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树脂及由该聚碳酸酯树脂形成的透明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63559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9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韧性优异、光弹性系数低、且取向性优异、双折射大的聚碳酸酯树脂及由该聚碳酸酯树脂形成的透明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碳酸酯树脂包含:来自下述通式(1)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来自下述通式(2)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以及来自选自下述通式(3)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下述通式(4)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下述通式(5)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及下述通式(6)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其中,上述来自通式(1)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为上述聚碳酸酯树脂中的18摩尔%以上。HO-R5-OH?(3);HO-CH2-R6-CH2-OH?(4);H-(O-R7)P-OH?(5);HO-R11-OH?(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碳酸酯树脂及由该聚 碳酸酯树脂形成的透明膜。
技术介绍
聚碳酸酯树脂通常使用由石油资源衍生的原料来制造。但近年来,出于对石油资源面临枯竭的担忧,要求提供使用从植物等生物质资源中得到的原料而得到的聚碳酸酯。另外,考虑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蓄积而引起的地球变暖引发气候变化等问题,即使进行使用后的废弃处理,也要求进行碳平衡的、以植物来源的单体为原料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开发。例如,已提出了使用异山梨醇作为植物来源的单体,并通过与碳酸二苯酯的酯交换反应来获得聚碳酸酯树脂的方案(例如,参见专利文献I)。另一方面,含有异山梨醇作为原料的聚碳酸酯树脂由于透明性高、光弹性系数低、且具有耐热性,因此已提出了将其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相位差板、基板等光学用途的方案(参见专利文献2)。另外,公开了由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和异山梨醇形成的聚碳酸酯树脂,该聚碳酸酯树脂的光弹性系数低,耐热性、成形性优异,且适用于光学用途(参见专利文献3)。此外,还公开了由包含异山梨醇和9,9_ 二(3-甲基-4-羟基苯基)芴的聚碳酸酯树脂形成的膜,由该聚碳酸酯树脂形成的相位差膜不仅光弹性系数低,而且显示出越在短波长下相位差越小的逆波长分散性(参见专利文献4)。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英国专利第1079686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6-28441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4-67990号公报专利文献4 :国际公开第2006/41190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在用于液晶用显示器设备、移动设备等的包含相位差膜等光学膜的透明膜领域,伴随设备的薄型化,要求取向性更高的材料,即,要求在膜厚较薄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大的相位差的材料。现有技术中的聚碳酸酯树脂在上述专利文献等中虽然被制作成透明性高、光弹性系数低的材料,但制成膜时韧性不足,并且也无法满足取向性、光弹性系数方面的要求。欲将这些聚碳酸酯树脂用作相位差膜的情况下,由于膜不具有韧性,因此无法提高拉伸倍率,由于其取向性差,因此无法减小膜的厚度,进而无法适用于薄型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膜韧性优异、光弹性系数低、且取向性优异、双折射大的聚碳酸酯树脂以及由该聚碳酸酯树脂形成的透明膜。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人等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提供下述的聚碳酸酯树脂以及由该聚碳酸酯树脂形成的透明膜,可使上述问题得以解决,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的第I方面。所述聚碳酸酯树脂包含来自下述通式(I)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来自下述通式(2)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以及来自选自下述通式(3)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下述通式(4)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下述通式(5)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及下述通式(6)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其中,上述来自通式(I)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为上述聚碳酸酯树脂中的18摩尔%以上。 权利要求1.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其包含 来自下述通式(I)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 来自下述通式(2)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以及 来自选自下述通式(3)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下述通式(4)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下述通式(5)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及下述通式(6)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 其中,上述来自通式(I)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为上述聚碳酸酯树脂中的18摩尔%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来自选自所述通式(3)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所述通式(4)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所述通式(5)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及所述通式(6)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为所述聚碳酸酯树脂中的25摩尔%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10°C以上且150°C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r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对比粘度为0. 30dL/g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r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在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5°c的条件下对该聚碳酸酯树脂进行自由端2. 0倍拉伸后的双折射(An2)为0. 001以上。6.一种透明膜,其由权利要求1飞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而得到。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明膜,其通过沿至少一个方向拉伸而形成。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透明膜,其在钠d线(589nm)下的折射率为I.57^1. 62。9.根据权利要求61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膜,其在波长450nm下测定的相位差R450与在波长550nm下测定的相位差R550之比满足下述式,0. 5 ≤ R450/R550 ( I. 0。10.根据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膜,其双折射为0.001以上。11.根据权利要求6 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膜,其厚度为SOym以下。12.根据权利要求6 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膜,其中,所述透明膜的平面内两个方向的折射率nx、ny及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的关系满足下述式 中的任一式,nx>ny=nz nx>ny>nz nx>nz>ny 。13.根据权利要求6 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膜,其中,所述透明膜的平面内两个方向的折射率nx、ny及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以及厚度d的关系满足下述式及,NZ=(nx-nz)/(nx-ny)=0. 2 8A nd= (nx-ny) d=30 400nm 。14.根据权利要求6 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膜,其吸水率大于I.0重量%。15.根据权利要求6 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膜,其光弹性系数为40XKT12Pa4以下。16.一种偏振片,其由权利要求6 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膜与起偏器叠层而得到。17.—种透明膜,其由聚碳酸酯树脂成形而得到,该透明膜的双折射为0.001以上,吸水率大于I. 0重量%,在波长450nm下测定的相位差R450与在波长550nm下测定的相位差R550之比满足下述式,0. 75 ( R450/R550 ( 0. 98。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透明膜,其厚度为SOym以下。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透明膜,其中,所述聚碳酸酯树脂为共聚聚碳酸酯树脂。20.一种偏振片,其由权利要求17 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膜与起偏器叠层而得到。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韧性优异、光弹性系数低、且取向性优异、双折射大的聚碳酸酯树脂及由该聚碳酸酯树脂形成的透明膜。本专利技术的聚碳酸酯树脂包含来自下述通式(1)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来自下述通式(2)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以及来自选自下述通式(3)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下述通式(4)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下述通式(5)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及下述通式(6)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其中,上述来自通式(1)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为上述聚碳酸酯树脂中的18摩尔%以上。HO-R5-OH (3);HO-CH2-R6-CH2-OH (4);H-(O-R7)P-OH (5);HO-R11-OH (6)。文档编号G02B1/04GK1026302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智彦横木正志村上奈穗饭田敏行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