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带便装拆的联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9242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7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动带便装拆的联接装置,适应于安装在传动装置的传动轴上,所述传动带便装拆的联接装置包括呈中空结构的第一联接件,所述传动轴包括呈间隔对接且同轴设置的第一传动轴及第二传动轴,所述间隔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套于所述传动轴上的传动带的厚度,所述第一联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呈可拆卸的连接。由于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呈间隔对接且同轴的设置,该间隔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传动带的厚度,且第一联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呈可拆卸的连接,故在更换传动带时,只要拆开第一联接件与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连接关系,即可对传动带进行装拆,从而使得传动带的装拆方便快速,且占用时间更少。(*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联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传动带便装拆的联接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庞大的传动装置中,会使用到众多的传动轴、带轮及传动带等部件,通过传动轴、带轮及传动带的相互协调的配合,从而实现传动装置所需的各种传动功能。其中,在焊装主线搬运台车上,该搬运台车是由辊床多驱动轴同步驱动的,辊床上安装有数个传动轴(一般为5轴),该数个传动轴中的主动轴通过传动带来带动数个传动轴中的从动轴做顺序同步的作动,当数个传动轴上的某一条传动带损坏需要更换时,此时就要将该传动带相对应的两传动轴拆卸才能更换;当数个传动轴上的某相邻两条传动带损坏需要更换时,此时就要将该两条传动带对应的三个传动轴拆卸才能更换。然而,由于辊床上的数个传动轴上均安装有轴承座、辊轮及轴承等部件,当要更换数个传动轴上的传动带时,就需要将该传动带对应的传动轴上的轴承座和轴承等部件从辊床上拆卸下来,才能拆卸传动带对应的传动轴;当更换新的传动带后,并需要对安装后的传动轴进行调试,因而,使得传动装置中的传动带更换困难且非常耗时。再者,上述的传动轴遇到其它夹具或者设备干涉时,上述的问题显得更突出。因此,急要求一种便于传动装置的传动轴上的传动带装拆以降低更换时间的传动带便装拆的联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传动装置的传动轴上的传动带装拆以降低更换时间的传动带便装拆的联接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传动带便装拆的联接装置,适应于安装在传动装置的传动轴上,其中,所述传动带便装拆的联接装置包括呈中空结构的第一联接件,所述传动轴包括呈间隔对接且同轴设置的第一传动轴及第二传动轴,所述间隔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套于所述传动轴上的传动带的厚度,所述第一联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呈可拆卸的连接。较佳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带便装拆的联接装置还包括呈中空结构的第二联接件,所述第二联接件呈固定的套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并沿径向凸出该第二传动轴形成一台阶,所述第一联接件套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二联接件位于所述第一联接件内并与该第一联接件啮合,所述第一联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台阶相抵触。其中,上述的第二联接件,使得第一联接件借助第二联接件,能更可靠的确保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之间动力传输的可靠性,上述的台阶,使第一联接件只能沿第二传动轴的轴向往远离第一传动轴的一侧滑动,从而为传动带的更换避让出空间。具体地,如下所述第一传动轴沿径向延伸出一固定环,所述第一联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环呈可拆卸的连接,使得第一联接件借助固定环使得该第一联接件与第一传动轴之间的连接更可靠,且装拆更方便。同时,所述固定环沿轴向开设有定位插槽,所述第一联接件对应凸伸出一定位插块,所述定位插块沿径向位于所述第一联接件的中空结构外,以实现固定环与第一联接件的快速定位。再者,所述固定环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固定环并与所述第一联接件螺纹连接,使得第一联接件与固定环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更简单可靠。最后,所述第一联接件的内壁开设有内齿牙,所述第二联接件对应的设置有外齿牙,所述内齿牙呈配合的套于所述外齿牙上,以使得第一联接件和第二联接件的啮合更简单可靠。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带便装拆的联接装置还包括呈中空结构的第二联接件,所述第二联接件分别呈固定的套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上,套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二联接件凸伸出该第一传动轴形成第一台阶,套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二联接件凸伸出该第二传动轴形成第二台阶,所述第一联接件套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上,且所述第二联接件位于所述第一联接件内并与该第一联接件啮合,所述第一联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台阶抵触,所述第一联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台阶抵触。其中,上述的第二联接件与第一联接件的啮合,且第一联接件的两端与第一台阶、第二台阶抵触,从而确保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之间动力传输的可靠性,并便于第一联接件拆卸。具体地,如下所述第一联接件的内壁设置有内齿牙,所述第二联接件对应的设置有外齿牙,所述内齿牙呈配合的套于所述外齿牙上,以使得第一联接件与第二联接件的啮合更简单可O同时,所述传动带便装拆的联接装置还包括呈中空结构的压盖,所述压盖套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并与所述第一联接件呈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一联接件通过所述压盖与所述第二台阶抵触,使得第一联接件借助压盖即可与第二台阶抵触固定,也可以借助拆卸压盖而使第一联接件沿第一传动轴的轴向往远离第二传动轴的一侧滑动,从而为传动带的更换避让出空间。最后,所述第一联接件对应的部位朝所述第一台阶处凸伸出一抵触凸台,所述抵触凸台与所述第一台阶相抵触,使得第一联接件与第一台阶的抵触简单。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呈间隔对接且同轴的设置,该间隔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传动带的厚度,且第一联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呈可拆卸的连接,故在更换传动带时,只要拆开第一联接件与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连接关系,且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在传动装置的安装关系保持原有的状态,即可对传动带进行装拆,从而使得传动带的装拆方便快速,且占用时间更少。又由于更换传动带是在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保持原有的安装状态下进行的,故使得安装有本技术传动带便装拆的联接装置的传动装置的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在其它夹具或设备干涉下仍能具有传动带更换方便的优点,故扩大了本技术传动带便装拆的联接装置的使用范围。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传动带便装拆的联接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所示第一传动轴的主视图。图3是图2所示第一传动轴的右视图。图4是图I所示第一传动轴的俯视图中的局部图。图5是图I中所示第一联接件的左视图。图6是图I中所示第二联接件的左视图。图7是本技术传动带便装拆的联接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所示第一联接件的右视图。图9是图7中所示第二联接件的右视图。图10是图7中所示压盖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请参阅图1,图I展示了本技术传动带便装拆的联接装置第一实施例,并结合图2至图6,本实施例的传动带便装拆的联接装置100适应于安装在传动装置的传动轴上。该传动带便装拆的联接装置100包括呈中空结构的第一联接件10,传动轴包括呈间隔对接且同轴设置的第一传动轴210及第二传动轴220,间隔的距离dl大于或等于套于传动轴上的传动带的厚度,以使得套于传动轴上的传动带能通过该间隔从传动轴上取下,第一联接件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动轴210和第二传动轴220呈可拆卸的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传动带便装拆的联接装置100还包括呈中空结构的第二联接件20,该第二联接件20呈固定的套于第二传动轴220上并沿径向凸出该第二传动轴220形成一台阶21,第一联接件10套于第二传动轴220上,第二联接件20位于第一联接件10内并与该第一联接件10啮合,第一联接件10的一端与台阶21相抵触,在更换传动带时,只能使第一联接件10往第二传动轴220处滑动,从而使第一联接件10能快速地避让出传动带更换的空间,因而使得传动带的更换更快速。其中,实现第一联接件10与第二联接件20啮合方式是第一联接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千山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