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48529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4 19:17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地震数据,根据所述地震数据确定成像速度场数据和品质因子场数据;根据所述品质因子场数据,计算射线路径补偿旅行时间;获取所述地震数据对应的走时表、补偿旅行时间表和叠前地震道数据;根据所述走时表和补偿旅行时间表,对所述叠前地震道数据进行补偿;根据所述补偿后的叠前地震道数据,生成成像结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可以提高偏移成像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地震数据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地震偏移成像方法是根据在地面上以一定方式进行弹性波激发,并在地面的一定范围(孔径)内记录来自地下弹性分界面的反射波,并利用所述反射波进行成像,进而研究地下地质岩层结构及其物性特征的一种方法。现有的地震偏移方法通常包括:假设地下介质为声波或者弹性波,获取来自地下的弹性分界面的反射波。利用所述获取到的反射波来进行成像。进一步地,由于地下的地层介质并非完全弹性介质,并且由于地层中存在流体,地震波在实际地下介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衰减,导致波形振幅能量减弱、相位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地震数据成像的结果不准确,例如:反射轴偏离实际位置、相对振幅关系不准确等,同时成像结果的分辨率也较低。因此,通常还可以利用Q补偿处理方法,例如反Q滤波方法、谱平衡方法等,对获取到的反射波进行处理,使得用于成像的地震数据可以精确反映出地下情况。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地震偏移方法中,对获取的地震波采用Q补偿处理方法进行处理,由于现有的传统补偿方法都是在时间域进行一维补偿,因此补偿精度较低,从而导致偏移成像的成像结果不准确,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以提高偏移成像结果的准确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包括:获取地震数据,根据所述地震数据确定成像速度场数据和品质因子场数据;根据所述品质因子场数据,计算射线路径补偿旅行时间;获取所述地震数据对应的走时表、补偿旅行时间表和叠前地震道数据;根据所述走时表和补偿旅行时间表,对所述叠前地震道数据进行补偿;根据所述补偿后的叠前地震道数据,生成成像结果。优选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走时表和补偿旅行时间表,对所述叠前地震道数据进行补偿,包括:确定所述走时表和补偿旅行时间表中与所述叠前地震道数据对应的炮点、检波点的走时和补偿旅行时间;利用所述与所述地震道数据对应的炮点、检波点的走时和补偿旅行时间对所述叠前地震数据进行补偿。优选方案中,所述根据补偿后的叠前地震道数据,生成成像结果,包括:将所述补偿后的能量叠加到相应的成像点道集,根据所述成像点道集中的数据,生成成像结果。优选方案中,在对所述叠前地震道数据进行补偿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叠前地震道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走时表和补偿旅行时间表,对叠前地震道数据进行补偿,包括:根据所述走时表和补偿旅行时间表,对经过所述预处理操作后的叠前地震道数据进行补偿。优选方案中,所述预处理操作包括:傅里叶变换操作。优选方案中,所述根据品质因子场数据,计算射线路径补偿旅行时间,采用下述公式实现:T*(x)=∫ray1v0Qds]]>其中,T*表示补偿旅行时间,v0表示声波速度,Q表示品质因子,x表示成像点的位置,s表示射线路径。优选方案中,所述利用与所述地震道数据对应的炮点、检波点的走时和补偿旅行时对所述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补偿,包括:利用下述公式计算补偿后的成像点的能量:us′=(xr,xs,x)~18π3∫dωiωeiω(τs+τr)us(xr,xs,ω)F(xr,xs,x,ω)]]>其中,W(xr,xs,x,ω)=exp[-ω2T*(xr,xs,x)]+σ2exp[-ωT*(xr,xs,x)]+σ2]]>σ2=exp[-(0.23G+1.63)]其中,xr表示检波点位置;xs表示炮点位置;x表示成像点位置;i表示虚数单位;ω表示角频率;ω0表示参考频率,取值为所述地震数据的主频;us(xr,xs,ω)表示变换到频率域的地震道数据;u's(xr,xs,x)表示经过相位、振幅补偿的成像点位置的能量;T*(xr,xs,x)表示炮点和检波点到成像点的补偿旅行时之和;F(xr,xs,x,ω)用于表示补偿滤波器;W(xr,xs,x,ω)表示振幅补偿因子,G表示增益限制。一种地震偏移成像装置,包括:地震数据获取模块、射线路径补偿旅行时间计算模块、关联数据获取模块、补偿模块和成像模块;其中,所述地震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地震数据,根据所述地震数据确定成像速度场数据和品质因子场数据;所述射线路径补偿旅行时间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品质因子场数据,计算射线路径补偿旅行时间;所述关联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地震数据对应的走时表、补偿旅行时间表和叠前地震道数据;所述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走时表和补偿旅行时间表,对所述叠前地震道数据进行补偿;所述成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补偿后的叠前地震道数据,生成成像结果。优选方案中,所述补偿模块包括:数据确定子模块和补偿计算子模块;其中,数据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走时表和补偿旅行时间表中与所述叠前地震道数据对应的炮点、检波点的走时和补偿旅行时间;补偿计算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数据确定子模块确定的与所述地震道数据对应的炮点、检波点的走时和补偿旅行时间对所述叠前地震数据进行补偿。优选方案中,所述地震偏移成像装置,还包括: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叠前地震道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相应地,所述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走时表和补偿旅行时间表,对所述预处理模块得到的经过所述预处理操作后的叠前地震道数据进行补偿。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的与地震数据对应的走时表和补偿旅行时间表,对所述地震数据对应的叠前地震道数据进行补偿,补偿过程中,可以控制高频成分振幅补偿的稳定性以及补偿频带的宽度,从而可以有效、稳定地补偿地层吸收衰减效应引起的在偏移成像结果上能量及频率成分的衰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可以提高成像结果的分辨率,从而提高了偏移成像结果的准确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地震偏移成像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是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不同增益限制参数对应的振幅谱补偿系数示意图;图3示出了利用现有技术得到的预设数据的地震偏移成像结果;图4示出了利用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得到的图3的预设数据的地震偏移成像结果;图5是图3所示的地震偏移成像结果与图4所示的偏移成像结果的波数谱对比示意图;图6示出了利用现有技术得到的实际地震数据的地震偏移成像结果;图7示出了利用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得到的图6的实际地震数据的地震偏移成像结果;图8是图6所示的地震偏移成像结果与图7所示的偏移成像结果的波数谱对比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地震偏移成像装置一个实施例的模块图;图10是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补偿模块的一种组成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地震数据,根据所述地震数据确定成像速度场数据和品质因子场数据;根据所述品质因子场数据,计算射线路径补偿旅行时间;获取所述地震数据对应的走时表、补偿旅行时间表和叠前地震道数据;根据所述走时表和补偿旅行时间表,对所述叠前地震道数据进行补偿;根据所述补偿后的叠前地震道数据,生成成像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地震数据,根据所述地震数据确定成像速度场数据和品质因子场数据;根据所述品质因子场数据,计算射线路径补偿旅行时间;获取所述地震数据对应的走时表、补偿旅行时间表和叠前地震道数据;根据所述走时表和补偿旅行时间表,对所述叠前地震道数据进行补偿;根据所述补偿后的叠前地震道数据,生成成像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走时表和补偿旅行时间表,对所述叠前地震道数据进行补偿,包括:确定所述走时表和补偿旅行时间表中与所述叠前地震道数据对应的炮点、检波点的走时和补偿旅行时间;利用所述与所述地震道数据对应的炮点、检波点的走时和补偿旅行时间对所述叠前地震数据进行补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补偿后的叠前地震道数据,生成成像结果,包括:将所述补偿后的能量叠加到相应的成像点道集,根据所述成像点道集中的数据,生成成像结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叠前地震道数据进行补偿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叠前地震道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走时表和补偿旅行时间表,对叠前地震道数据进行补偿,包括:根据所述走时表和补偿旅行时间表,对经过所述预处理操作后的叠前地震道数据进行补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操作包括:傅里叶变换操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品质因子场数据,计算射线路径补偿旅行时间,采用下述公式实现:T*(x)=∫ray1v0Qds]]>其中,T*表示补偿旅行时间,v0表示声波速度,Q表示品质因子,x表示成像点的位置,s表示射线路径。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与所述地震道数据对应的炮点、检波点的走时和补偿旅行时对所述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补偿,包括:利用下述公式计算补偿后的成像点的能量:us′(xr,xs,x)~18π3∫dωiωeiω(τs+τr)us(xr,xs,&om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巍毅王成祥张建磊崔全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