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硫釜放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65293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0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熔硫釜放硫装置,包括熔硫釜本体,所述熔硫釜本体侧壁连接有水蒸汽进汽管,所述熔硫釜本体底部连接有水蒸汽出汽管,所述熔硫釜本体底部连接有放硫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硫管上设有蒸汽夹套,所述蒸汽夹套分别与水蒸汽进汽管和水蒸汽出汽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放硫管加上蒸汽夹套后,能保持放硫管温度,防止熔融态硫冷却形成硫磺堵塞放硫阀及管,帮助熔硫釜完成连续式生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熔硫釜放硫夹套。
技术介绍
高含硫的原料气在脱硫塔与脱硫液充分接触,含硫富液经再生槽再生,再生后的贫液返回脱硫塔继续使用,而含硫量高的硫泡沫连续进入熔硫釜,通过釜内夹套蒸汽加热,硫泡沫中的水分等杂质被蒸出,熔融态的产品硫磺从釜的下部不断地流出。它取代了传统的落后的间断熔硫法和直接煮硫法,而集硫泡沫的收集、硫泡沫中硫的分离、熔融、回收及脱硫液的收集、回收利用于一体,熔硫釜内硫泡沫经高温熔融后成为易于流动的熔融状态的硫,经阀门排出釜外进入铸模,经冷凝后成为块状固体硫。但随着熔融态的硫经过阀门管线时温度下降,部分熔融态的硫在放硫阀及管内冷凝成固态硫,形成的固态硫易堵塞阀门和管线,熔硫釜停止运行,需对放流管进行疏通,造成了脱硫系统析出硫段的事故,影响上游工序的正常运行。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熔硫釜放硫夹套。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熔硫釜放硫装置,包括熔硫釜本体,所述熔硫釜本体侧壁连接有水蒸汽进汽管,所述熔硫釜本体底部连接有水蒸汽出汽管,所述熔硫釜本体底部连接有放硫管,所述放硫管上设有蒸汽夹套,所述蒸汽夹套分别与水蒸汽进汽管和水蒸汽出汽管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放硫管加上蒸汽夹套后,能保持放硫管温度,防止熔融态硫冷却形成硫磺堵塞放硫阀及管,帮助熔硫釜完成连续式生产。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熔硫釜本体,2、水蒸汽进汽管,3、放硫管,4、蒸汽夹套,5、水蒸汽出汽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实 用新型的熔硫釜放硫装置,包括熔硫釜本体1,熔硫釜本体I侧壁连接有水蒸汽进汽管2,熔硫釜本体I底部连接有水蒸汽出汽管5,熔硫釜本体I底部连接有放硫管3,放硫管3上设有蒸汽夹套4,蒸汽夹套4分别与水蒸汽进汽管2和水蒸汽出汽管5连接,放硫管3加上蒸汽夹套4后,能保持放硫管温度,防止溶融态硫冷却形成硫横堵塞放硫阀及管,帮助熔硫釜完成连续式生产。权利要求1.熔硫釜放硫装置,包括熔硫釜本体,所述熔硫釜本体侧壁连接有水蒸汽进汽管,所 述熔硫釜本体底部连接有水蒸汽出汽管,所述熔硫釜本体底部连接有放硫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硫管上设有蒸汽夹套,所述蒸汽夹套分别与水蒸汽进汽管和水蒸汽出汽管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熔硫釜放硫装置,包括熔硫釜本体,所述熔硫釜本体侧壁连接有水蒸汽进汽管,所述熔硫釜本体底部连接有水蒸汽出汽管,所述熔硫釜本体底部连接有放硫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硫管上设有蒸汽夹套,所述蒸汽夹套分别与水蒸汽进汽管和水蒸汽出汽管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放硫管加上蒸汽夹套后,能保持放硫管温度,防止熔融态硫冷却形成硫磺堵塞放硫阀及管,帮助熔硫釜完成连续式生产。文档编号B01J6/00GK202366681SQ20112044565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1日专利技术者仲炬, 王强 申请人:南通正拓气体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炬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正拓气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