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羧甲基壳聚糖和海藻酸钙复合生物敷料。所述生物敷料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无纺布层、羧甲基壳聚糖和海藻酸钙复合敷料功能层以及保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不黏连伤口、抑菌、消炎、止血、镇痛、促进伤口愈合和减少瘢痕的功能,还可吸收渗血、渗液,保持局部干燥,减少敷料贴的更换次数,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用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羧甲基壳聚糖和海藻酸钙复合生物敷料。
技术介绍
医用敷料作为伤口处的覆盖物,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可以替代受损的皮肤起到暂时性屏障作用,避免或控制伤口感染,提供有利于创面愈合的环境。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慢性溃疡性伤口的增多,医用敷料的市场价值也变得越来越重要。1962年,英国人Winter提出了“湿润伤口愈合理论”,即伤口在湿润的环境下比干燥的环境下愈合要快,使得人们对伤口愈合过程的认识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医用敷料可根据其材质分为传统敷料、生物敷料和合成敷料等。其中,生物敷料来·源广泛,在粘附性、减轻疼痛、保护创面及减少体液渗出等方面效果良好,因此得到了人们的青睐。但某些生物敷料的渗透性、降解性、低抗原性及促愈合效果还不尽人意。理想的生物敷料应该具有以下功能覆盖及保护创面不受感染;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适宜的降解速率;足够的机械强度支持细胞分化增生;材料表面具有足够的细胞吸附能力,有利于细胞的粘附和生长;材料来源充足,易于制作、加工等。研究开发具有多功能化的生物敷料,使其达到理想敷料的功能要求,是目前生物敷料的研究热点。天然材料制成的敷料大部分吸收性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活性,但是机械性能差。合成高分子材料隔绝性能好,机械强度好,但是吸收性能相对天然材料差些。因此可以通过对材料的复合,兼具多种材料的优势,实现伤口愈合的要求。如用水凝胶和合成薄膜或泡沫结合使用,还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在敷料中引入药物,得到药物性敷料,它们可以在保护创面同时又可起到治疗伤口的作用。CN 2481330Y涉及一种天然医用可吸收生物敷料,其由医用压敏胶布、吸收层,由甲壳质加工制成的生物水刺布做成的敷料层、防粘纸构成;吸收层粘在医用压敏胶布上,敷料层覆盖在吸收层上,防粘纸的边缘粘合在医用压敏胶布上,并将敷料层盖住。CN 1364646A公开了一种生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生物敷料包括壳聚糖、醋酸和生物酶,优选的为FE复合酶。其制备方法如下用蒸馏水、醋酸溶解壳聚糖后,加入生物酶,搅匀、过滤,即可获得所说的生物敷料。现有的医用敷料大多功能单一,不全面,生物相容性有限。医用敷料不应仅限于保护创面,还应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使用方便,减轻患者痛苦,在伤口愈合后不产生瘢痕组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医用敷料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抑菌、消炎、止血、镇痛、促进伤口愈合和减少瘢痕等功能的羧甲基壳聚糖和海藻酸钙复合生物敷料。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羧甲基壳聚糖和海藻酸钙复合生物敷料,所述生物敷料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无纺布层、复合敷料功能层以及保护层。 所述的无纺布层设有多个透气微孔。所述无纺布层的边角为圆角。所述复合敷料功能层表面喷涂有纳米银层。所述复合敷料功能层位于无纺布层的中间位置。所述复合敷料功能层的宽度小于无纺布层。 所述保护层表面具有凹凸纹。所述保护层分为两片,分别粘结于无纺布层的两端并向中间延伸,且上下交叉覆盖于复合敷料功能层上。所述保护层的边缘通过凝胶与无纺布层相粘接。所述保护层与无纺布层宽度相同。本技术所述的复合敷料功能层是将羧甲基壳聚糖纤维和海藻酸钙纤维分别切成短纤维,以1:81:1的比例均匀混合,用喷雾器将含纳米银的乙醇溶液喷在纤维上,再经针刺、热压机干燥,制成含纳米银的羧甲基壳聚糖和海藻酸钙复合无纺布功能层。本技术提供一种羧甲基壳聚糖和海藻酸钙复合生物敷料,所述生物敷料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无纺布层、羧甲基壳聚糖和海藻酸钙复合敷料功能层以及保护层。各层间的连接方式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公知常识或从业经验获得,如粘接等,本技术对其连接方式并无特殊限制。本技术所述的各种材料均可通过市售得到。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本技术所述无纺布层可选用水刺无纺布、热合无纺布、湿法无纺布、针刺无纺布或纺粘无纺布等。壳聚糖分子结构中存在大量的羟基和氨基活性基团,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得到不同的壳聚糖衍生物。其中羧甲基壳聚糖是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一种,它是壳聚糖经羧甲基化而得的水溶性多糖,具有良好的抗菌性、保湿性、止血性能及生物相容性,且无毒无抗原性,生物降解性优于壳聚糖。体外实验表明,在生理条件下,羧甲基壳聚糖膜可吸收4倍质量的水,同时膜的通透性保持不变,可以避免伤口分泌物的累积。用海藻酸钙纤维做成的医用敷料能与创口渗出液及血液中的钠离子进行离子交换,释放出钙离子,钙离子能加速毛细血管末端中血块的形成,止血效果特别好;随着吸收钠离子量的增多,海藻酸钙逐渐转换成溶于水的海藻酸钠,在创口表面形成凝胶薄层,从而防止敷料粘连创面,减轻患者疼痛,并且使创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为创面的愈合创造一个良好的微循环环境,促使创口及早愈合。海藻酸钙敷料的吸液量可达自身重量的1(Γ20倍。目前已应用于术后的创口、划伤及高渗出的慢性创面如压疮、溃疡。本技术所述的保护层可选择透明的PE薄膜、PU薄膜或PET薄膜。其它防潮性好,机械强度高,尺寸稳定的材料均可用于本技术的保护层,对复合敷料功能层能够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即可。PE薄膜即聚乙烯薄膜,其透气性较大。PE膜具有防潮性,透湿性小的功能特点。PU薄膜具有防水,透气,不致敏,高弹性,能适应关节部位,透明,可视,抗菌等特性,是一种无毒无害的环保材料,对人体皮肤无任何伤害,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医疗卫生、皮革等领域。PET薄膜是一种性能比较全面的包装薄膜。其透明性好,有光泽;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保香性;防潮性中等,在低温下透湿率下降。PET薄膜的机械性能优良,其强韧性是所有热塑性塑料中最好的,抗张强度和抗冲击强度比一般薄膜高得多;且挺力好,尺寸稳定。PET薄膜还具有优良的耐热、耐寒性和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和耐油性。以下为本技术结构的优选方式。本技术未提到的其他能够实现相应部件的相应功能的设置方式皆可用于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的无纺布层设有多个透气微孔。透气微孔能够使生物敷料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并且能够有效阻隔细菌和有害微粒。进一步地,所述无纺布层的边角为圆角。生物敷料的圆角设计能够使使用更方便,外形也更美观,更符合人体工学。进一步地,所述羧甲基壳聚糖和海藻酸钙复合敷料功能层表面喷涂有纳米银层。银有很强的抗菌能力已有报导,而纳米银颗粒极其微小,平均直径在2-5nm,有效的表面积大大增加,I毫克的纳米银颗粒的比表面积可以达到100m2以上,具有超强的活性及更强的组织渗透性,其杀菌作用大为增强。本技术利用纳米银的高效抗菌性,将纳米银和敷料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得敷料中的银离子发挥抗菌及抑菌作用,减轻创面局部感染,改善创面局部的微环境,促进伤口的愈合。所述羧甲基壳聚糖和海藻酸钙复合敷料功能层位于无纺布层的中间位置,其宽度小于无纺布层。在使用时能够更好地固定敷料,使功能层的四周闭合,能够隔离外界的细菌和有害微粒。本技术所述保护层表面具有凹凸纹。凹凸纹的设计增大了摩擦力,在使用时更便于撕去,露出复合敷料功能层,防止使用者手打滑。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增强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羧甲基壳聚糖和海藻酸钙复合生物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敷料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无纺布层(1)、复合敷料功能层以及保护层(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育强,但丽霞,顾春艳,聂守臻,杨茂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明药堂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