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用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及其固化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85139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层作为中间层的多层光盘和用于该固化物层的树脂组合物,该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含有一个分子中具有一个或两个(甲基)丙烯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A)、(甲基)丙烯酸酯单体(B)和光聚合引发剂(C);该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A)由分子量为350以下的单官能或二官能有机异氰酸酯(a)与具有羟基的单(甲基)丙烯酸酯(b)反应而得到;相对于(A)成分和(B)成分的总量,(A)成分的含量为5重量%至低于40重量%,其余为(B)成分。该树脂组合物具有如下特征:形成上述中间层后,上述树脂组合物在固化前后翘曲的变化小且固化后压模的剥离性良好,因此适合于利用2P法的基板成形,并且多层光盘的批量生产性也优良,而且所得到的光盘在高温多湿条件下在耐久试验前后翘曲的变化也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层光盘用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对该组合物照射紫外线等而得的固化物、和具有该固化物作为透明树脂中间层的光盘。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固化时翘曲的变化量和在高温多湿条件下放置后翘曲的变化量小、从压模的剥离性优良、对高效生产新ー代高密度光盘有用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
技术介绍
近年来对光盘大容量化的要求明显增加。作为提高光盘记录容量的技术,可以列 举记录/播放光束的短波长化、记录/播放光束照射光学体系中物镜的高NA(开口数)化、记录层的多层化等。其中利用记录层的多层化进行的大容量化,与短波长化或高NA化相比,可以低成本实现大容量化。例如,具有两个记录层的DVD光盘,具有两个记录层隔着透明树脂中间层层叠的结构。具体而言,为如下的结构从记录/再生光束入射方向起依次层叠O. 6mm的第一透明树脂基板、第一记录层、第一半透明反射层、胶粘层、透明树脂中间层、第二记录层、第二反射层、胶粘层、O. 6mm的第二透明树脂基板。作为此时的透明树脂中间层的形成方法,可以列举如下方法在形成于第一半透明反射层上的胶粘层上涂布形成透明树脂中间层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并将具有记录/再生光束的引导用导沟等凹凸图案的透明树脂压模载置后进行旋转涂布,使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层固化,然后剥离该压模,由此形成在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的表面转印有凹凸图案的透明树脂中间层;或者在具有凹凸图案的透明树脂压模上形成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层后,在涂布于第一半透明反射层上的胶粘层形成用树脂上载置带有该固化物层的透明树脂压模,利用旋转涂布形成胶粘层,并使该胶粘层固化,然后将透明树脂压模从该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层剥离,由此形成转印有凹凸图案的透明树脂中间层。在读取专用蓝光光盘中,在例如直径120mm、厚I. Imm的聚碳酸酯基板的单面转印坑状的记录图案,在该基板的表面形成作为第一记录层的第一反射膜,例如银合金反射膜,再在第一反射膜上隔着胶粘层形成转印有坑状的记录图案的透明树脂中间层,并在该透明树脂中间层上形成作为第二记录层的第二反射膜,例如银合金反射膜。关于银合金反射膜,已提出例如通过溅射法在真空中进行成膜的方法。在记录型蓝光光盘中,为如下的结构在例如直径120mm、厚I. Imm的聚碳酸酯基板的单面转印坑状的记录图案,并在该基板的表面层叠第一反射膜、第一介电层、第一记录层、第二介电层,再依次层叠胶粘层、透明树脂中间层、第二反射膜、第三介电层、第二记录层、第四介电层。上述情况中,通常透明树脂中间层以如下方式形成在形成于第一反射膜或第二介电层上的胶粘层上涂布形成透明树脂中间层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按压到具有记录/再生光束的引导用导沟等凹凸图案的透明树脂压模上,并使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固化,然后剥离该压模,使凹凸转印至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的表面(转印法)。通常,在透明树脂中间层的凹凸面上形成有第二反射膜,在其相反面通过胶粘层,在读取专用蓝光 光盘中胶粘有第一反射层,而在记录型蓝光光盘中胶粘有第二介电层。一般而言,该转印法称为2P (Photo Polymerization :光聚合)法,所使用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称为2P树脂(或2P剤)。用于透明树脂压模的透明树脂可以列举丙烯酸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烯烃类树脂(特别是非晶质聚烯烃)、聚酯类树脂、聚苯こ烯树脂、环氧树脂等。这些物质中,从2P树脂固化后的剥离性、低吸湿性、形状稳定性等观点考虑,优选非晶质聚烯烃,从材料成本的观点考虑,优选聚碳酸酯树脂。目前已提出一种多层光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其在为了降低成本而使用廉价的聚碳酸酯制压模时也可容易剥离,成品率也提高,且可供给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光记录媒体,并且也正在开发适合于该制造方法的树脂(专利文献I)。—般而言,DVD的O. 6mm的树脂基板、蓝光光盘的I. Imm的树脂基板使用聚碳酸酯树脂。使用聚碳酸酯树脂作为透明树脂压模时,通过使用与2P树脂不同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作为与树脂基板侧的第一反射膜或第二介电层之间的胶粘层,可容易地将聚碳酸酯制树脂压模从固化后的2P树脂层剥离。若从透明树脂压模的剥离性不良,则透明树脂中间层的一部分会与透明树脂压模一同剥离,在透明树脂中间层产生缺陷。若从透明树脂压模往透明树脂中间层的凹凸图案的转印性不良,则记录/再生时会发生错误。另外,当紫外线固化后光盘的翘曲大时,在形成的透明树脂中间层的凹凸面上会无法均匀形成记录层或反射层,而在DVD的情况下会无法贴合第二基板,在蓝光光盘的情况下则会无法均匀形成O. Imm的光透射层。另外,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进行保存时光盘的翘曲会变大,若形成在透明树脂中间层的凹凸图案发生变形,贝1J第一或第二记录层的记录特性(例如抖动(jitter)特性)会不相等。专利文献2至5所记载的2P树脂,使用金属制压模在形成于玻璃基板上的树脂层上形成凹凸图案,而没有关于利用透明树脂压模形成凹凸图案的记载。另外,专利文献6至9中虽有2P树脂的记载,但没有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树脂的记载。专利文献10中虽然记载了用于光盘中的光透射层的紫外线固化型组合物,但关于该紫外线固化型组合物的固化物从透明树脂压模的剥离性并无记载。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7-224057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5-59139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平5-132534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平5-140254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平5-132506号公报专利文献6 :日本特开2003-331463号公报专利文献7 :日本特开2004-288242号公报专利文献8 日本特开2004-288264号公报专利文献9 日本特开2005-332564号公报专利文献10 日本特开2009-1580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通常作为多层光盘用的2P剂使用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需要通过压模的凹凸图案的形成和固化后从压模的剥离性高。若从压模的剥离性不良,则会产生该固化物的一部分附着在压模上,在其缺损部分反射膜或介电层不胶粘,或因凹凸图案的缺损导致记录/再生时发生错误等问题,而导致光盘的生产效率降低。另外,即使为从压模的剥离性高的树脂组合物,当树脂组合物固化时,或将具有该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层的光盘置于高温多湿条件下时,若其前后的翘曲的变化大,则会引起光盘信息读取错误的发生等问题。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容易从压模,特别是聚碳酸酯制透明树脂压模剥离,并且将所得到的光盘置于高温多湿条件下时,其前后的翘曲的变化也小的树脂组合物和具有其固化物层的多层光盘。本专利技术人等发现含有由分子量350以下的单官能或ニ官能有机异氰酸酯与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反应所得到的ー个分子中具有ー个或两个(甲基)丙烯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単体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也称为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或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其从压模的剥离性优良,该树脂组合物在固化时光盘翘曲的变化小,并且所得到的多层光盘即使置于高温多湿条件下,其前后的翘曲的变化也小。本专利技术涉及以下(I)至(19)(I) ー种多层光盘,其具有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层,该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含有ー个分子中具有ー个或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堤裕贵小林大祐内藤正弘松尾雄一朗木户场润本桥隼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