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羟乙基淀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4452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5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30/0.4羟乙基淀粉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主要包括糊化和水解、羟乙基醚化、粗滤、脱色澄清、精滤、超滤以及干燥。所述方法采用不溶性壳聚糖进行脱色澄清,改进了用活性炭进行脱色的传统工艺,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羟乙基淀粉的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克服了传统工艺采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带来的脱色效率低、吸附量有限、料液过滤时间长、料液内毒素超限等缺陷,不仅吸附速度比活性炭吸附速度快5倍,吸附量也比活性炭多5.5倍,且不溶性壳聚糖可以多次再生使用,不易造成二次污染,且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不影响过滤,同时保证生产的羟乙基淀粉原料批次稳定,质量可靠,符合国家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130/0. 4羟乙基淀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淀粉因价廉易得,已成为一种丰富的再生性工业原料,然而天然淀粉因其结构和性能上的缺陷,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国内外近20年来对淀粉及深加工的研究十分活跃并在科学领域和工艺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开拓了许多应用领域。在国外,变性淀粉属高科技的精细化工产品,产量已占淀粉总产量的20% 30%,且变性淀粉的品种已达2000多种。羟乙基淀粉是用化学方法在淀粉分子上引入亲水基团羟乙基而得到的变性淀粉,其突出优点是醚键的稳定性高。在水解、氧化、交联、羧甲基化等化学反应过程中,醚键不会断裂,而且受电解质和PH的影响小,能在较宽的pH条件下使用。以医用玉米淀粉为起始物料.生产羟乙基淀粉原料一般要经过糊化、水解反应、羟乙基化反应、粗滤、脱色、精滤、超滤和喷雾干燥等步骤。目前常用的生产方法是在已糊化的玉米淀粉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在规定的温度下进行水解反应,所得的水解反应液调整PH6. 0 6. 5后,在碱性下加入环氧乙烷进行羟乙基化,然后再加热、再按重量/体积比0. 5 I. 0%的量加入活性炭等医用吸附剂并充分混台均匀后.于100°C保温2小时内,冷却至60 80°C时,分别用10 u m、45 u m钛棒依次过滤,再用10千道尔顿(KD)中孔纤维膜进行超滤,最后,将超滤未过的料液进行喷雾干燥,就可得到羟乙基淀粉原料。我们发现,该生产工艺有一个较大的缺陷。这就是在脱色过程中,当加活性炭后,料液变得粘稠、流动性变差;当过滤时,几吨料液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滤器,往往需要8 12个小时(生产效率低),料液容易滋长细菌(容易导致产品细菌内毒索等不合格),另外,活性炭容易从滤器漏(更换滤器、料液重新过滤,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而且,活性炭滤去后,其吸附有色物质、细菌、细菌内毒素等杂质的作用也就立刻终止(这也是影响产品外观颜色、细菌内毒素不合格的可能因素之一)。由于活性炭对料液吸附作用很强,过滤处理较困难,料液中的活性炭粉末也较难去除,所以利用活性炭脱色的方法仍需改进。CN101402690B提供了一种制备羟乙基淀粉的方法,使用浓度为50ppm-200pppm的次氯酸钠进行脱色和灭菌,替代用活性炭进行脱色的传统工艺,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羟乙基淀粉的质量。该专利技术方法克服了传统工艺采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带来的料液变得粘稠、流动性差、料液过滤时间长、料液容易滋长细菌、活性炭容易从滤器漏出等缺陷,不仅大大缩短过滤时间,同时保证生产的羟乙基淀粉原料批间稳定,质量可靠,但是脱色剂为强氧化性的次氯酸,在脱色的同时会发生氧化反应导致料液降解,最终使得羟乙基淀粉粘度降低,分子量下降,此外分子量下降且氧化剂残留会对产品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一种130/0. 4羟乙基淀粉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使用不溶性壳聚糖进行脱色澄清,改进了用活性炭进行脱色的传统工艺,从而提闻了生广效率和轻乙基淀粉的质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方法所述130/0. 4羟乙基淀粉的制备方法,采用不溶性壳聚糖作为脱色剂,其克服了传统工艺采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带来的脱色效率低、吸附量有限、料液过滤时间长、料液内毒素超限等缺陷,不仅吸附速度比活性炭吸附速度快5倍,吸附量也比活性炭多5. 5倍,且不溶性壳聚糖可以多次再生使用,不易造成二次污染,且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不影响过滤,同时保证生产的羟乙基淀粉原料批次稳定,质量可靠,符合国家标准。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糊化与水解以水为分散介质,配制淀粉乳,然后再加无机酸进行水解反应,待反应结束,加入碱性溶液调节pH至6. 0 6. 5终止水解反应,得到水解淀粉;(2)羟乙基醚化向上述水解淀粉中加入碱性催化剂和醚化剂,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醚化反应,待反应结束,加酸中和;(3)粗滤将步骤(2)所得产物用澄清滤板过滤,得到粗滤液;(4)脱色澄清调节上述粗滤液至pH为3. 0 6. 5,然后加入不溶性壳聚糖,进行脱色澄清;(5)将将步骤(4)所得产物精滤和超滤,得到滤液;(6)将上述滤液干燥,得到130/0. 4羟乙基淀粉。羟乙基淀粉是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经水解、醚化变性而制成的。经羟乙基化后的醚化淀粉与原料淀粉相比,其耐酸、耐碱特性都大为改善。本专利技术以水为分散剂,无机酸为水解剂,氯乙醇或环氧乙烷为醚化剂,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与玉米淀粉进行反应制备得到羟乙基淀粉。在进行糊化与水解前,步骤(I)之前任选对淀粉进行预处理(I’)将淀粉干燥。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淀粉为玉米淀粉。优选地,所述玉米淀粉为直链或/和支链玉米淀粉,优选支链玉米淀粉。优选地,步骤(I’ )所述淀粉干燥的温度为50 180°C,例如60°C、70°C、8(TC、90 °C、IOO0C、11(TC、120°C、130 °C、140°C、150 °C、160°C、175 °C,优选 80 150 °C,进一步优选130 140°C。当干燥温度较低,例如为50°C、60 V、70°C、80°C、90°C时,可以采用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干燥,便于淀粉中水等的排出。优选地,步骤(I,)所述淀粉干燥的时间为0. 5 8h,例如lh、l. 5h、2h、2. 5h、3h、3.5h、4h、4. 5h、5h、5. 5h、6h、6. 5h、7h、7. 5h,优选 I 5h,进一步优选 2h。以水为分散介质,配制淀粉乳。优选地,所述水为注射水。所述淀粉乳的质量浓度为 5 45%,例如 8%,11%>14%,17%,20%,23%,26%,29%,32%,35%,38%,41%,43%,优选20 45%,进一步优选26%。作为可选技术方案,在糊化水解时可加入盐类以抑制淀粉膨胀,本专利技术典型但非限制性的盐类的加入量为淀粉质量的5 10wt%。本专利技术采用酸为水解剂,其能降低淀粉分子的分子量和聚合度,并同时改变淀粉分子链的构形及存在的形态,使分子链团块尺寸变小,渗透性增强,提高水解产物的综合性倉泛。优选地,步骤(I)中所述无机酸优选盐酸、硫酸、硝酸、碳酸、磷酸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进一步优选盐酸、硫酸、硝酸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更优选盐酸;优选地,所述盐酸的浓度为12mol/L。优选地,步骤(I)所述无机酸的加入量以H+计为0. 10 0. 50mol/kg淀粉,优选0. 10 0. 30mol/kg 淀粉,进一步优选 0. 10 0. 20mol/kg 淀粉。优选地,步骤⑴所述水解反应的温度为60 1201,例如651、701、751、80°C、85°C、90°C、95°C、100°C、105°C、110°C、115°C,优选 70 110°C,进一步优选 90°C。 优选地,步骤(I)所述水解反应在搅拌条件下进行。本专利技术所述水解反应可以水解反应的整个过程均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也可以部分水解反应在搅拌调价下进行,本专利技术对此不做限制。为了监控水解反应进行的程度,本专利技术优选在水解反应进行的同时分析淀粉的水解程度。所述分析淀粉的水解程度的方法为在水解反应进行Ih后每隔IOmin取样,用平氏粘度计测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30/0. 4羟乙基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不溶性壳聚糖作为脱色剂。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糊化与水解以水为分散介质,配制淀粉乳,然后再加入无机酸进行水解反应,待反应结束,加入碱性溶液调节pH至6. 0 6. 5终止水解反应,得到水解淀粉; (2)羟乙基醚化向上述水解淀粉中加入碱性催化剂和醚化剂,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醚化反应,待反应结束,加酸中和; (3)粗滤将步骤(2)所得产物用澄清滤板过滤,得到粗滤液; (4)脱色澄清调节上述粗滤液至pH为3.0 6. 5,然后加入不溶性壳聚糖,进行脱色澄清; (5)将步骤(4)所得产物精滤和超滤,得到滤液; (6)将上述滤液干燥,得到130/0.4羟乙基淀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之前任选对淀粉进行预处理(I’)将淀粉干燥;优选地,所述淀粉为玉米淀粉; 优选地,所述玉米淀粉为直链或/和支链玉米淀粉,优选支链玉米淀粉; 优选地,步骤(I’ )所述淀粉干燥的温度为50 180°C,优选80 150°C,进一步优选130 140°C ; 优选地,步骤(I’)所述淀粉干燥的时间为0. 5 8h,优选I 5h,进一步优选2h。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为注射水; 优选地,步骤(I)所述淀粉乳的质量浓度为5 45%,优选20 45%,进一步优选26% ; 优选地,步骤(I)所述无机酸优选盐酸、硫酸、硝酸、碳酸、磷酸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进一步优选盐酸、硫酸、磷酸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更优选盐酸; 优选地,所述盐酸的浓度为12mol/L ; 优选地,步骤(I)所述无机酸的加入量以H+计为0. 10 0. 50mol/kg淀粉,优选0. 10 0.30mol/kg淀粉,进一步优选0. 10 0. 20mol/kg淀粉; 优选地,步骤(I)所述水解反应的温度为60 120°C,优选70 110°C,进一步优选90 0C ; 优选地,步骤(I)所述水解反应在搅拌条件下进行。5.如权利要求2-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在水解反应进行的同时分析淀粉的水解程度; 优选地,所述分析淀粉的水解程度的方法为在水解反应进行Ih后每隔IOmin取样,用平氏粘度计测定样品中的流出时间,当流出时间在70s 75s左右时,反应结束; 优选地,所述平氏粘度计的内径为I. 2mm,粘度计常数为0. 3842mm2/S2 ; 优选地,步骤(I)中所述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或/和氢氧化钾,优选氢氧化钠;优选地,所述氢氧化钠的溶液的浓度为10mol/L。6.如权利要求2-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碱性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溶液或/和氢氧化钾溶液;优选地,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6. 7mol/L ;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碱性催化剂的加入量以0H_计为I. 0 3. OmoI/kg淀粉,优选.I.O 2. OmoI/kg淀粉,进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育强但丽霞顾春艳聂守臻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明药堂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