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663617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0 0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体循环系统,该液体循环系统以低成本使液体适当地循环,防止液体内的细颗粒的沉淀、除去液体流路内的气泡等。该液体循环系统包括:喷墨头(2),其形成有共用墨流路(16);墨盒(3);供给流路(4),其将墨自墨盒(3)供给到共用墨流路(16)的入口(16a);返还流路(5),其使墨自共用墨流路(16)的出口(16b)返还到墨盒(3);管泵(6),其用于输出供给流路(4)内的墨;管泵(7),其用于输出返还流路(5)内的墨;加压用波纹管单元(8),其用于对供给流路(4)的墨进行加压;减压用波纹管单元(9),其用于对返还流路(5)的墨进行减压;加压调节装置(10),其用于将入口(16a)保持为指定水头值的中心值+α;减压调节装置(11),其用于将出口(16b)保持为指定水头值的中心值-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液滴喷出装置上的液体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在大型的喷墨打印机中,自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进行安装的墨盒向喷墨头供给墨,在该墨中,也存在有金属墨、珠光墨、白色墨等包含与液体成分比重不同的细颗粒(颜料等)的墨。上述墨所包含的细颗粒与液体成分相比比重较大,例如,该细颗粒由金属、矿石等构成。若将上述墨始终放置在流动静止的环境中,则比重较大的细颗粒沉淀到液体的下方,有可能成为配管的阻塞、喷出不良的原因。另外,存在有下述问题从配管的处理、喷墨打印机的功能层面来说,通过设置接头、水位计的平衡器来改变配管的截面积、体积,但是在上述部位,若墨的使用量较少则发生墨的滞留,上述部位成为细颗粒的沉淀部位,打印物因打印机的功能障碍而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另外,喷墨打印机在导入墨时等将滞留在配管中途、喷头的共用墨流路中的气泡与墨一起运送到喷嘴,有可能成为喷出不良的原因。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有时使用使墨循环的方法。对于沉淀,通过使墨循环而始终使墨运动,能够利用流动所产生的搅拌作用来预防沉淀。并且,对于气泡,能够使滞留的气泡流动而将该气泡运送到预定的气泡收集器、墨贮存器,从而除去该气泡。在具有上述优点的循环中,需要注意的点是压力控制。压力控制是指,由于喷墨头中的喷嘴部分的压力对喷出给予很大影响,因此,通过将喷嘴部分的墨压力控制为恒定的负压,使喷嘴中形成预定形状的弯液面(meniscus)。因此,以往,一边以不对形成于各喷嘴的弯液面造成影响的方式调整压力,一边使墨循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6-088564号公报如
技术介绍
所述那样,在喷墨打印机中,为了谋求自喷墨头的各喷嘴喷出的墨液滴的形状、飞行轨迹的最优化,调整喷墨头中的墨的水头值(压力)等而使供给到各喷嘴的墨形成预定形状的弯液面。但是,在以往的液体循环系统中,由于多使用用于测定墨流路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复杂的压力调整装置,因此存在有价格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高价的压力传感器,以较少零件数量、较低成本使液体循环,且能够防止液体内的细颗粒的沉淀、除去液体流路内的气泡等的液体循环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液体循环系统的特征在于,其是安装在喷出液滴的液滴喷出装置上的液体循环系统,该液体循环系统包括液滴喷出头,其形成有与用于喷出液滴的多个喷嘴相连通的共用流路;液体填充容器,在该液体填充容器中填充有用于向液滴喷出头供给的液体;第一流路,其用于将液体自液体填充容器供给到共用流路的一端部;第二流路,其用于将液体自共用流路的另一端部返还到液体填充容器;压力差产生装置,其对共用流路的一端部侧的液体进行加压,并且对共用流路的另一端部侧的液体进行减压;以及加压调节装置,其配置在压力差产生装置和共用流路的一端部之间,用于将共用流路的一端部的液体保持为第一压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体循环系统,经由第一流路将液体自液体填充容器供给到液滴喷出头的共用流路的一端部,经由第二流路使液体自该共用流路的另一端部返还到液体填充容器,因此填充在液体填充容器内的液体能够在经由液体填充容器、第一流路、共用流路及第二流路的液体的流路内循环。而且,利用压力差产生部,能够对共用流路的一端部侧的液体进行加压,并且对共用流路的另一端部侧的液体进行减压,从而在共用流路的两端部产生压力差。由此,由于能够使液体在经由液体填充容器、第一流路、共用流路及第二流路的液体的流路内进行循环,从而能够对包含在液体中的细颗粒等组成物进行搅拌,并且能够排出气泡、抑制该细颗粒等组成物的沉降、沉淀。而且,通过在压力差产生装置和共用流路的一端部之间设置加压调节装置,即使由压力差产生装置产生的压力发生变动,也能够将共用流路的一端部的液体保持为预定的第一压力。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在共用流路的一端部的液体压力高于第一压力时,加压调节装置阻断液体的流动,在共用流路的一端部的液体压力低于第一压力低时,该加压调节装置使液体流动。由此,能够防止共用流路的一端部的液体低于第一压力,将共用流路的一端部的液体保持为第一压力。并且,优选该液体循环系统还具有减压调节装置,该减压调节装置配置在压力差产生部件和共用流路的另一端部之间,用于将共用流路的另一端部的液体保持为低于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这样,通过在压力差产生装置和共用流路的另一端部之间设置减压调节装置,即使被压力差产生装置减压的共用流路的另一端部侧的液体压力发生变动,也能够将共用流路的另一端部的液体保持为预定的第二压力。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在共用流路的另一端部的液体压力低于第二压力时,减压调节装置阻断液体的流动,在共用流路的另一端部的液体压力高于第二压力时,减压调节装置使液体流动。由此,能够防止共用流路的另一端部的液体高于第二压力,将共用流路的另一端部的液体保持为第二压力。并且,通过使用加压调节装置、减压调节装置,即使采用不能高精度地进行压力调整的压力差产生部件,也能够抑制共用流路的两端部的压力变动,因此能够在适当地保持喷嘴的弯液面的状态下使液体循环。而且,压力差产生装置不需要使用压力传感器等高价的构件、复杂的控制,并且,加压调节装置和减压调节装置能够使用简单的构造,因此能够谋求液体循环系统的低成本化。 上述情况下,优选的是,加压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压力室,其供液体自液体填充容器经由压力差产生部的加压侧流入;第二压力室,其形成有与第一压力室相连通的连通孔,该第二压力室用于将液体输出到共用流路的一端部;隔膜,其将第二压力室与周围的大气分隔开;阀芯,其与隔膜相连接,用于开闭连通孔;调压弹簧,其向关闭连通孔的方向对阀芯施力。通过采用上述结构,通常,与共用流路的一端部相连通的第二压力室的压力为负压,因此,在隔膜上作用有自作为大气压的外部向第二压力室侧牵引的、打开阀芯方向的力。此时,若第二压力室的向打开阀芯方向按压阀芯的液体压力作用于隔膜的力小于调压弹簧的向关闭阀芯的方向按压阀芯的力,则阀芯关闭连通孔而使液体的供给停止。并且,若第二压力室的向打开芯阀方向按压阀芯的液体压力作用于隔膜的力大于调压弹簧的向关闭阀芯的方向按压阀芯的力,则阀芯使连通孔打开而再次开始液体的供给。这样,不进行复杂的控制就能够机械地进行液体的通过和停止,因此能够将共用流路的一端部的液体压力保持为设定压力。而且,加压调节装置也可以导入被调整为预定压力的空气,并且该加压调节装置基于该空气的压力与排出到共用流路的一端部的液体压力的比较,对液体的流路进行开闭。这样,基于排出到共用流路的一端部的液体与预定的设定压力的气体间的压力差,对液体的供给和停止进行切换,因此通过改变气体的设定压力就能够容易地改变通用流路的一端部的液体压力,使设定压力的自由度格外上升,并且即使使用多个加压调节装置,也能够一下子改变设定压力。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加压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压力室,其供液体自液体填充容器流入;第二压力室,其形成有与第一压力室相连通的连通孔,该第二压力室用于将液体排出到共用流路的一端部;第三压力室,其供预定压力的空气流入;隔膜,其将第二压力室和第三压力室分隔开;阀芯,其与隔膜相连接,用于开闭连通孔。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当自第二压力室排出的液体压力高于流入到第三压力室的空气压力时,阀芯关闭连通孔而使液体的供给停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山诚一井川知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