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动态膜自流出水固液分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42401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4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动态膜自流出水固液分离方法。通过向活性污泥中投加具有良好透水性能的粉体颗粒,形成生物强化粉体混合液,改善活性污泥结构;结合动态膜分离技术,极大改善了动态膜泥饼的过滤透水能力;可以实现利用反应装置内浸没式动态膜组件上部液面与出水口之间的液面水位差所形成的较低固定重力作用水头驱动动态膜组件进行固液分离出水,控制动态膜组件的单位面积膜过滤通量稳定在20L/m2h-60L/m2h以上,连续运行时间超过120h,无需外加动力作用;采用空气反冲洗时间1min-2min、进气压力9.8-49kPa,可使动态膜完全脱落;动态膜组件不需要定期化学清洗;控制和操作可以全程自动化控制。该动态膜固液分离技术可实现低液位水头压差下的自流出水,大大降低能耗、简化操作过程,且出水水质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项专利技术涉及ー种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动态膜自流出水固液分离方法,可实现重カ驱动下动态膜自流出水,无需动カ设备作用,节省能耗,属于生活污水处理领域新型膜固液分离技术。
技术介绍
由膜分离与生物反应器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凭借其出水水质可靠,操作方式便捷及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等优点,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之一。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结合膜技术与生物反应器技术是高效污水处理系统的一个新亮点。但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在大型污水处理中应用的实例不多,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过高的运营成本、能耗消耗高、膜通量的下降以及某些不确定因素导致的运行和操作的困难等。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进,使其在更广阔领域的实际工程中得以推广和应用。动态膜技术是分离膜中比较特殊的ー种,利用待过滤混合液中颗粒物在大孔支撑体表面形成的滤饼来起到固液分离作用。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是使用大孔径网膜代替传统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微滤或超滤膜,利用运行过程中在大孔径网膜表面形成的污泥层起到截留作用的ー种新エ艺。该エ艺保留了传统膜生物反应器的优点,同时大幅降低了膜组件的造价,膜污染更容易得到有效控制。根据膜组件放置方式的不同,可将膜生物反应器分为分体式和一体式两种。分体式系统的膜通量较高,膜组件易于清洗维护,但能耗较高;一体式系统的能耗低,但清洗维护困难。本专利技术结合了分体式膜组件清洗维护方便和一体式能耗低的优点,构建一体式重力出流式动态膜固液分离方法,将大孔不锈钢网支撑体(平板式或管式)作为膜组件浸没于生物反应装置内,利用反应装置内液位与出水ロ之间的液位差驱动动态膜过滤出水,省去了出水抽吸泵,大大降低了能耗;同时也可降低生物反应装置内污泥颗粒向膜表面迁移的速度,減少污泥颗粒在膜表面沉淀,从而延缓膜污染发生的时间。此外,膜组件下方的曝气不仅提供微生物消耗的氧源,所产生的气泡对膜表面进行冲刷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膜表面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动态膜自流出水固液分离方法,该方法利用反应装置内浸没式膜组件上部液面与出水ロ之间的液面水位差所形成的固定重力作用水头进行固液分离出水,从而简化操作,节约能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城市污水处理中膜生物反应器动力能耗高的不足,开发ー种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动态膜自流出水固液分离方法,通过向活性污泥中投加具有良好透水性能的粉体颗粒(如粉末烧结硅藻土、粉末活性炭等),形成生物強化粉体混合液,改善活性污泥结构;结合动态膜分离技术,极大改善了动态膜泥饼的过滤透水能力;可以实现利用反应装置内浸没式动态膜组件上部液面与出水ロ之间的液面水位差所形成的固定重力作用水头驱动动态膜组件(平板式或管式)进行固液分离出水,无需外加动力作用,运行操作简便且能耗低。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动态膜自流出水固液分离方法,所述方法分为生物強化粉体首次投加自生培养启动阶段和生物強化粉体混合液培养成熟后的装置稳定运行阶段;前述两个阶段中均包含动态膜重力预涂、动态膜重力过滤出水和动态膜空气反冲洗三个阶段,采用生物強化粉体颗粒在动态膜组件表面形成动态膜进行固液分离,所述动态膜组件浸没式安装在动态膜生物反应装置中,鼓风机通过曝气管向动态膜生物反应装置底部曝气,曝气管位于动态膜组件下方,搅拌机插入动态膜生物反应装置内,进水泵通过 管道和阀门连接动态膜生物反应装置上部一端进水ロ,并通过继电器控制进水方式,进水ロ高于动态膜生物反应装置内液面,动态膜生物反应装置内浸没式动态膜组件上部液面与出水ロ之间的液面水位差所形成固定重力作用水头;具体步骤如下 (O生物強化粉体首次投加自生培养启动阶段 向位于动态膜生物反应装置内的MLSS浓度为4900-5100mg/L的城市污水厂活性污泥中投加粉体颗粒改善活性污泥混合液特性,并作为微生物载体,采用微生物自生培养法培养生物強化粉体颗粒;粉体颗粒投加第一天,向动态膜生物反应装置内一次投加5000mg/L粉体颗粒,此阶段内进水、出水采用连续流运行方式,控制动态膜生物反应装置内溶解氧浓度为2-3mg/L,水力停留时间8-10小时;通过开始添加的活性污泥和未培养好的硅藻土/活性炭在动态膜组件表面形成动态膜进行过滤出水,完成动态膜组件的预涂过程;经过10-15天的培养驯化,动态膜生物反应装置内的MLSS浓度维持在10000-12000 mg/L,生物強化粉体混合液形成;之后,装置进入稳定运行阶段;在整个生物強化粉体首次投加自生培养启动阶段内,动态膜连续出水运行过程包括动态膜重力预涂、动态膜重力过滤出水和动态膜空气反冲洗;粉末颗粒为10-35微米粉末烧结硅藻土或40-80微米粉末活性炭; (2)生物強化粉体混合液培养成熟后的动态膜稳定运行阶段 进水、出水均采用连续流运行方式,进水通过进水泵先经动态膜生物反应装置中的生物強化烧结硅藻土混合液进行降解,控制动态膜生物反应装置溶解氧浓度为O. 5-1. Omg/L,污泥龄控制在28-32d,根据物料平衡计算需要补充的粉体颗粒重量;此阶段内生物強化粉体动态膜运行过程包括动态膜重力预涂、动态膜重力过滤出水和动态膜空气反冲洗; 其中生物強化粉体首次投加自生培养启动阶段和生物強化粉体混合液培养成熟后的动态膜稳定运行阶段均包括动态膜重力预涂、动态膜重力过滤出水和动态膜空气反冲洗,具体操作如下 1)动态膜重力预涂 动态膜预涂时,动态膜组件开始在真空泵抽吸作用下出水,之后动态膜组件在固定重力作用水头驱动下持续出水;生物強化粉体首次投加自生培养启动阶段通过未完全培养好的生物強化粉体混合液在动态膜组件表面形成动态膜,预涂时间为15-20min ;生物強化粉体混合液培养成熟后的动态膜稳定运行阶段生物強化粉体混合液逐渐被支撑网截留形成动态膜,动态膜预涂完成持续15-20min ; 2)动态膜重力过滤出水 动态膜预涂结束后,通过管道阀门切換,进入动态膜重力过滤出水阶段,在反应装置内浸没式动态膜组件上部液面与出水ロ之间 的液面水位差所形成固定重力作用水头驱动下,保证形成的生物強化粉体动态膜可以自流过滤出水;因投加粉体颗粒不同和采用的动态膜组件结构的差异,动态膜重力过滤自流出水时通量会有不同,一般控制动态膜组件的単位面积膜过滤通量稳定在20L/m2 h-60L/m2 h以上,连续运行时间超过120h以上; 动态膜过滤过程中,动态膜表面的错流由支撑体底部曝气方式形成,为混合液充氧并同时控制动态膜厚度的增长。气水比根据需氧量计算确定,最少不低于I : I。3)动态膜空气反冲洗 当动态膜重力过滤出水通量下降到预先设定值(投加粉末烧结硅藻土颗粒时40L/m2h-60L/m2 h ;投加粉末活性炭颗粒时15L/m2 h_30L/m2 h)吋,需对动态膜进行反冲洗,采用空气反冲洗时间I min-2 min、进气压力9. 8_49 kPa,可使动态膜完全脱落;动态膜组件不需要定期化学清洗;控制和操作可以全程自动化控制。本专利技术中,采用180-200目不锈钢网或尼龙网作为动态膜组件,支撑体结构采用平板式或管式,根据设计通量计算确定所需支撑网总面积,井根据单只支撑网尺寸,选择支撑网组件数量。本专利技术中,采用透水性好的烧结硅藻土粉末或活性炭粉末作为微生物载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雷褚华强周雪飞张海苑辉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