螺孔螺纹连接,该导向座固设于所述机架(I)的左上梁(Ib)与右上梁(Id)之间;所述螺杆(10)的上端通过换向装置与驱动电机(12)相连,在该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螺杆(10)可绕其轴心线转动;所述变速装置和驱动电机(12)均安装于竖直设置的滑板(13)上,在滑板(13)上固设有至少ー对滑套(14),该滑套活套在对应的两根导向杆(15)上,这两根导向杆(15)分别竖直设在所述左上梁(Ib)及右上梁(Id)的顶面; 所述第一半球体(8)通过第一安装组件与条形块(16)固定,该第一半球体位于条形块(16)的下方,该第一半球体(8)的中心线朝向所述模具座(3)的开ロ设置,且第一半球体(8)能绕其中心线转动;所述条形块(16)的后端与条形连接块(17)的前表面固定,该条形连接块的下端横向设有销轴(18),销轴的两端均套有连接套(19),该连接套(19)分别固设在左后立柱和右后立柱的如表面;所述条形连接块(17)的上端横向设有套管(20),连接轴(21)的左部插入该套管内,该连接轴的右端与丝杆(22)后端垂直固定,丝杆(22)的前部通过螺纹同轴连接有套筒(23);所述套筒(23)的前部与操纵杆(24)后部同轴连接,操纵杆(24)的前端穿过支座(25)上的过孔后连接有手柄(26),而支座(25)固设在所述机架(I)的右前立柱顶面; 所述第二半球体(9)通过第二安装组件与固定板(27)固定,该第二半球体位于固定板(27)的下方,该第二半球体(9)的中心线朝向所述模具座(3)的开ロ设置,且第二半球体(9)能绕其中心线转动;所述机架(I)的左上梁(Ib)及右上梁(Id)底面对称设有ー块竖直块(28),两块竖直块的下端分别与两根连接条(29)的一端相铰接,这两根连接条(29)呈左右并排设置,而两根连接条(29)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27)的左、右端面固定,且左边的连接条(2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明飞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