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70819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1 0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型加载装置。该模型加载装置包括:安装框架(10);载荷施加装置,载荷施加装置包括压力施加装置(30)和/或拉力施加装置(40),压力施加装置(30)和/或拉力施加装置(40)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框架(10)上,对测试元件(50)施加相应的载荷;元件定位装置(20),设置在安装框架(10)上,并定位测试元件(50)。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型加载装置,占用空间小、能够实现多路加载任务、综合性好、成本较低、且能够实现复杂模型加载功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力学分析实验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模型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光弹性应力冻结试验中,传统的模型加载装置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种。通用的加载装置最常用的是砝码-杠杆式,可对模型做简单拉伸、压缩及弯曲等试验,用于测量模型材料的主要性质,但通用的加载装置难以完成复杂模型的多路加载任务。专用加载装置是根据模型的具体形状、尺寸及其受载情况专门设计的,因此具有较高的专用性,使用范围受到很大约束。根据三向光弹性应力冻结试验需要单独设计、加工模型的加载装置,既占用科研资金,又不利于提高试验效率,而且应力冻结的加载装置的结构复杂,需要多个装置来分别实现相应的测试,试验中占用较大的恒温箱空间,且试验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能够实现多路加载任务、综合性好、成本较低、且能够实现复杂模型加载功能的模型加载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模型加载装置,包括安装框架;载荷施加装置,载荷施加装置包括压力施加装置和/或拉力施加装置,压力施加装置和/或拉力施加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框架上,对测试元件施加相应的载荷;元件定位装置,设置在安装框架上,并定位测试元件。进一步地,安装框架包括固定连接的横向支撑梁和纵向支撑梁,横向支撑梁和纵向支撑梁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压力施加装置和/或拉力施加装置通过安装孔可调节地安装在安装框架上。进一步地,压力施加装置包括杠杆支撑机构,杠杆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框架的顶部的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支撑架上的转轴;杠杆,杠杆绕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压力传递杆,压力传递杆的一端铰接在转轴一侧的杠杆上,压力传递杆的另一端与测试元件相抵接。进一步地,元件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压力传递杆下方的元件支撑梁,元件支撑梁沿安装框架的纵向方向位置是可调的。进一步地,压力传递杆的长度是可调的。进一步地,杠杆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转轴安装孔,转轴可选择地铰接在任意一个转轴安装孔。进一步地,安装框架上还设置有限定压力传递杆的运动方向的导向梁,导向梁设置在与安装框架的两个相邻的纵向支撑梁之间。进一步地,拉力施加装置包括定滑轮组;吊绳,吊绳绕设在定滑轮上,吊绳的第一端连接至测试元件,吊绳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质量块;和定滑轮组安装横梁,定滑轮组安装横梁设置在安装框架上,定滑轮组固定安装在定滑轮组安装横梁上。进一步地,定滑轮包括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定滑轮组安装横梁包括第一滑轮安装横梁和第二滑轮安装横梁,第一滑轮安装横梁设置在安装框架的顶部横向支撑梁上,第二滑轮安装横梁设置在安装框架的其中两个相邻的纵向支撑梁之间;第一定滑轮安装在第一滑轮安装横梁上,第二定滑轮安装在第二滑轮安装横梁上。进ー步地,元件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安装框架上的定位支撑板以及设置在定位支撑板上的定位件,定位件定位测试元件。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安装框架包括固定连接的横向支撑梁和纵向支撑梁,横向支撑梁和纵向支撑梁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载荷施加装置能够方便的安装在安装框架上,并可以对安装位置进行调整。安装框架上的多个安装孔也可以满足多种载荷施加装置的设置需要,从而不需要对安装框架进行更换,只通过添加或者更换相应的载荷施加装置就能够满足测试需要,实现对测试元件的多种受カ情况的载荷施加。该加载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适应性好,能够有效提高实验效率。2.杠杆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转轴安装孔,可以通过转轴的设置位置来调整杠杆所施加的压カ比例,从而通过添加小的质量块实现大的载荷施加,使杠杆的使用更加方便灵活。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參照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ー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模型加载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以及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模型加载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I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模型加载装置包括安装框架10、载荷施加装置和元件定位装置20,载荷施加装置和元件定位装置20均设置在安装框架10上。安装框架10包括相互连接的多个横向支撑梁11和纵向支撑梁12,横向支撑梁11和纵向支撑梁12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载荷施加装置和元件定位装置20通过安装孔固定安装在安装框架10上。横向支撑梁11和纵向支撑梁12为角钢,安装孔沿长度方向分布于角钢两侧的钢板上,不仅能够实现载荷施加装置和元件定位装置20在安装框架10上的上下安装位置的调整,还可以实现它们在安装框架10内的安装方向的调整,可以满足多种不同的载荷施加装置和元件定位装置的安装需要。载荷施加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框架10上,包括压カ施加装置30和/或拉カ施加装置40,也可以为其它性质的载荷施加装置。压カ施加装置30包括杠杆式压カ施加装置,具体包括杠杆支撑机构31、杠杆32和压カ传递杆33。其中杠杆支撑机构31包括设置在安装框架10的顶部横向支撑梁11上的支撑架311,以及设置在支撑架311上的转轴312。支撑架311为拨叉状,并可以沿支撑架311所在的横向支撑梁11的长度方向滑动。杠杆32设置在支撑架311的拨叉凹槽内,并通过转轴312加以固定。转轴312可选择地铰接在任意一个转轴安装孔中。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安装框架10的纵向支撑梁12的上部设置支撑横梁,然后将杠杆支撑机构31可滑动地设置在该支撑横梁上,实现杠杆的加载功能。杠杆32绕转轴312可转动地设置,从而实现其杠杆的作用,对测试元件50施加压カ并进行相关测试。杠杆32上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转轴安装孔,通过调整杠杆32的安装位置,能够实现杠杆32的杠杆作用的比例调节,从而调整杠杆添加质量块所能提供的压カ。杠杆32的第一端设置有平衡块321,在杠杆32安装之后,通过平衡块321对杠杆32进行调节,使其两端受力平衡,避免杠杆32两端质量不等所帯来的载荷测试不准的问题,以便于对杠杆32的施加载荷进行记录,获得准确的载荷数据。杠杆32的第二端设置有挂钩322,在挂钩322下方设置有托盘323,用于放置砝码等具有准确质量的第二质量块,在施加压カ载荷时,在托盘323上添加第二质量块,井根据杠杆32的转轴312的设置位置确定杠杆32对测试元件50所施加的压カ的数值,在对测试元件50施加载荷的同时对受カ进行标定。压カ传递杆33的一端铰接在转轴312的其中ー侧的杠杆32上,另一端与测试元件50相抵接,传递杠杆32施加的压カ载荷至测试元件50。压カ传递杆33通过转轴设置在杠杆32的转轴安装孔上,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其在杠杆32上的安装位置,从而调整压力大小。纵向支撑梁12上设置有导向梁34,导向梁34上设置有沿压カ传递杆33的轴向贯穿的导向孔,压カ传递杆33穿过导向孔沿轴向方向延伸。导向梁34的导向孔对压カ传递杆33的运动形成良好限位,降低压カ传递杆33受杠杆32的影响发生施力方向改变的可能,保证压カ传递杆33传递压力的方向准确,从而获得较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华郭天才徐华刘飞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