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间苯二胺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以聚芳香胺为代表的共轭高分子材料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并得到广泛的应用。聚间苯二胺是其中一种很重要的共轭高分子,由于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优异的氧化还原特性和分子结构可控等特点,已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应用在多个领域。如Li等报道了聚间苯二胺的优越水处理性能。李新贵等亦系统研究了聚间苯二胺合成及其水处理的应用。Sun等发现了聚间苯二胺在生物传感极具应用潜力。当前,纳米化是聚芳香胺合成的一个重点内容。常用的合成方法有软模板法,催化法,自组装法等。此类方法是基于化学氧化聚合提出来的,可高效合成聚芳香胺纳米材料。同时,此类方法一般采用“快混”工艺,即将引发剂溶液(如,过硫酸盐等)快速地与芳香胺单体溶液混合,以此抑制聚合物的二次生长,实现纳米化制备聚芳香胺。但此类工艺的缺点是所得产物产率低于逐步滴加引发剂所得的产物产率,而且因为大批量快速加入引发剂可能会引起“爆聚”现象,不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常规的化学氧化聚合法采用逐步滴加引发剂,可有效克服快混工艺面临的不足。但是,此工艺亦使其难以制备纳米级的聚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立元,王海鹰,张理源,苏珍,杨志辉,杨卫春,彭兵,闵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