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碎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88355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铸造清理铸型内的碎砂装置,属于砂型铸造生产领域。吸碎砂装置,包括主气道、进气道以及吸沙气道,所述主气道具有一个开口端和一个封口端,靠近所述封口端的位置侧部联通连接所述吸砂气道,正对所述主气道封口端方向上联通连接所述进气道,所述进气道进气口连接气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清理下芯前铸型内的碎砂,也可以清理下芯后铸型内的碎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途广,效果好,减轻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铸造清理铸型内的碎砂装置,属于砂型铸造生产领域。
技术介绍
铸件在注模之前需要对模具内进行清沙,以往铸件的清砂都是通过水爆、气动振动、碱煮、抛丸等工艺,存在铸件处理后缺乏光泽度,破坏铸件表面,不符合环保要求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吸碎砂装置,可以清理下芯前铸型内的碎砂,也可以清理下芯后铸型内的碎砂。吸碎砂装置,包括主气道、进气道以及吸沙气道,所述主气道具有一个开口端和一个封口端,靠近所述封口端的位置侧部联通连接所述吸砂气道,正对所述主气道封口端方向上联通连接所述进气道,所述进气道进气口连接气动装置。所述吸沙气道端口连接软管。气动装置启东后,使主气道内部形成负压区C,所述吸沙气道产生吸沙气流。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吸碎砂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主气道;2、进气道;3、吸沙气道;a、软管连接气动装置;b、吸沙口连接软管;C、负压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吸碎砂装置包括主气道I、进气道2以及吸沙气道3,主气道I由一段3/4吋自来水管,进气道2由一段1/2吋自来水管,吸沙气道3由一段直径 的钢管,焊接而成。使用方法第一步、在吸沙气道进砂口接上一根塑料软管;第二步、在进气道2进气孔接上另一根塑料软管,该塑料软管另一头接上空气动力;第三步、手持该装置,将吸沙气道3塑料软管靠近有碎砂的铸型位置;气动装置启东后,使主气道内部形成负压区C,所述吸沙气道产生吸沙气流,就可以将该处碎砂吸走,从而达到清理铸型内碎砂的目的。本技术可以清理下芯前铸型内的碎砂,也可以清理下芯后铸型内的碎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途广,效果好,减轻劳动强度。权利要求1.吸碎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气道(I)、进气道(2)以及吸沙气道(3),所述主气道(I)具有一个开口端和一个封口端,靠近所述封口端的位置侧部联通连接所述吸砂气道(3),正对所述主气道(I)封口端方向上联通连接所述进气道(2),所述进气道(2)进气口连接气动装置(a)。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吸碎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沙气道(3)端口连接软管(b)。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铸造清理铸型内的碎砂装置,属于砂型铸造生产领域。吸碎砂装置,包括主气道、进气道以及吸沙气道,所述主气道具有一个开口端和一个封口端,靠近所述封口端的位置侧部联通连接所述吸砂气道,正对所述主气道封口端方向上联通连接所述进气道,所述进气道进气口连接气动装置。本技术可以清理下芯前铸型内的碎砂,也可以清理下芯后铸型内的碎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途广,效果好,减轻劳动强度。文档编号B22C5/00GK202377482SQ201120481729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9日专利技术者张标, 施允辉 申请人:南通市创标球墨铸造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标施允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创标球墨铸造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