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叠前时间偏移走时处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82139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0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震叠前时间偏移走时处理方法及装置,涉及计算机高性能计算、并行计算领域、石油地震勘探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地震叠前时间偏移走时处理方法包括:对成像空间建立三维X-Y-Z坐标系,每个点按照(x,y,z)坐标唯一确定,对X、Y坐标相同的点所构成与Z轴平行的竖线之间并行进行走时计算,对每条竖线内的点并行进行走时计算;建立计算统一设备架构(CUDA)线程模型和CUDA内存模型以进行上述并行走时计算。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地震叠前时间偏移走时处理装置。本申请技术方案解决了叠前时间偏移走时计算的瓶颈,令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性能获得大大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高性能计算、并行计算领域、石油地震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NVIDIA的Fermi GPU设计的地震叠前时间偏移走时计算并行算法。
技术介绍
地震资料处理是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传统的方法是通过人工放炮方式产生地震波,通过地面检波器将地下不同地质层反射回来的地震波信号收集后,利用大型计算机通过多套专业处理软件和一套完整的叠前时间偏移、叠前深度偏移软件系统进行资料处理,从而得到地下的构造以及成像。为石油钻井提供更加可靠的勘探数据,用于勘探专家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和解释,掌握地下的油气构造。叠前时间偏移是构造复杂成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能适应纵向速度变化较大的情况,适用于大倾角的偏移成像。而其中走时计算是计算地震波从震源传到观测点所经过的时间,即计算地震波从震源传到成像点所经过的时间与地震波从成像点传到观测点所走过的时间之和。因此,走时计算是叠前时间偏移中最关键、最费时的一个环节,其采用的算法大致分为三类,即直射线、弯曲射线以及非对称走时计算。由于叠前时间偏移动辄需要处理数以TB的海量数据,以串行方式实现的走时计算算法,处理性能十分低,已经严重制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清谢海波赵开勇吴庆
申请(专利权)人: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